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茵的分离与产酶条件。[方法]从富含腐烂玉米秸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降解纤维素的真菌C01,经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种,并对该菌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真菌最佳接种种龄5d,培养液初始pH为5,接种量12%;培养时间5d的优化条件下,酶活力达1.76IU/ml。该菌株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较好,优化条件下,7d降解率达66.8%。[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2.
机油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寒冰  刘杰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83-9884
[目的]分离主要的机油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茂名炼油厂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机油降解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对机油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分离得到3株机油降解菌,其中1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该菌株在温度为40℃、pH值为8.0、机油浓度为100mg/L、N源为NH4Cl的条件下生长旺盛,降解率达到47.2%。[结论]利用生物降解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治理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3.
耐冷苯酚降解菌Phe311的分离和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效耐冷苯酚降解菌,并且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降解苯酚的性能。[结果]从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曝气池中,分离6到1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细菌Phe311菌株。经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he311在6℃96h内对300mg/L苯酚降解率达96.4%。Phe311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H值7.0,30℃,接种量1%。[结论]菌株Phe311在最适条件下72h内可以完全降解苯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海洋石油降解菌株的选育及组合降解优化。[方法]从唐山市曹妃店港区石油污染海水中筛选得到3种菌株,分别为芽孢杆菌属、鞘氨醇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并命名为B1、S1和P1,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和组合降解优化试验,分别测定降解效率。[结果]菌株B1、S1和P1经10d降解的降解率分别为63.89%、67.33%和67.25%;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yB1、yS1和yP1,其降解率分别为70.34%、77.05%和72.81%,均比诱变前有所提高;yS1与vP1、vB1与vP1、yB1与yS1等比例组成的混合菌群的降解率分别为78.21%、73.65%和72.23%。yS1与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yPa1混合,其降解率达到了81.45%。[结论]利用各菌株的优势互补可构建出降解能力高、能对石油烃进行全面降解的优势混合菌群。  相似文献   

5.
高玉爽  田连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2-10584
[目的]研究菌株降解多菌灵的条件。[方法]用富集培养法,分离出1株降解多菌灵的细菌,对其降解效能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5 d内对100 mg/L多菌灵的降解率为61%,能够以多菌灵为碳源进行生长。25~35℃内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较好。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在pH值5.0~8.0内相差不大。随着接种量的增大降解率增加,接种量为10%时最大。随着碳源、氮源的加入降解率增加,碳源加葡萄糖降解率最大为86%,氮源加0.5%蛋白胨降解率最大,5 d后对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0%。多菌灵浓度较低时,菌体的生长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多菌灵浓度较高时,菌体的生长表现出先缓慢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pH值7.0、培养温度30℃、接种量10%、0.5%蛋白胨碳源为该菌株降解多菌灵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孙大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5,(9):243-245,276
[目的]研究一株低温硝基苯降解菌的降解动力学。[方法]对一株耐低温硝基苯降解菌进行研究,考察了其最适生长条件及在不同硝基苯初始浓度下的生长和降解情况,并进行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当温度为15℃,p H为7,摇床转速为140 r/min,接种量为10%时,最适宜该菌株生长。该菌株培养48 h对200 mg/L硝基苯的好氧降解率达60.53%。当硝基苯初始浓度100 mg/L时,该菌株的降解动力学符合Andrews抑制方程-非竞争性底物抑制模型。[结论]该研究可为硝基苯实际废水生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DDT降解细菌W-1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受DDT污染的土壤中采取土样,经驯化富集后分离得到一株能够降解DDT的革兰氏阳性细菌W-1,通过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聚类分析,将W-1鉴定为短波单胞菌属(Brevunmdimonas sp.)。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该菌株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W-1能在含10mg·L^-1 DDT的基础盐液体培养基中降解DDT,10d后降解率达到67.4%。添加葡萄糖可以促进W-1菌体生长及对DDT的降解;结构类似物联苯和4-氯苯甲酸能抑制W-1对DDT的降解,而添加表面活性剂Triton100和Tween20均可以提高W-1对DDT的降解。该菌株在250mL摇瓶中降解DDT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0。  相似文献   

8.
