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对机械制图课程的促进作用,比较了solidworks软件、proe软件、catia软件在机械制图课程三维建模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劣,描述了微课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微课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优点,对AR增强现实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平面立体图形和习题集的呈现方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墨蓝云班课为例,总结了云课堂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特点,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云课堂的不同的教学方式,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制图课程教学中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研究,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同时生成相应二维图形,完善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资源,并合理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学生能够灵活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随着三维CAD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机械制图的项目化教学之中,并且起到重要的作用。三维CAD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文章对三维CAD技术在机械制图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吴海燕 《南方农机》2019,(7):183-184
针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维空间理解困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Pro/ENGINEER软件的三维造型技术等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采用Pro/E的三维造型、工程制图模块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以"问题"为主线,融入模型设计、动手操作、知识讲解、拓展思考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达到掌握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钱胜  郭东旭 《南方农机》2023,(5):196-198
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课题组以智能制造专业“机械制图”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改革,基于智能制造专业培养目标、学校办学定位、智能制造专业实验设备等内容优化该专业的培养方向,提出了紧跟学科前沿,以学科竞赛、教师科研为依托进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优化,缩减画法几何的陈旧内容,丰富工程制图部分,促进三维数字化建模内容与力学、设计等部分的交叉融合,在机械制图测绘中引入三维造型设计、3D打印、数控加工环节,夯实学生绘图与设计能力,增强学生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的弊端,提出三维实体设计运用与机械制图教学的新模式。接着介绍三维实体设计的平台和优势,然后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三维实体设计建模的教学方法,最后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三维实体设计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展开策略以及学生的思维素质和工程意识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突出三维设计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三维设计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影响;介绍了面向三维设计技术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及实践;指出应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的培养,以满足现代工程设计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微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应该重视的课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通过把传统教学与实时应用三维软件、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以“体”为中心,从三维物体入手,引入三维软件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介绍了UG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弥补了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基于UG软件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以"体"为中心,从三维物体入手,引入三维软件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介绍了UG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弥补了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姚会敏 《湖南农机》2016,(3):115-116
根据学生基础,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特点,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理论、实践两个底线为标准,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郑明强 《南方农机》2023,(11):184-186
【目的】“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不能满足此课程的教学需要,应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方法】将OBE理念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采用“教学继续开展,改革先行”的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结果】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结论】基于OBE理念,以学习产出作为依托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班集体之间的团结,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为培养综合性应用技术型人才助力,进而推动职业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维实体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维实体设计课程作为一种能充分表达学生设计思想,集直观、生动为一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如何充分利用该课程的这一特点提升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的积极性,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本文从工程制图的三维动态学习、基于项目的三维实体创新教学模式、基于3D打印的三维实体设计考核以及基于毕业设计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应用方面进行论述,阐述如何全面提升本课程的教学,充分发挥本课程的辐射作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鉴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多媒体应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以及该课程和中专技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运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中机械、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重要基础科目。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探讨了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机械制图技能。  相似文献   

16.
高宇博 《河北农机》2019,(10):45-45
机械制图课程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工科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必修课。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三维思考能力以及读图制图的一些基本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步入工作岗位的过程中,拥有一些符合工作岗位的专业基础知识。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高等院校的机械工程制图课程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强调高等院校机械制图教学的实效性,也是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探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新时代的教育更加地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凸现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实施“做学教合一”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文章主要探索中职机械制图课程实施“做学教合一”的路径,从而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应用三维建模技术是一个必备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空间想象分析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从事机械制图教学的高校教师要树立起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出三维建模技术的教学应用价值,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清晰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多种三维视图,构建完善三维立体模型,拓展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机械制图和三维CAD之间的关系,以机械制图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制图能力为核心,全面的推进计算机绘图和机械制图的融合。通过把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到几个教学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将机械制图知识与CAD知识融于一体,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机械制图课程作为培养工程领域人才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更显得尤为关键。该文以机械制图课程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切入点,基于教学改革原则,以创新思维为导向构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案与教学方法,设置两个班级开展教学试验,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创新思维导向的机械制图课程在学生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研究结果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进和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教学经验与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