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观察了黑穗醋栗两个品种(厚皮黑穗醋栗和薄皮黑穗醋栗)。在哈尔滨地区,这两个品种均于十月中旬进入休眠,当时平均气温为5.9℃左右。薄皮黑穗醋栗进入休眠和结束休眠均较厚皮黑穗醋栗早。薄皮黑穗醋栗在11月28日开她解除休眠,而厚皮黑穗醋栗在12月18日开始解除休眠。薄皮黑穗醋栗半数以上的芽子在1月中旬以后结束体眠,而厚皮黑穗醋栗在2月下旬。自然休眠解束后,由于外界条件不适芽子仍处于休眠,这种现象称作被迫休眠,一但条件适宜时,芽即可膨大生长。  相似文献   

2.
大果型早熟薄皮黑穗醋栗─14号那德明,隋桂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黑穗醋栗从1980年引入我省栽培以来,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混杂、退化,直接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因此,果产区需于品种的提纯和更新。1985年冬季,农牧渔业部科技司转交我所波兰黑...  相似文献   

3.
有些猕猴桃品种后熟期较长,达20天以上,影响鲜食。为此,我于1985年10月作了乙烯利喷果催熟试验。 10月19日采收洛阳8311一株果实,此时的可溶性固形物为6.25%,平均重85克。挑出125个果,分为5组,各25个,在常温条件下以400、500、800、1000倍的40%乙烯利水溶液喷全果,以喷清水作对照。每隔三天统计一次软果率,采后二周随机挑出10个  相似文献   

4.
<正> 沙果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小型杂果,在我场栽植数量较多。但由于沙果着色不整齐,成熟期不一致,采收期长达半月之久,给生产和销售带来很大不便。为此,1984年以我场15年生沙果为试材进行了乙烯利催熟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于采收前一周左右喷布400~900ppm 乙烯利,着色早、果实成熟一致,采收期可提前10~15天,一次采收即可收获90%以上的着色果;经处理的果实色泽鲜艳,可溶  相似文献   

5.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对水果的成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半年来在梨、苹果、无花果及柑桔类果实上的催熟方面均有不少报道。据1972年我们对早桔和尾张温州蜜柑的试验证明,应用乙烯利300~500PPM 不论在采收前喷洒或采收后浸果处理,都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但在树上喷洒的结果,会导致落叶现象,而采收后的处理,对果实的品质和果皮色泽还不够理想。因此在生产上大量应用以前,还需做更多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牡选80—1—1黑穗醋栗新品系是1980年从抗寒薄皮品种中选出的无性变异单株。1981年取其原母株的1年生技条进行扦插繁殖,1984年栽植到所内,每小区5丛,重复四次,株行距为1×2m,以抗寒薄皮为对照进行综合性状观察。结果看出牡选80—1—1保持了原母株抗寒大果早期丰产的优点。1986年在桦南县、虎林县和省浆果所进行中间试  相似文献   

7.
由于采收过早、气候影响及结果部位遮光等原因,往往导致苹果果实着色不佳,影响外观品质,降低经济效益。现介绍几种人工使果实增色的方法。一、激素增色法1.在正常采收前10-30天,喷施750-1000倍乙烯利溶液,在乙烯利溶液中加入(40-60)×10(-6)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钠盐),可防止落果,同时喷药后的果实全红和半红果明显增多,且含糖量增加。喷施乙烯利时应注意:处理树必须健壮,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2.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着色期两次喷布(500-600)×10(-6)的稀土溶液,对苹果着色和增产有明显作用,能使80%-96%的果实…  相似文献   

