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平原斑马(Equus burchelli)属哺乳纲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马科Equidae,分布于非洲大陆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平原斑马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可全年繁殖,无固定繁殖季节,妊娠期约为340d,每胎1仔~([1])。国内有关平原斑马人工育  相似文献   

2.
普通斑马又称平原斑马(Equus quagga burchellii),是东非和南非大草原上分布最广的一种斑马。大连森林动物园2000年分别从美国动物园和荷兰动物园引进14匹普通斑马,为3~4岁的亚成体,雌雄比例为1:1。饲养过程中,饲养员通过细心观察,严格记录每匹斑马的行为状态,对出现的争斗、疾病等状况及时解决,另饲料配比合理,保证了斑马的营养状态。从2002~2008年共繁殖斑马39匹,其中成活斑马33匹,成活率为87%。死亡的幼仔主要因为雌马弃仔及幼仔体弱多病死亡。本文就斑马在大连森林动物园的饲养管理、繁殖状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认为细心观察、合理的饲料是提高斑马饲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斑马(Equus quagga)又名平原斑马,是东非和南非大草原上分布最广的一种斑马。其分布范围从埃塞俄比亚南部直到非洲东部,往南至哥拉和南非东部。普通斑马体长200-240 cm,肩高120-140 cm,尾长47-57 cm,体重约220-350 kg[1]。  相似文献   

4.
<正>斑马为非洲特产动物,可分为3种。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产普通斑马(平原斑马),由腿至蹄具条纹或腿部无条纹。东非还产一种斑马,体格最大,耳长(约20 cm)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南非产山斑马,与其他两种斑马不同的是,它有一对像驴似的大长耳朵,除腹部外,全身密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8月 ,我国从荷兰引进 4匹斑马 ,体况良好。 1 0月中旬 ,其中 1匹斑马的前肢系关节向后屈曲 ,用蹄前壁着地 ,行走困难 ,诊断为屈腱挛缩。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患兽雄性 ,体重约 2 0 0 kg。进园后约2个月 ,发现系部慢慢直立 ,向后方屈曲 ,蹄踵壁延长 ,蹄前壁着地 ,球节向前突出 ,用蹄前壁行走。食欲、大小便、精神均正常。 2 0 0 1年 1月以来 ,由部分蹄壁着地慢慢变成全部着地 ,甚至系关节也慢慢地着地 ,行走越来越困难 ,喜卧厌立 ,疼痛加剧 ,食欲逐渐减少 ,体重一天比一天减轻。 2 0 0 1年 2月 1日 …  相似文献   

6.
斑马蛔虫ITS及5.8SrDNA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鹏辉 《动物检疫》2013,(12):62-65
研究从斑马体内分离的蛔虫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rDNA序列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ITS序列重构斑马蛔虫与其它蛔虫的种群遗传关系。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斑马蛔虫rDNA的ITS-1、5.8S及ITS-2片段,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asy载体,重组质粒通过菌落PCR鉴定后,对阳性菌落进行序列测定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斑马蛔虫ITS及5.8SrDNA序列总长为892bp,包含部分的18S、28S及全部的ITS,1、5.8S及ITS.2序列。证实从斑马体内分离的蛔虫为马副蛔虫,从而为斑马蛔虫的分类鉴定以及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进口动物隔离检疫期间,8头亚成体斑马被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蜱虫寄生情况,其中有2头斑马因感染而贫血衰竭死亡.文章对斑马感染蜱情况做了临床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并经药敏试验挑选1%浓度的Fipronil(锐劲特)杀虫效果显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防治措施后,蜱虫逐渐消除,斑马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8.
<正>马属动物肠结石是在肠管内形成的病理性矿物质晶体的凝结物。肠结石主要发生在马的大肠,为一种有核心的轮状结构的硬石样形成物,民间称之为"马宝"。肠结石在马发生较少,但发生肠结石后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肠梗阻。我们遇到的1例平原斑马发生肠结石性肠梗阻病例,现将其诊断、手术治疗情况报告于后。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平原斑马,雌性,12岁,体重约400 kg,2002年引入重庆乐和乐都旅游有限公司野生动物世界,自  相似文献   

9.
<正>斑马(Equus burchelli)是动物园具有观赏价值的珍贵野生动物,与长颈鹿并称非洲两大神经质动物,容易在外界因素刺激条件下死亡,2009年本园饲养的一斑马因倒生难产,在成功进行剖腹产手术,又经过两次缝合及50余天的特殊护理后,使斑马完全康复出院。因斑马剖腹产手术成功的病例极其罕见,现将手术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症状本园的斑马是采用散放式展出,因为数量较多,每只的交配时间及预产期难以确定。2009年  相似文献   

