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白桦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茎流和地表径流中的pH值、溶解氧、浊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K、Na、Ca、Mg、Cu、Zn、Mn和Fe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经过白桦人工林生态系统后,浊度和总溶解固体值逐渐升高.穿透水除Ca元素外,其他化学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 Ca> Na> Mg> Mn> Fe >Zn> Cu.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Ca>Mg >Na>Fe >Mn >Zn >Cu.地表径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为:K> Ca> Na> Mg> Fe> Mn> Zn> Cu.除Na、Ca元素外,大气降水中其他元素的变异系数均较大.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Cu元素的变异系数大于其他元素,地表径流中Zn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大.根据淋溶系数的大小排列,穿透水中各化学元素的淋溶序列是:Mn>K>Mg>Fe>Cu >Zn> Na> Ca.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的淋溶序列是:K >Mn> Mg> Fe >Cu >Zn> Ca> Na.经过淋洗后,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K和Mg元素增加较多,Ca元素出现负淋溶.  相似文献   

2.
以安徽理工大学校园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校园3个主要污水排放区进行了生活污水样品采集和城市污水中CODcr 、BOD5、N H3-N、T P、SS等主要水质指标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校园生活污水基本满足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要求,其中水体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高,水体存在富营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湖南省会同县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小集水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对植被、土壤和水分的营养元素(N,P,K,ca,Mg)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系统中植被的养分含量,因器官类型、生长季节和年龄的不同而不相同;土壤养分含量,因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别而有明显的差异;水分中的营养元素,随天气状况、降水性质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阐述了进行此类研究的方法及应予引起注意的问题。可供进行类似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婉君 《绿色科技》2022,(20):121-123+130
以广东某河涌流域为例,评估了工厂污水对下游河流水质的影响。对广东某工厂处理前后废水对河涌水质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经处理的废水各项指标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而未经处理的工厂废水不达标,对河涌水质有影响。然后,对该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游水体的温度、pH值、BOD5、COD分别为19℃、6.6、7 mg/L、26 mg/L,下游水体的温度、pH值、BOD5、COD分别为18℃、6.8、5 mg/L、24 mg/L,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上游水体为Ⅳ类水,下游水体V类水,说明未处理废水对河涌水质有一定影响。基于此,对河流污染防治对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活污水胁迫对Ⅰ-72杨树人工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Populus spp.)是中国的优质乡土树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由于杨树生长快、根系深、能够吸收大量水分,所以常常用于污水植物修复.杨树可吸收净化许多污染物,包括化肥污染、金属与非金属污染、石油类污染物等.然而,用污水灌溉林地,污水中的化学成分将危害林木,污水对林木的危害包括:对叶的损害、使叶早熟老化、生物量减少等[1-2].了解污水对林木在野外的短期不良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短期的影响往往可以预示长期的影响.生长量与生物量是最常用的林木受污水胁迫的指标.用生长指标及时地指示污水的胁迫是不太现实的,而其他指标诸如叶长与叶不对称性可以作为鉴定污水胁迫快捷而又方便的指标[3-4].  相似文献   

6.
以佛山云勇林场4种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包括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桉树林和杉木林,分析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水质特征,并综合评价其水质等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pH值为5.93~6.34,均为弱酸性水;同一林龄段中,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溪流水中总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桉树(Eucalyptussp.)林(P<0.05)。桉树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溪流水总氮含量均大于2.0 mg·L-1,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为富营养型水质;不同林龄段人工林溪流水总磷含量达到地表水Ⅱ类或Ⅲ类标准。不同林龄段人工林溪流水总硬度、Cd和Hg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氟化物、Pb、Cu、Zn、Cr6+和As含量达到地表水I类标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杉木林溪流水水质最好,其次为桉树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敦煌石油基地的污水处理情况以及防护林的污水灌溉情况,重点对污水灌溉防护林带区域的土壤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污水灌溉对土壤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证明,污水灌溉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净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西兰人工林对环境的影响1人工林与土壤在森林上地持续性利用及发展什么的问题上有许多争议,笔者认为维持和保护地表土壤的质量与完整是首要问题。人们通常认为,人工林工业不是持续性的,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松林及其它森林活动有损于土壤。Rosoman认识到了土壤...  相似文献   