8.
秦栋  霍俊伟  睢薇 《中国果树》2012,(1):10-12,78
亚德列娜亚是我们从俄罗斯引进的17个黑穗醋栗优良品系中选育的黑穗醋栗抗寒大果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60 g,最大单果重4.90 g,黑色;风味酸甜,鲜食与加工兼用;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3.60%、2.25%、1 180.00 mg/kg;抗寒,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果实7月上旬成熟,是早熟品种,成熟期较一致。2009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应柿、桔、菜农种植专业大户要求提早应市争取高效益,我部与绍兴东湖化工厂协作共同提出用乙烯利催熟果蔬,技术简介如下。 一、采后浸果法 一般在采收前半个月,即转色期或在8~9成熟时采摘,用250~500ppm乙烯利药液浸果半分钟,捞出摊开晾干果面药液,随后堆放或装箱,据测定浸果处理后48小时,果皮叶绿素含量可下降到1/4。处理后一星期左右,可达到正常果皮鲜艳光亮标准,提高了商品率。但颜色淡黄(群众称黄胖色)缺少光泽,用乙烯利处理柑桔最好加  相似文献   

10.
1 采收前处理在冬枣的品种中以晚熟品种、干鲜兼用品种、抗裂果品种、小果品种比较耐贮藏。枣果着色初期 ,喷施 10~ 2 0mg/L的 2 4 -D或10mg/L赤霉素、15mg/L萘乙酸溶液 ,可减轻落果 ,延长着色及采收期 ,有利于贮藏保鲜。采收前喷施波尔多液 ,有助于延长衰老期 ,提高枣果的保鲜效果。但不能喷施乙烯利。2 适时采收枣果的成熟过程可分白熟期、脆熟期和晚熟期 3个阶段。在脆熟期 ,果皮自果梗、果肩开始逐渐着色转红 ,果肉含糖量急剧增加 ,质地变脆 ,汁液增多 ,果肉呈绿白色 ,具有酸甜适口、松脆多汁等优良鲜食品质 ,所以脆熟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乙烯对浮皮发生的影响,作者进行了如下试验。 以13年生的杉山温州蜜柑作试材,用乙烯发生剂(乙烯利)、AAR(L—2—氨基—4—[2—氨基乙氧基)过—3—丁烯酸)乙烯发生抑制剂处理树上桔果;用脱乙烯剂(KMnO_4)处理采下的桔果,研究乙烯对桔果浮皮的影响。 1.10月28日在树上喷布100ppm的乙烯利,处理与对照比较: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柿果中含有单宁,采收后需经脱涩处理方可食用,下面介绍几种柿果脱涩的处理方法。1石灰水脱涩将柿果浸泡于3%~5%的石灰水中3~4天即可脱涩。2温水脱涩将柿果浸泡于45℃左右的恒温水中10~24小时即可脱涩。3冷水脱涩将柿果浸于冷水中5~7天,每天更换冷水一次。4无氧法将柿果置于充满二氧化碳的密闭容器中7~10天。密闭容器可选用扎口塑料袋。5梨果脱涩将柿果和其它鲜果梨、苹果等混放于密闭容器内5~6天即可,密闭容器可选用扎口塑料袋,通常1个梨果可脱涩10个柿果。6乙烯利液脱涩配制250毫克/千克的乙烯利水溶液,将柿果浸于其中3秒钟,取出后置…  相似文献   

13.
以"辽核"为试材,使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萘乙酸混合液进行输液滴干,旨在找到使用调节剂促进核桃青皮开裂的最合适时期和浓度,以节省采收劳力,集中收果,同时不对树体造成损坏而影响第2年的果实产量。结果表明:收果前18d输液滴干10L的300mg/L乙烯利+600mg/L萘乙酸混合溶液,可使青皮开裂率达83%;在收果前6d输液滴干10L的500mg/L乙烯利+1 000mg/L萘乙酸混合溶液,可使青皮开裂率达78%,而且没有加重落叶,多项品质得到了一定提高。试验表明,调节剂输液滴干促进核桃采收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莱阳茌梨商品采收期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与苹果中熟品种同时上市。在农业生产上正值秋收秋种大忙季节,因而造成劳力紧张、积运、积销,并由于采收后不能及时外运,堆放时间过长而引起果实腐烂,为了解决以上存在问题,分别在茌梨重产区喷布乙烯利、多菌灵、退菌特,B9、尿素和波尔多液等方法进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四年的试验,在采前40天和20天各喷一次30—50ppm乙烯利,可使茌梨提早采收20天左右,分别在8月 5日和8月 19日各喷一次30ppm乙烯利,果实重188克,可溶性理形物13.0%,硬度16.5公斤/cm2,用同样方法喷50ppm乙烯利果实重186克,可溶性固…  相似文献   