李修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98-3002
[目的]研究蒽降解菌株的生长条件和降解特性。[方法]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以蒽为唯一碳源的菌株A1,经16S rDNA分子鉴定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和蒽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A1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0%,pH 6.0,温度35℃,蒽初始浓度40 mg/L。菌株在pH 7~10,最适降解温度30℃,接种量5%时,生长率及降解率均达到最大。盐浓度为1.2%,蒽浓度为100 mg/L时,菌株降解率达到最大。[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并优化能够降解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高效降解菌。[方法]利用普遍适用性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分离筛选,以化学需氧量为评判指标进行复筛、鉴定及高效复合菌的初步构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高效降解菌的发酵条件。[结果]从35株初筛菌株中复筛出5株有机物降解率在40%以上的菌株,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0.3%、发酵时间5 d、复合菌的配比B_2(假单胞菌)∶N_1(棒状杆菌)为4∶1时,有机物降解率可达84.46%。[结论]该研究可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物净化槽中除磷菌的筛选鉴定与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出1株专性除磷菌并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利用筛选及分离培养基从采自崇明岛使用的生物净化槽的菌种中筛选出专性除磷菌并优化其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出的菌株C-7为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阳性,茵落呈灰白色,圆形,鞭毛侧生。培养温度为35℃时,菌株C-7的除磷效率最高。培养液的总磷(TP)去除率在前4d里逐渐增大,至第5天达最大值,此后基本保持稳定。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枯草杆菌。该菌株生长的最佳初始pH值和初始温度分别为6.5~7.0和30~35℃,5d后培养液中TP的降解率达20.3%。崇明岛厌氧净化槽一生态浮床组合工艺对磷平均去除率为79.4%,厌氧净化槽对去除’IP的贡献率为53%。该菌株在最佳环境条件下的除磷率可达20.3%。[结论]该研究为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能高效降解三唑磷的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三唑磷生产厂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三唑磷降解菌C-Y106,并根据C-Y106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同源性序列分析进行了菌株鉴定,同时研究了不同营养的培养基对C-Y106降解三唑磷速率的影响。[结果]经鉴定,C-Y106为枯草芽孢杆菌。C-Y106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唯一氮源、唯一磷源生长,其中以三唑磷为唯一磷源时其降解速率最大,且在31℃、初始pH值为8.0、150r/min条件下,培养60h后,三唑磷降解率为76.8%。[结论]为三唑磷降解酶的分离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曝气池中,采用高通量菌株方法筛选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同时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降解性能分析。[结果]获得一株能以苯胺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降解菌株An7,该菌株为黄杆菌(xanthomonas),在pH值为7,20℃,接种量1%的条件下,120 h内对800 mg/L的苯胺降解率达83.5%。[结论]An7菌株可以作为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13.
1株产岩藻多糖酶淡水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静  闫清华  陈红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53-5853
[目的]筛选和鉴定1株产岩藻多糖酶淡水菌。[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产岩藻多糖酶淡水菌株,对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t6SrRNA进行鉴定。[结果]结果表明,菌株酶活力单位为2.57IU。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鉴定结果,该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解决内陆省份生产酶制剂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田连生  陈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74-13476,13491
[目的]分离筛选出能够降解土壤中多菌灵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作初步研究。[方法]从长期被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利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YB-6,并研究了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菌株YB-6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5 d内对100 mg/L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1%,而加入0.5%蛋白胨后5,d内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可达90%;菌株BY-6对多菌灵具有良好降解性能,最合适降解温度为30℃、pH为7.0,降解率与接种量呈正相关,外加氮、碳源能促进其降解效果。[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菌株YB-6降解多菌灵机理,并将其大规模运用到土壤修复技术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株水华鱼腥藻溶藻菌的分离鉴定及菌藻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姜瑜  钟以蓉  俞岚  李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21-18124
[目的]研究溶藻特性及菌藻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溶藻细菌对水华的治理作用提供帮助。[方法]从富营养化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有高效溶藻效果的菌株(S7),研究了其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抑制效果、作用方式和不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以及菌藻关系,并对菌株进行了菌体Poly-p染色、革兰氏染色和分子鉴定。[结果]菌株投加量为藻液量的30%时,7 d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pH为9、温度35℃下藻的去除率最高。S7菌株与水华鱼腥藻形成竞争共栖的生态关系,并通过分泌溶藻物质间接抑制水华鱼腥藻生长,且该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根据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S7属于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sp.)。[结论]该菌对水华鱼腥藻有较强的溶藻效果,且为聚磷菌。  相似文献   

16.