9.
肉桂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杉木采伐对集水区土壤热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文星  闫文德 《林业科学》2003,39(5):156-160
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子体系 ,是林木扎根并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土壤微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场所。因此 ,有关土壤养分、水分及其土壤物理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报告颇多 (王政权等 ,2 0 0 0 ;张合平等 ,1 997)。但是有关森林土壤的热状况 ,以及林木采伐后对土壤热状况影响的研究报导很少 (康文星等 ,1 989;刘煊景等 ,1 993)。本文在获得采伐前连续 3年和采伐后连续 3年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 ,就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热状况各因子之间 ,土壤各组成成分对热状况的单一或组合效应 ,以及皆伐这种人为强烈干扰对土壤热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1.
滴灌条件下杨树人工林土壤的水分运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土壤剖面观测法,对北京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 L·h-1的条件下,试验和测定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的运移距离和土壤湿润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土壤湿润锋随着滴灌时长的增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移距离逐渐增大,每增加1h滴灌时长,土壤湿润锋的垂直运移距离的增幅逐渐减小,水平运移距离的增幅则大小不一;在各时长滴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将继续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运移1~3h,在垂直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2~10 cm,除在土壤最深处的水平继续运移距离明显较大外,在各土壤深处水平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1 ~ 10 cm;在持续滴灌1~6 h后,土壤湿润锋最终可以垂直运移到36 ~ 69 cm,水平运移到32~57 cm,持续滴灌3~4h后即可在0~40 cm土层内形成以滴头为圆心,半径30~ 40 cm的土壤湿润体;持续滴灌1~3h后土壤湿润体形态为逐渐增大的扁半椭球体,持续滴灌4~6h后土壤湿润体形态为逐渐增大的长半椭球体.  相似文献   

12.
会同第二代杉木林集水区水质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会同第2代杉木林集水区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茎流水、地表水、地下水,集水区旁的小河水、水库水,县城河流水的水质进行了连续5个水文年的定位监测,研究了该集水区水质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集水区地下水、集水区旁小河水、水库水、县城河流水之间的水质无显著性差异;大气降水中各元素含量按高低排列的顺序为K>Zn>Ca>Org-N>NH4-N>NO3-N>Fe>Si>Mg>Mn>P=Cu,穿透水和树干茎流水中,除Zn以外,其余元素的含量均比大气降水中的含量高,地表径流水中K、Ca、Fe、Si元素含量高于穿透水,地下水中NO3-N、P、Mg、Si元素含量高于地表径流水,而NH4-N、Org-N、K、Ca、Fe、Cu、Mn低于地表径流水;大气降水中K、P元素含量变动明显,穿透水和树干茎流水中NH4-N、NO3-N、Org-N、P、K、Cu、、Mn、Si元素含量变动系数均小于大气降水,而Ca、Mg、Zn含量变动系数却大于大气降水;林冠层对大气降水的化学淋溶量按大小依次为Ca>Mg>Fe>K>NH4-N>Mn>NO3-N>P>Cu>Org-N>Zn,Org-N和Zn为负淋溶效应;杉木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降水中NH4-N、Org-N、K、Cu、Zn、Mn产生有效贮虑效应,其强度依次为Zn>Org-N>NH4-N>Mn>K>Cu>NO3-N,而P、Ca、Mg、Fe元素的贮滤强度为负值.  相似文献   

