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摸清滴灌模式下棉田杂草群落种类、数量,为南疆早中熟塔哈次棉花亚区滴灌棉田杂草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瓦提县具有多年膜下滴灌种植条件的乡(场)为重点,调查研究杂草群落种类及数量,并与该县不同植棉模式下棉田杂草群落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植棉模式下杂草种类均较多,滴灌棉田杂草主要有9科15种,以禾本科、菊科、藜科对棉花生长影响较大.[结论]通过与露地直播、常规灌棉田杂草比较,膜下滴灌棉田杂草根的干重明显较低,一年生浅根杂草及阔叶杂草呈增多趋势.杂草在棉花生育期有两个危害高峰,且危害高峰提前并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将地膜应用于棉花生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地膜棉花比大田棉花生育期提早10~15d,霜前花率提高15%~20%,增产40%~60%,因此,地膜棉花发展十分迅猛,到目前为止,地膜棉花栽培面积已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70%~80%。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地膜,棉农对地膜不注重回收或回收率不高,地膜残留于土壤较多。据对多年使用地膜的棉田调查,残膜对棉田的污染和危害逐年加重,导致土壤容重增加,影响棉花种子发芽出苗,产量降低。现将残膜对棉田的污染情况、残膜对棉田的危害及控制残膜的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节水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作物根系区域局部灌溉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采取膜下滴灌技术,中低产田可增产30%,节约肥料34%~40%,节水50%以上,提高土地使用率4%~6%,抑制土壤盐渍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通过对滴灌棉田土壤水肥运移分布及施  相似文献   

4.
地膜植棉实现棉花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同时,也给土壤造成污染。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残膜数量越来越多,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均匀分布。降解膜在棉田中的使用可从根本上解决棉田残膜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膜棉对中国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中国农用地膜使用量和覆盖面积逐年上升,但随着地膜的长期使用,残膜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以2017年产量占国内棉花总产74.41%的新疆棉区为甚。新疆棉田内的地膜残留量平均达到了330 kg/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污染严重的个别田块达到735 kg/hm~2,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原棉品质。无膜棉由于省去了地膜、铺膜揭膜和地膜回收等投入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杜绝残膜对原棉的污染,确保原棉品质和价格,保护棉田生态环境保障棉花稳产高产,是确保中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棉花覆盖地膜后,是否需要揭膜,何时揭膜合适,是棉农较为关心的问题。大家知道,地膜覆盖棉花主要是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时间上以苗期和初蕾期为主,开花以后棉株即将封行,气温升高,地膜的增温效应已经逐渐消失。因此,应提倡棉花盛花期揭膜。试验证明在7月上中旬揭去地膜较好。  相似文献   

7.
香附子又叫莎草、三棱草、回头青、梭草、胡子草,属莎草科杂草。近年来,随着地膜植棉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尤其是超宽膜膜下滴灌植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香附子的繁衍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致使棉田香附子蔓延扩散日趋加重。  相似文献   

8.
膜下滴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有机结合(优势叠加)的产物,它可以适时适量满足棉花各生育期对水和养分的需求,为棉花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因此,对促进棉花早发、增加铃重和提高品质都有明显效果.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现将棉花膜下滴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又能减少深层渗漏,达到一个综合的节水增产效果,是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灌水技术的集成.  相似文献   

10.
不同覆膜方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膜下滴灌造成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棉花根系变浅造成后期早衰和残膜污染等问题,初步探索揭膜栽培棉花的方法,明确头水后揭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滴灌带浅埋的前提下设不铺膜、头水后揭膜和正常铺膜3个处理,研究不同覆膜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6月上旬以前覆膜增温效果显著,随着棉田封垄,头水后揭膜影响土壤含水量,但可以提高地温,显著增加侧根数,提高根系的质量.头水后揭膜和覆膜栽培的LAImax(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93和3.71,成熟时干物质分别为1 161.46和1 063.52 g/m2,产量为5 090.4和4 855.5 kg/hm2.[结论]棉花无膜栽培,造成苗期生长缓慢,整个生育期明显滞后,减产严重.头水后揭膜,可以促进棉花的生长,是可行的棉花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宽膜植棉的增产机理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膜植棉的增产机理及栽培要点娄春恒,田立文(新疆农科院经作所,乌鲁木齐,830000)近年来,随着地膜植棉技术的推广及其综合配套技术的完善,棉田投人的增加,新疆棉花单产、总产直趋上升,高产田面积逐年扩大,1995年全疆已有8个县皮棉单产超过1500k...  相似文献   

12.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将覆膜植棉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其不仅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且还能够避免水分向深层的渗漏,大幅度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经历了试验阶段、示范推广阶段、大面积应用阶段,但是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弊端,因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不断完善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促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膜下滴灌增产机理每年4月,农1师各植棉团场经常遭受大风袭击,田间棉苗损失严重,利用膜上点播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减轻风灾损失。膜上精量点播和膜下滴灌相结合,既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出苗率。覆膜种植,前期有明显的增温作用,有利于棉花早出苗、出全苗。滴灌棉田属无埂渠农田,可节地5%~7%,每667米2增加收获株数1000株左右。滴灌采  相似文献   

14.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传统植棉覆膜技术与最新滴灌技术的充分结合,它能够减少棵间水分蒸发,有效避免水分发生深层次的渗漏,运用滴灌来控制灌溉特征,进而提升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增产效果。膜下滴灌技术是棉花种植史上继高密度种植和地膜覆盖技术后的技术革命,它对提升棉花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显著发展。棉花的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管道敷设在地膜下面,与地膜栽培技术相互适应,通过形成一种新型的田间灌溉方式,在我国新疆等地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基于此,主要对棉花膜下滴灌田间的耗水规律试验进行了研究,为棉花种植提供依据,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膜下滴灌是以国外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节水技术。文章主要探讨不同灌溉量和时间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找到适合库尔勒市的膜下滴灌棉田水肥热最佳管理模式,并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7.
三年田间试验表明,在石河子地区,地膜棉田内的地膜,其增温保墒作用,到6月中下旬即基本消失。此时揭去地膜,棉株的生育、产量、纤维品质均不受影响。而在此前此后揭膜,棉株可能有所减产。最佳揭膜时期为6月下旬。生产上可视具体情况,紧密结合灌头水,于灌水前揭膜,以提高揭膜工效和质量,免除残膜对土壤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棉花膜下增压滴灌技术是滴灌节水技术和高密度植棉技术的有机结合、优势叠加的产物,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增产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作用。2004年在沙雅县进行棉花膜下增压滴灌节水技术试验、示范,2005年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示范推广情况1.1沙雅县  相似文献   

19.
<正> 地面薄膜复盖是棉花栽培上一项新的技术措施,增产效果显著.1980年棉花地膜复盖试验田3.2亩,平均单产皮棉289.8斤,其中沈家大队杨庄五队0.45亩,收皮棉139.8斤,折合亩产310.6斤,1981年地膜复盖棉花12亩,单产都在250斤以上,其中郑庄、杨庄4亩多盖膜棉花,单产皮棉都突破300斤.地膜复盖棉田增产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09,26(3):36-36
<正>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又能减少深层渗漏,达到一个综合的节水增产效果,是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灌水技术的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