杨琦  张琇  任贤  邓天发  王薇  黄文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35-20537
[目的]对糖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选育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糖化酶产生菌,通过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再利用紫外线、亚硝酸和聚六亚甲基胍对该菌进行复合诱变选育。[结果]通过筛选获得1株产糖化酶野生株,其产酶活力为72.56 U/ml;经鉴定,该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选择紫外线、亚硝酸和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 Leneguanidine hydroch Loride,PHMG)连续复合诱变后,突变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产酶量提高67.90%。[结论]试验所筛选的多粘芽孢杆菌为糖化酶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菌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株。[方法]从榆紫叶甲虫体上分离菌株后进行培养,并对室内饲养的榆紫叶甲各龄幼虫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感病榆紫叶甲成虫虫体上分离到18个菌株,其中12个菌株具有几丁质和蛋白质降解活性。5个菌株对1~2龄幼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力,在接种后1~3 d幼虫开始死亡,处理后7 d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为21.2%~46.8%,其中YJA-03和YJA-10菌株的累积死亡率30.0%。YJA-03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PCR扩增鉴定确定它属于短杆菌属(Exiguobacterium)。YJA-10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经鉴定其属于Glutamicibacter属。[结论]YJA-03和YJA-10菌株可用作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过二硫酸钾氧化降解DDT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考查pH值、氧化剂浓度、超声和紫外光对过二硫酸钾氧化降解DDT反应的影响,并应用于淡水和海水中。[结果]结果表明,随pH值的降低、过二硫酸钾浓度的升高,氧化降解DDT的效果越好。超声和紫外光的协同作用对反应的促进作用更大。应用于淡水和海水中氧化降解DDT,1.0 h DDT的降解率达90%,2.5 h DDT的降解率达99%。[结论]用过二硫酸钾氧化降解环境水中的DDT是一个适用范围较、效率高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高效草甘膦降解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草甘膦生产厂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高效草甘膦降解真菌A-F02,并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和核糖体内源转录间隔区(ITS)全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同时研究菌株对草甘膦的降解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经鉴定,菌株A-F02为米曲霉属。在基础盐培养基中,以草甘膦(1000mg/L)为唯一碳源,30℃、150r/min培养7d,草甘膦降解率为86.82%。通过研究添加葡萄糖量、初始pH值、温度及草甘膦浓度对米曲霉A-F02降解能力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葡萄糖浓度0.5%,初始pH值7.5,温度30℃,草甘膦浓度1500mg/L的条件下,菌株A-F02的生长量最大,草甘膦的降解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草甘膦降解酶的分离纯化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洋细菌BZ-1的鉴定及抗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延辉  王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58-7859
[目的]对海洋细菌BZ-1进行分类鉴定,并研究其抗菌特性。[方法]根据分离菌的培养特性及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等,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峙培养和滤纸片法研究其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结果]海洋细菌BZ-1为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物致病真菌镰刀菌、紫青霉菌、白色念珠菌、葡萄孢菌都有很好的拮抗作用。[结论]BZ-I抑菌能力强,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