13.
梁山慈竹在退耕还林中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小型径流观测场对比观测降雨时间集中的梁山慈竹林和未退耕种植红薯的耕地的17次降雨、10次水土流失过程进行效益对比,分析侵蚀量、径流量与降雨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退耕还梁山慈竹林的穿透降水率为89.14%,茎流率平均为1.57%,林冠截持降水率为9.29%;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约为27.54 t.hm-2,相当于水深2.4~3.3 mm,占降水量的14.46%~19.88%;与未退耕地相比,梁山慈竹林的平均径流量比耕地减少24.6%,而耕地侵蚀量约是林地的4.7倍,林地降水的泥沙侵蚀平均减少量达到78.56%。梁山慈竹有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能够明显地减少地表径流和泥沙侵蚀。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灌溉量(每周0、300 m3· hm-2、600 m3· hm-2、900 m3· hm-2、1200 m3· hm-2、1500 m3· hm-2)的生活污水对杨树林地进行灌溉试验,分析了生活污水灌溉杨树林地对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林下植物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加,在每周灌溉600 m3· hm-2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林下植物的地下生物量也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每周灌溉1200 m3· hm-2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泥应用于毛白杨林地施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妥善处置和利用城市污泥,使之变废为宝,采用城市污泥对毛白杨进行了不同立地施肥量、施肥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施肥改善了林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对土壤具有修复作用.在不同施肥时期,不同立地条件下,施入一定量的城市污泥对毛白杨株高、胸径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平原林地毛白杨净生长量优于丘陵地,污泥施入量以75 kg/株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避雨栽培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以‘兴津早生’ 蜜柑为试材,设置非避雨栽培灌 水量30 L/(棵·次)(处理1)、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 棵·次)(处理2)、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 (棵·次)(处理3)和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次)(处理4)4 种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处理2 因素下果实品质最好,果实的果肉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为: 45. 27 g、12.07%、550.66 mg/kg、50.67 mg/g 和1. 47 g/kg。在该地区灌水量为30 L/(棵·次) 比灌 水量为35 L/(棵·次)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7. 3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0.47%;柑橘 在避雨栽培生长环境比非避雨栽培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避雨栽培下 灌水量为30 L/(棵·次)时提升柑橘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从土壤的养分、水分、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稳定性4个方面论述了桉树人工林对其林地土壤质量造成的影响。据此提出今后发展桉树应开展的重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为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重要的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我国花椒主产于四川、甘肃、陕西、山东、河北、河南等省,栽培历史悠久(曾京京,2000)。花椒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表层根系密度大,水平根的分布大于冠幅3~4倍(余晓林,2003),因而是山区生态造林的重要树种。近年来,在退耕还林项目中被列为生态经济树种,在发展山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魏玉君等,1996;何腾兵等,2000)。研究(李洪钵等,1991;曹彬等,2002)表明,通过施肥、整形修剪等措施可提高花椒的产量。然而,目前花椒园土壤管理中仍…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浅山区沙棘人工林调节水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区沙棘林林冠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的生态水文功能分析,研究了祁连山浅山区沙棘人工林在调节水分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10年生沙棘林在郁闭度为0.7~0.8时,林冠对降雨的截留率为39.3%;枯枝落叶层厚度平均在1~3cm,枯落物质量22t·hm-2,水容重为干质量的2.12~4.25倍;蓄水量达13.65~23.37t·hm-2;林地0~20cm土壤的初渗率为16.165mm·min-1,是对照区的8.7倍;稳渗率为2.4mm·min-1,是对照区的2.53倍。  相似文献   

20.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沙地进行速生丰产林建设,水分又显得更为重要[1,2]。沙地由于构成土壤的颗粒较大,导致土壤结构疏松,水分的下渗速度较快,在进行灌溉时耗水量比一般黄土地和粘土地要大[3~5],通过改变灌水方式可有效地节约用水量,因此笔者进行了节水灌溉方面的试验。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中卫县赛金塘治沙林场位于距县城15km的北干渠两侧,地处黄灌区与北部沙漠交界的地区,海拔1211 4~1221 6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同时也具有沙漠气候的特点。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光能丰富,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