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癌细胞系中Runx3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6种肝癌细胞中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情况,探讨药物5-aza-2'-deoxycytidine(decitabine)激活Runx3基因重新表达的能力及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6种肝细胞癌细胞系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种肝癌细胞中Runx3的表达情况及药物5-aza-2'-deoxycytidine处理其中3种肝癌细胞前后Runx3表达变化。结果:6种肝癌细胞系中,有3种细胞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甲基化异常,药物5-aza-2'-deoxycytidine处理3种肝癌细胞后,Runx3基因明显表达或表达活性增强。结论: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肝细胞癌发生早期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Panc -1、BxPC-3、AsPC-1三种胰腺癌细胞株及正常胰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 在Panc-1、BxPC-3、AsPC-1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引物均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细胞系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表达情况,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5种胃癌细胞系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药物5-Aza-CdR(1,3μmol/L)处理胃癌细胞SNU16,并通过RT-PCR检测Runx3 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5种胃癌细胞系中,4种细胞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过度甲基化及Runx3 mRNA无表达;胃癌细胞SNU16经-Aza-CdR处理后,检测出Runx3基因重新表达。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恶性肿瘤中Runx3基因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检测胃肠道恶性肿瘤细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表达情况,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及表达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9种胃癌细胞系和11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7种胃癌细胞系和6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过度甲基化;RT—PCR结果显示,在20种胃肠道恶性肿瘤细胞系中有15种细胞系Runx3基因未表达。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胃癌中Runx3基因甲基化表达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表达情况,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及表达在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9种胃癌细胞系和35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7种胃癌细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过度甲基化;Runx3基因在35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甲基化率分别为40.0%(14/35)和8.6%(3/35);胃癌组织标本中Runx3基因表达(0.5938±0.1007)较癌旁正常组织表达(0.8311±0.2872)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 mRNA在胃癌标本的表达与其病理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在伴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的胃癌组织标本中Runx3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肝癌细胞系经药物5-Aza-CdR处理后Runx3基因重新表达的可能性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寻找抗癌治疗的药物新靶点。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5种肝细胞癌细胞系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用药物5-Aza-CdR2μmol/L处理肝癌细胞HepG23d,继续常规培养5d后,RT-PCR检测Runx3 mRNA表达情况,利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生长活性,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变化。结果:在5种肝癌细胞系中,有3种细胞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甲基化异常;肝癌细胞HepG2经5-Aza-CdR处理后,HepG2细胞检测出Runx3基因重新表达,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显微镜观察显示部分细胞体积缩小、形态趋于规则及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能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去甲基化制剂5-Aza-CdR能有效激活Runx3基因重新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诱导部分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张海元  刘娟 《长江大学学报》2007,4(4):325-327,336
目的:检测在8种骨肉瘤细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和Runx2基因及Runx3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Runx2基因和Runx3基因对骨肉瘤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对8种骨肉瘤细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采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及Runx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SP结果显示,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无明显过甲基化状态发生,RT-PCR结果表明,大多数骨肉瘤细胞系中Runx2基因和Runx3基因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在骨肉瘤细胞系中无明显的Runx3基因特异性表达异常,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未见CpG岛发生广泛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提示Runx3基因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无必要联系。Runx2基因虽然在成骨细胞分化、软骨细胞成熟及骨基质蛋白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骨肉瘤细胞系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细胞系中Runx3及Runx2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在5种结直肠癌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2基因和Runx3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Runx2基因和Runx3基因对结直肠癌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对5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采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及Runx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MSP结果显示,有4种结直肠癌细胞系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甲基化异常,甲基化率为80%(4/5);RT-PCR结果表明,仅在结直肠癌细胞系colo320中Runx3 mRNA明显表达,与MSP结果相符;5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Runx2基因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Runx2基因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仍存在活性;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能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张海元  许光华  张静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01-J0002,J0005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Runx3基因(Ad—Runx3)与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DDP))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HLE增殖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Ad—Runx3感染肝癌细胞HLE,用Ad—Runx3联合化疗药物顺铂处理培养的肝癌细胞HLE,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RuNX3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Ad-Runx3感染HLE细胞48h后,RuNX3高效表达。