10.
斑马属奇蹄目、马科 ,它胆小易受惊 ,属神经质观赏动物 ,在饲养过程中 ,要具备一定面积的活动范围 ,饲育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诱导驯化 ,建立一定的亲和关系 ,具备一定的条件反射 ,以避免发生某些不良应激造成动物的损伤。我园一只斑马在笼舍维修过程中 ,由于受到外界不良刺激 ,突然受惊 ,激烈狂奔至围栏 ,由于金属铁围栏 ,造成右前肢跖骨在近端 1/3处完全粉碎性骨折 ,经过常规治疗无效后进行截肢处理 ,该斑马存活一年余。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该斑马 ,母 ,本园自繁 ,2岁 ,与成年母斑马同笼饲养管理 ,有肠道蛔虫感染史 ,每年春、…  相似文献   

11.
<正>斑马是动物园常见观赏动物,属于奇蹄目,马科,斑马亚属,是非洲最常见的马科动物。斑马胆小、容易受惊,属神经质动物,至今未被人类驯化。斑马受到惊吓后容易发生狂奔、冲撞、踢踏等行为,往往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导致骨折、内脏出血,以致死亡。本园一头成年雌性斑马在圈舍内受到不明原因惊吓,造成左后肢跖骨中段开放性骨折,常规治疗无效后,进行截肢手术。截肢手术成功,但术后医疗护理却面临困难。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一匹草原斑马左臀部患蜂窝织炎,采用手术切开,彻底清创,4个月后痊愈。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0年11月8日,我园饲养的一匹雄性草原斑马转移到新建成的非洲动物饲养区。  相似文献   

13.
斑马在野生条件下,由于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保护机能,蹄角质的生长与磨灭是相适应的,而且这种生长与磨灭的新陈代谢过程,促进了蹄角质的正常生长与蹄的健康。但是,由于在人为条件下饲养,蹄角质的磨灭常失去其自然的平衡,致蹄角质长的很长,甚至变形,影响正常运动及观赏价值。我们于1991年5月,对1例两前肢严重延长蹄的斑马,用削蹄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矫正,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削蹄方法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长春市动植物园由日本引进的一匹5岁公斑马,体重约400千克。一年前发现两蹄长的较长,  相似文献   

14.
正斑马虽是群居动物,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争斗行为时有发生。斑马的争斗一般为撕咬、踢,斑马无锋利牙齿,在争斗时易造成表皮无明显症状,而皮下肌肉组织坏死、腐败的现象。斑马属神经质动物,很难近距离接触,给兽医确诊造成很大难度。,2017年,笔者接诊了一例斑马外伤病例,经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2017年3月21日在某园的散放区内2只雄性斑马发生争斗行为,在饲养员人为干预下分离,把战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提高动物的生活福利,增加动物自然行为展示的多样性,同时为了便于动物的饲养管理,笔者按照事先定好的行为训练目标表,对我园饲养的斑马开展了行为训练工作,饲养员在每天固定时间,用事先准备好的胡萝卜条对斑马进行20min的行为训练,通过几个月的努力,3只斑马见到饲养员不再狂奔躲避,1号斑马可以进行抚摸脸部,初步达到了行为训练的目的,通过行为训练,减少了斑马对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降低了斑马对  相似文献   

16.
因我园饲养的斑马采用散养形式,同时与角马、矮马、梅花鹿、牦牛等其他草食动物生活在一起,活动面积大,植被易受破坏,地面矮草较多,斑马啃食小草,连根带沙全部食入,加之饲养槽内的部分青草散落于地上,粘有泥沙,斑马也采食,时间过长,常造成肠内积沙。1 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为排水样粪便,采食减少,活动和精神状况均正常,摇头摆尾,每天采食后正常打滚,如不仔细观察无其他任何肠梗阻的特殊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即出现食欲废绝,排便次数减少,每次麻醉苏醒后0 .5 h左右,大口采食饲料和正常斑马一样。时间过长即停止进食(由此推断,因麻醉导致腹痛减…  相似文献   

17.
寄生于斑马的马副蛔虫病未见报道.2005年4月27日,攀枝花市公园邀我们诊断1例斑马的疾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养殖技术》2006,(14):46-47
在非洲大草原上,三只瘦弱的小狗正与一只高大的斑马进行一场生死搏斗。乍一看,三只弱小的小狗很难是大斑马的对手。但实际情况是,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尾巴,任凭斑马的尾巴如何甩动,也死死咬住不放;一只小狗咬住斑马的耳朵,任凭斑马如何摇头,也决不松口;一只稍显强壮的小狗咬住斑  相似文献   

19.
三只小狗怎么能打倒大斑马呢?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第一只小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鼻子,无论斑马怎么撞它,它都死死的咬住不放;第二只小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尾巴,无论斑马怎么踢它,它照样死死地咬住不放。斑马前后都无比  相似文献   

20.
正斑马是一种神经质动物,容易受惊炸群。2017年8月,华东地区某特种动物养殖场的普通斑马群因为陌生人员的突然闯入受惊炸群,当场导致6匹普通斑马受伤,经过精心治疗护理,仅有编号为1#和4#的2匹存活,教训深刻,值得借鉴。(一)基本情况全群普通斑马大小共有52匹,散放饲养在10来亩面积的缓坡地带。2017年8月5日上午,因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