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地流转建园已成为甘谷果园建设的一大亮点,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1 333.33 hm2。为了保证新建果园早成形、早收益,搞好果园间作套种,实现以短养长,以园养园非常必要。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在不影响果树生长的前提下,作者筛选出了4种果园间作套种模式,分别是果树+马铃薯+白菜(甘蓝)、果树+大葱、果树+中药材和果树+花木。  相似文献   

2.
根据天津市蓟县出头岭镇小稻地村韭菜生产基地多年栽培经验,笔者总结出"小拱棚韭菜套种菜花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每667 m2韭菜套种菜花年产量可达5500kg,年产值为1.35万元,667m2效益为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2010年至2012年在乐都县高庙镇柳湾村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334m2。经过试验示范发现间作套种比单一种植蔬菜效益要高。一般间作套种667m2收入30000元以上,比单一种植667m2收入高出5000多元,黄瓜、苦瓜间作就是一种效益较好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大葱——菠菜——棉花通过合理间作套种,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大大提高种植效益。2004~2006年连续3年平均每667m2(亩)效益超过5000元,比常规小麦—玉米连作模式的效益提高了4倍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陇东旱地幼龄果园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形成背景,简述了技术形成路线及创新点,总结出了其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以期为同类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一、栽培模式核桃株行距6×8米,667米2株数14株,花生、茴香套种于核桃树行间。1膜4行花生,1行茴香,连接行中种植茴香。二、土地准备1.春耕施肥春耕犁地前667米2施二铵35千克、尿素5千  相似文献   

7.
韭菜间作套种在集约化庭院经济生产中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模式。介绍了几种韭菜间作套种模式栽培中的关键技术,以克服单一种植韭菜中的连作障碍,提高光能利用率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栽种青梅早期效益较低等问题,开展了青梅早期套种茶叶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套种模式每667m^2增产值可达600-800元,同时减少了山地果园水土流失,改善了果园生态环境。通过生产实践,摸索了一套青梅套种茶叶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山西省祁县牛家堡村农民采用西瓜、红薯立体间作套种种植模式,通过精耕细作、精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每667m2土地产西瓜2 800kg,收入3 360元,产红薯2 200kg,收入3 520元,年总收入达6 88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种植模式以1.4m为一带,起垄种植,垄沟宽70cm,垄背宽70cm。垄沟内种植西瓜1行,株距50cm,667m2留苗1 000株左右。垄背上种植红薯1行,株距24cm,667m2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群体结构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周单9号、周豆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合理的群体结构。结果表明:2-6式玉米间大豆(2行玉米+6行大豆)为经济效益最佳的种植模式,为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最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幼龄果园套种模式生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套种,是果农提高前期收入,集培肥地力、以短养长、以园养园的有效办法。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平孟镇新植砂糖桔果园内进行“柑桔+西瓜+旱稻+马铃薯”套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幼龄果园套种,效益西瓜产值4.16万元/hm^2,旱稻产值1.16万元/hm^2,马铃薯产值4.1万元/hm^2,三项效益产值共9....  相似文献   

12.
选用甘薯新品种洛薯13号,研究了猕猴桃套种甘薯、核桃套种甘薯、苹果套种甘薯3个套种模式的鲜薯产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总结出果园套种甘薯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洋葱于8月底9月初育苗,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拔棉柴后定植,第2年5月底6月初收获,棉花于5月初套种,洋葱每亩定植密度25000株,棉花每亩密度3000-3500株。也可采取1.4-1.5m一带大小垄间作模式,棉花小行50cm,大行间作洋葱。棉葱间作套种一般每亩产籽棉260kg以上,高产地块可达300kg,每亩产洋葱4000kg,高产地块达5000kg以上,每亩产值约2500元,每亩纯收入2000元.  相似文献   

14.
对果园-辣椒套作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园—辣椒套作每667 m2收干辣椒90.52 kg左右、猕猴桃增产739.08 kg、增产15.38%;每667 m2果园总收入8 146.54元,较猕猴桃单作增收2 533.90元左右,经济效益提高45.15%,既减少了化学农药施用,降低了成本,又达到了对果园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棉花、西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配套栽培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边行优势、个体优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焦作市推广应用小麦、棉花、西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配套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特点是:小麦、棉花间作种植,棉花、西瓜同行种植,便于管理。一般每667m2小麦产量350kg,西瓜产量2 500kg,棉花皮棉产量100kg,每667m2总产值3 500~4 000元,比小麦、玉米两茬增值2 000元左右,经济效  相似文献   

16.
修文县猕猴桃果园(间套作)高效栽培种植模式效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盛明 《农技服务》2016,(4):51-52,54
对猕猴桃果园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了总结。猕猴桃-辣椒-莲花白,经济效益最好,每667平方米增加纯收入4225元;猕猴桃-大豆-箭舌豌豆,每667平方米增加纯收入1860元,每667平方米生产优质绿肥1500千克,既能增加猕猴桃果园经济收入,又能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解决当年栽植的芦笋,当年没有产量,没有效益的问题,2007年通过几个套种模式试验,芦笋套种中药材高效种植模式取得明显效益,套种板蓝根平均每667m2产干药280kg,产值1200余元,是今后能够在华北地区特别是承德地区以北能够推广、增效的种植模式。现将该模式栽培技术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甘薯套种鲜食糯玉米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套种鲜食糯玉米种植模式:即甘薯每垄种植1行,株距33 cm,密度4.5万株/hm2左右;每隔8行甘薯于垄沟内套种1行玉米,株距33 cm,每穴点种3~4粒,留2株壮苗,密度1.5万株/hm2左右。介绍了该模式下甘薯的育苗技术、甘薯套种鲜食玉米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在牡丹江市特产研究所苹果园进行了间作洋葱、白菜、大萝卜、大豆各1hm2试验.苹果树为4年生,初果期,栽植密度4m×2m.试验结果表明,间作洋葱经济效益最高,达到3.375万元/hm2,是间作白菜的1.9倍、大萝卜的3.6倍、大豆的17.3倍.现将果园间作洋葱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广东果园生物多样性利用与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广东省果园利用的现状,指出全省果园利用中存在单一化种植尧病虫害多尧农药使用多尧循环产 业链短尧土地利用效率低尧外来入侵生物多尧土壤退化尧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结构尧效益以及地 域分布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广东省果园利用的典型生态模式,如野猪-沼-果冶模式尧野林-果-草-鱼冶模式尧野果-草-禽 (牧)冶模式尧果园养蜂模式尧果园套种蔬菜尧食用菌模式以及果园间作花生尧牧草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