MTT结果显示,IOOMOIAd—Runx3与6.25mg/LDDP联合应用5d后,HLE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2.46&#177;1.13)%,显著高于单用Ad—Runx3组的(59.28&#177;1.37)%和DDP组的(46.37&#177;2.51)%(P〈0.05)。结论:Ad—Runx3与DDP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对肝癌细胞HLE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PC3在肝癌患者血清、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GPC3基因在HepG2、Huh7、LM3肝癌细胞株及HL7702正常肝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中Glypican-3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癌、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Glypican-3蛋白的表达。结果 GPC3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epG2、Huh7、LM3中的表达分别为35.38、11.82、35.77,在正常肝细胞系HL7702中不表达;Glypican-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2.9%、0%、0%;肝癌、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Glypican-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1.6%、0%、0%。结论 GPC3在肝癌患者血清、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均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开展绵羊Dlx3基因启动子结构、活性、多态性及其与羊毛品质性状的关联等分析,揭示Dlx3基因在绵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扩增Dlx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5 kb区域,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Dlx3基因启动子活性,采用测序方法寻找Dlx3基因启动子区SNP,并利用PCR-RFLP技术进行SNP分型。【结果】①Dlx3基因启动子近端序列的保守性较高,该区域内人、鼠及绵羊都具有23个保守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一个CpG岛,而启动子的远端序列的保守性较低;②Dlx3基因的启动子在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③Dlx3基因启动子的-1 551—-1 108 bp与-1 108—-707 bp区域对启动子活性影响较大;④Dlx3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G-1166A)多态性与羊毛卷曲度显著相关。【结论】①Dlx3基因启动子在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有活性;②Dlx3基因启动子的近端序列组成在人、鼠和绵羊中较为保守,而其远端序列的保守性较低,但是Dlx3基因启动子的远端序列对启动子活性影响较大;③Dlx3基因启动子区G-1166A位点是羊毛卷曲度的一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在乳腺癌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18例乳腺癌患者和77例正常女性外周血中MnSOD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nSOD基因表达水平为4.38±0.74,正常女性外周血中MnSOD基因表达水平为4.16±0.64,P〈0.001,有统计学意义.淋巴转移患者组和临床早期患者组与正常女性组比较,P〈0.001.结论淋巴转移和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nSOD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女性,提示MnSOD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nSOD基因水平对监测乳腺癌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静脉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含量,探讨IL-12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10例初诊未治、10例缓解期、5例复发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血清中IL-12的含量.结果对照组的IL-12水平(58.96±38.11)ng/L与初诊复发组(初诊未治组与复发组的合称)(32.51±14.58)ng/L、缓解组(71.67±119.09)ng/L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2与AL的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开展绵羊D1x3基因启动子结构、活性、多态性及其与羊毛品质性状的关联等分析,揭示D1x3基因在绵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扩增D1x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5kb区域,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D1x3基因启动子活性,采用测序方法寻找D1x3基因启动子区SNP,并利用PCR-RFLP技术进行SNP分型.[结果]①D1x3基因启动子近端序列的保守性较高,该区域内人、鼠及绵羊都具有23个保守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一个CpG岛,而启动子的远端序列的保守性较低;②D1x3基因的启动子在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③D1x3基因启动子的-1 551-1 108 bp与-1 108-707 bp区域对启动子活性影响较大;④D1x3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G-1166A)多态性与羊毛卷曲度显著相关.[结论]①D1x3基因启动子在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有活性;②D1x3基因启动子的近端序列组成在人、鼠和绵羊中较为保守,而其远端序列的保守性较低,但是D1x3基因启动子的远端序列对启动子活性影响较大;③D1x3基因启动子区G-1166A位点是羊毛卷曲度的一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相关网站及生物信息软件对Poptr:CYCD3;3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详细分析,从小黑杨(Populus)叶片总DNA中克隆到2 000 bp的目的片段,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1301-Promoter:CYCD3;3),并利用浸花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通过抗性筛选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p CAMBIA1301-Promoter:CYCD3;3基因已经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同时对获得的转基因幼苗进行GUS染色并观察,其基因表达模式主要集中在植物分生组织中,由此表明Poptr:CYCD3;3调控CYCD3;3基因在细胞分裂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MDM2和p5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mdm2、p53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肠癌79例,大肠腺瘤样息肉34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5例中MDM2、p53的表达。结果:MDM2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1/15)、41.18%(14/34)、63.29%(50/79);p53阳性率分别为0、35.29%(12/34)、67.09%(53/79)。MDM2、p53在正常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逐渐增加(P〈0.01),两者与DukesC期、D期及远处转移相关,与年龄、性别及组织细胞分化程度无关。MDM2与p53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MDM2、p53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