15.
1激素增色法①喷施乙烯利。在苹果正常采收前10~30天,喷施750~1000倍液的乙烯利溶液,并加入40~60毫克/升的萘乙酸钠,既可防止采前落果,同时药后全红或半红果可达80%~90%,而且提高含糖量。但应注意只能喷施健壮树,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②喷施稀土。在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喷2次500~600毫克/升的稀土溶液。③喷布比久(B9)。于采果前45~60天喷1次1000倍的比久溶液。2叶面喷肥在果实生长的中后期,喷施2~3次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间隔10~15天喷1次,能明显促进果实着色;另外,在着色前和着色期喷施2~3次叶面宝、喷施宝、美果露、惠满丰等叶面肥…  相似文献   

16.
<正> 早酥梨系早熟梨品种,在辽宁8月中旬成熟。在此之前正值梨短缺的酷暑盛夏,倘能使其再提早10天成熟登市,既可提高其商品价值,调节市场供应,又可拉长成熟期,减轻采收集中所带来的劳力紧张。为此,1981~1982年在所内六、七年生早酥梨上,进行了采前喷布乙烯利催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采前25天喷布各种浓度(800、300、150、50ppm)的乙烯利均有明显的催熟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乙烯利催熟过程中温州蜜柑果皮色泽及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材料,比较催熟与自然成熟下果皮色泽与色素变化的异同点。结果表明:乙烯利浸泡的果实变黄较快,变黄果色淡且缺乏光泽。无论是乙烯利浸果还是挂树自然成熟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叶绿素总含量均逐渐减少,而且下降极显著或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则不一致。经过乙烯利处理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挂树自然成熟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但前后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都是先降后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柑桔采前使用乙烯催熟应慎之又慎,尤其应注意使用浓度。据有关报道,温州蜜柑两成着色时使用500×10~(-6)乙烯利,五成着色时使用300×10~(-6)乙烯利,可提早成熟5~10天。而本文所介绍的事例,乙烯利使用浓度约800×10~(-6),显然偏高。此外,为防止使用乙烯后发生落叶落果,最好与2,4-D配合使用。另据日本报道,在乙烯利喷液中加入1%醋酸钙,可抑制落果和落叶。  相似文献   

19.
苹果人工增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由于采收过早、气候影响及结果部位遮光等原因 ,常常导致苹果着色不良 ,影响外观品质 ,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 ,增色已成为提高苹果质量的重要措施。1 激素增色法  1)喷施乙烯利。在苹果正常采收前10~ 30天 ,喷施 75 0~ 10 0 0倍的乙烯利溶液 ,并加入4 0~ 6 0mg/L的萘乙酸钠 ,可防止落果 ,同时药后果实全红或半红果明显增加 ,可达 80 %~ 90 % ,而且提高含糖量。但应注意只能喷施健壮树 ,同时使果面充分着药。 2 )喷施稀土。在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 2次喷 5 0 0~ 6 0 0mg/L的稀土溶液 ,对苹果着色和增加产量有明显作用 ,能…  相似文献   

20.
目前核桃脱皮主要采用堆积后熟法,果核污染,霉烂严重,直接影响核桃内销和外贸的商品质量。近年来,各地参考国外核桃采前喷洒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的经验,初步找出了采用乙烯利促进核桃成熟脱皮的方法、浓度和时期。现择选简介于下,供各地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