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东营市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在盐碱地上实施“上农下渔”农业综合开发,找到了一条根治旱、涝、碱三大难题的有效途径。一、“上农下渔”农业开发模式“上农下渔”模式,就是在盐碱地上开挖池塘,养鱼、蟹、虾、鸭;用挖池的土堆筑台田,种植粮棉、林果、瓜菜、饲草等;池...  相似文献   

2.
刘慧超 《农家科技》1998,(10):11-11
<正> 东营市经过几年艰苦的探索,在盐碱地上实施"上农下鱼"农业综合开发,找到了一条根治旱、涝、碱三害的有效途径。目前,已改造荒、碱、涝、洼地58000亩,年创经济效益1.2亿元。(一)"上农下鱼"农业开发模式。"上农下鱼"农业开发,就是在盐碱地  相似文献   

3.
唐山滨海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国新  王秀萍  鲁雪林  王文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50-4751,4764
综合分析了唐山滨海盐碱地区土壤资源分布状况,提出该地区的盐碱地开发利用应遵循高产、高效、综合、生态的“盐碱农业”战略思想,并提出适宜该地区不同土壤状况的3种农业发展模式,即冀东冲积平原区的高产高效农业模式、冀东滨海交接平原的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冀东近代滨海平原区生态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4.
二、以渔改碱渔农结合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 (一)盐碱地区池塘水质的特点 我国低洼盐碱地的特点是“旱、涝、碱、瘦”。低洼盐碱地区的水位、水质随着气候的变化是非常激烈的,夏季降雨量多而集中,水位升高,可产生季节性的脱盐;而春、秋、冬季,则降雨量少,特别是春季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稻田养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稻是吉林省西部低洼易涝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途径。为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通过借鉴盐碱地种稻新技术和传统稻田养鱼技术,总结出适合盐碱地,特别是苏打盐碱土井灌稻田养鱼的10项技术措施,并应用于生产。本文还探讨了稻田养鱼对盐碱土壤的化学性质、生物活性及养分平衡的影响,以及生物除草与灭虫、防病作用、生物增温作用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改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台县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盐碱地较多。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改善,盐碱地面积缩小,危害程度慢慢减轻,但遇到旱涝年份或用水不当,盐碱面积回升,生产极不稳定。经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实践,对盐碱地改良的可行措施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总结。1盐碱地的特性1.1盐碱地主要集中在戈壁地区,新开荒地盐碱较多。这些地方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劳力较紧张,耕作粗放、广种薄收、耕作措施简单,逢旱涝年份甚至有种无收。1.2盐碱地的肥料投入极少,盐碱地提倡秸秆还田、压种绿肥是一句空话。1.3盐碱地多与旱、涝、薄并行,“地嫩生碱”就…  相似文献   

7.
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综合改良与植被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滨海泥质重盐碱地低成本原土直栽绿化的目的,筛选出适应冀东滨海地区生态环境、耐盐能力较强的绿化植物品种65个;明确了17种绿化植物的存活阈值及耐盐阈值;加入磷石膏0.45%(2.0 t/666.67 m2)、半腐熟玉米秸秆肥5 cm(33 m3/666.67 m2),混入0~40 cm土层,以提高黏土的通透性;冬春季节地表覆盖粉碎秸秆5.0~10.0 cm抑制返盐;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地块可先种植盐地碱蓬吸盐、降盐;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利用咸水结冰淋洗盐碱。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改良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低成本原土直栽绿化。  相似文献   

8.
滨海泥质重盐碱地区土壤含盐程度高、土质改良难度大,适生植物种类少,成为制约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及生态植被修复的最主要障碍。芙蓉葵具有耐盐碱、耐涝、观赏价值高等特点,是滨海盐碱地环境美化、生态植被修复的优良品种。为规范芙蓉葵在滨海盐碱地区的栽植技术,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滨海地区的生态条件,对土壤和地下水调查、土地整理与改良、淡水洗盐、种苗准备、栽植技术及栽后养护等技术环节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DB 13/T 2649—2018)对河北滨海泥质盐碱地区芙蓉葵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后备耕地资源滨海盐碱区设施种植面积的扩大,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凸显,盐碱地改良已迫在眉睫。该文在调查福建省滨海盐碱地设施蔬菜种植盐渍化的基础上,从水肥综合调控、种植结构优化和生态种养循环等方面提出了滨海盐碱地设施种植经济可行的农作改良方案,以期提高滨海盐碱地改良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盐碱土资源的系统改良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滨海地区抗盐碱树种筛选项目主要是通过引进绿化新品种.比较品种间的抗盐碱性、耐瘠薄性、品种适应性、栽培成活率等因子,本着乔、灌结合.绿化、美化结合的原则,最终筛选出适宜盐碱地造林的新型高档抗盐碱绿化品种.提高城市绿化与农村造林品位,解决滨海地区盐碱地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鸣字村何艳国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春天盐碱白花花,夏季下雨水成洼”的弃耕盐碱地种植的碱稗子,长得有一人多高,穗头整齐。碱稗子是高耐盐碱、粮草双收的饲料作物,有6个突出特点:1.生长势强:株高1.8~2米,茎秆粗如手指,抗倒伏。单株分蘖5~7个,最多分蘖20个以上。它的穗像谷子,穗长20~22厘米。2.高耐盐碱:据试验,碱稗子在pH值9.5的重盐碱地能正常生长,耐盐碱能力是任何作物所不及的,被誉为治理盐碱地的先锋作物。3.抗逆性强:抗旱、耐涝、耐瘠薄,山坡、盐碱地、低洼易涝地都能种植,特别适合盐碱地种植。4.营养丰富:碱稗粗…  相似文献   

