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1977~2010年,广西森林资源发生了巨大变化,林地面积由1 396.32万hm2增加到1 527.17万hm2,增长9.37%;有林地面积由531.36万hm2增加到1 116.38万hm2,增长110.10%;活立木蓄积由2.56亿m3增加到5.58亿m3,增长117.97%。根据广西历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阐明不同时期广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并对政策和效益2个方面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新时期森林经营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清查在于摸清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变化规律,为林业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文中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数量和质量指标,运用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和潜力分析的方法,进行森林资源清查前后的纵向比较及国内国际的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森林资源变化的推动力,包括植树造林、生态工程、森林经营、避免灾害、适度采伐、提高科技水平、政策制度,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等,并从数量空间、质量空间、木材需求、科技水平、政策导向等方面分析森林资源增长的潜力;最后,提出确立清晰的森林经营目标和方向、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重视森林质量和可持续经营、做好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森林科学经营和林业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孙为静  汪小钦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58-163,184
依据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所提供的森林资源分类分区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长汀县林业基本图层、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等,对福建省长汀县的森林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分区分类,将其分为严格保护类型组、重点保护类型组、保护经营类型组和集约经营类型组4个类型,对分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管理对策,为森林资源的有效经营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一定时期内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是这一时期森林经营利用效果的真实反映.近年来,国家对造林绿化事业日益重视,开展了一系列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这为开展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文章探讨了影响我国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以期为今后我国林业发展以及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6-2017年新宾县森林资源数据以及影响森林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森林资源变化驱动力模型,借助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新宾县森林资源空间变化与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7年新宾县森林面积呈上升趋势,增加了30 165 hm2;商品林面积、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口总数与森林变化相关性比较强;商品林面积和第二产业产值是驱动森林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基于2005—2018年MODIS NDVI数据,以植被覆盖度FVC为研究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指标,利用时间信息熵、时间序列信息熵、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等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强度和趋势;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矿区、河流、降水、地形等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2005—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强度较平稳,变化趋势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人们日益重视保护环境,保护植被,也得益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矿区的整治。2)从空间上看,在2005—2018年间,内蒙古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东高西低,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3)降水、矿区、河流都是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素,降水充沛的地区,植被覆盖度往往较高;矿区植被覆盖度低于非矿区;河流的发育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距河流较近的区域植被覆盖度高;不同的地形对植被覆盖度有显著的影响,低缓坡度和海拔较低的地区相较于坡度较陡、海拔较高的地区,更适宜植被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影响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森林承载能力是关系到人口、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复杂问题。本文从森林产出、市场、需求、林区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入手,系统的分析了影响森林承载能力的各主要因素。为今后开展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的深入研究和科学地制定林业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理论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3S\"、野外调查等技术,对比前期林业经营数据,分析富源县林地资源现状和林地管理属性变更趋势特征.采用相关矩阵、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林地属性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富源有林地面积占比最大(66.49%),其净增量也最明显(3299.39 hm2),其中用材林面积增加2259.97 hm2,主...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森林资源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earson系数相关性分析,对广东全省及各区域森林资源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广东省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与人均GDP、GDP总量、人口数等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武旭 《林业建设》2019,(3):36-39
分析2007-2016年盐津县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指标变化规律,探讨森林资源变动原因和可持续发展建议。结果显示,全县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大幅增加,单位面积蓄积量有所提高,乔木林龄组结构、纯林和混交林比例变化不大,天然林面积有所减少。该研究可为全县制定林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长汀县森林县城建设现状,从森林县城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探讨长汀县森林县城建设思路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陈萍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98-201
根据福建省2003年度开展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与前期调查结果的对照比较,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分析,研究森林资源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提出福建省森林资源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永平县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永平县1990年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和2006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面积增加;无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蓄积量减少;森林覆盖率增加;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对永平县森林资源特点及今后发展方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以2005年6月中旬至2006年1月底对广南县进行森林资源调查所获的资料为依据,论述了该县的森林资源现状,并对其森林资源的消长情况作了分析,进而评述了广南县森林资源的特点并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红河州2003和2008年2次森林资源连续复查成果数据为依据,对5年间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林地净增17.7%;活立木总蓄积量净增9.5%.对5年间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深化森林分类经营措施,改革林业发展模式,加大林政执法力度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延庆县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以1999年和2004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5年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林地面积比例由71.39%上升至75.38%,增长了4%,在林地内部,有林地面积增长较明显,增加了约14%。总蓄积量增长了43.6万m^3,达158.24万m^3,增长了38.1%。延庆县全境以栎类林为代表的次生的天然林占主体地位,蓄积也占绝对优势。受人工造林的影响,导致整体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减少,也使得侧柏、落叶松、油松等树种分布扩大。全县林分五个林龄组的面积构成呈倒J型分布。  相似文献   

17.
对资溪县1978—2002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作简要分析,探讨森林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永吉县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981年和1998年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比较分析,揭示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并对今后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经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中和林场1997年与2008年的二类调查资料,分析研究该林场11年间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评价其经营效果并提出经营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