12.
<正>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农林生产中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黄骅市从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条件入手,坚持适应与改造相结合,多项措施并举,多种模式并用,走出了一条具有黄骅特色的果业发展新路子,促进了滨海盐碱地高效益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村建设。1基本情况黄骅市东临渤海,总人口41万人,土地总面积232万亩,耕地总面积75.8万亩。地势低洼,海拨高度17.4 m。土壤盐碱,地下水位高,水质差。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春旱、夏涝、秋吊的气候特点,年平均降雨量为642.6 mm,降水量集中在67.4 m。土壤盐碱,地下水位高,水质差。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春旱、夏涝、秋吊的气候特点,年平均降雨量为642.6 mm,降水量集中在68月三个月,历史上旱、  相似文献   

13.
商丘县谢集公社是豫东旱碱涝综合治理实验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旱碱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产量一直很低。为了摸清旱碱涝发生的原因,制订综合治理规划,1980年7月与公社相结合进行了以土壤调查为主要内容的旱碱涝综合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现整理于下。一、自然条件该公社位于商丘县西北,总人口29000人,耕地53000亩,其中盐碱地(包括花碱地与碱  相似文献   

14.
黄淮海平原约30万平方公里,约有耕地2.7亿亩。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春旱夏涝、土地盐碱的耕地有5千万亩。实践证明旱涝、碱是可以治理的。地块的规划设计是盐碱地改良综合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提出了地块规划设计的要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禾康盐碱清除剂是一种盐碱改良剂,它是通过有机高分子络合土壤中盐离子,再结合灌水,降盐降碱,并能消除盐分子引起的毒害和渗透压,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水分和养分,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为了探讨禾康盐碱清除剂的效果.给大面积开发和改良盐碱地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做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盐碱地不同于一般好地,是一种以含有钠离子为特征的土壤。因此,在盐碱地上一定要注意科学施肥,做到因地制宜,否则会适得其反,使土壤越变越杯,加重对作物的危害。怎样给盐碱地科学施肥呢?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宜”、“五不宜”:五宜一宜施用有机肥料。农谚说“:碱大吃苗,肥大吃碱。”这里所说的肥即指有机肥料。给盐碱地增施有机肥料,不仅可以使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得到全面营养,而且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地温,抑制盐碱泛起,减轻盐碱对作物的危害。一般来说,每667平方米(1亩)盐碱地应施有机肥3 ̄4立方米。二宜施用中性…  相似文献   

17.
滨海盐碱地是我国一类重要的土地资源,但其特殊的土壤理化性质严重制约植物的生长。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已对我国滨海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和水盐运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而有效的滨海盐碱土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改良措施。近年来,“台田-浅池”型综合土地利用模式(挖土成池,筑土为台,台田种植,浅池养殖)是我国一种新型的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它集合了国内外优秀的滨海盐碱地改良方法,并创新性的将新型水资源——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目前已经在土地利用变化和优化配置、台田修筑、盐碱地改良、土壤水盐运动、海冰水灌溉、作物种植、耐盐植物筛选、咸淡水混合养殖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利用试验,并在降低土壤盐度,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提高土壤肥力、选择适宜作物品种、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协调生态发展、实现滨海盐碱地可持续利用是“台田-浅池”综合利用模式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场现有耕地26,000亩,其中盐碱地占十分之一。每逢夏秋干旱季节,盐碱累积地面,涝天雨水排泄不出,播后不出苗,因此群众叫这种盐碱地为"三白地"。据他们熬盐熬碱结果:刮扫表层100斤碱土,能出碱20斤;刮扫1,400斤盐土,能出盐50—60斤。1953年在历年群众熬盐碱的土地上,由于缺苗和盐碱为害,结果亩产仅籽棉1.5斤。几年来我们在改良盐碱地方面曾摸索了一些经验,经过改良土壤后,产量不断增加。1956年增植到400亩,平均亩产籽棉150斤。兹将改良盐碱地移植棉花的经验,整理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9.
陵城区地处鲁西北,有史以来,屡遭旱涝盐碱的威胁。久旱聚涝,旱涝交替,涝碱相随,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该文通过对陵城去盐渍土的分布情况以及成因及水盐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改良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治理,并简单介绍了其改良后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滨海盐碱湿地的利用已成为近年来沿海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重视其特有的立地条件,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和针对性的盐碱地植被构建,导致在景观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天津光合谷湿地公园前期景观建设失败的原因,探讨了滨海盐碱湿地景观建设的3条基本原则,即排盐和控盐是关键、改良土壤是基础、植物选择是重点。只有盐、土、植物的系统性、针对性设计才能建造可持续的滨海盐碱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