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编者按阚培翔先生1988年公派赴英国留学,在英国Rislin研究所做研究工作。1989年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应激学的研究。1994年获兽医科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类营养研究室作博士后,并作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从事糖尿病的基因疗法和裸体DNA疫苗的研究。1996年回国在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任教,现发表的论文是其研究工作成果摘要。应激学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按其研究领域来划分,可分为应激机理学、应激因素学和应激管理学。1应激机理学的新见解应激机理学是指一门研究机体如何通过反馈与负反馈机制的调…  相似文献   

2.
应激对鸡的危害及防制措施蒋文灿(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自从1936年加拿大内分泌学家HansSelye提出应激学说以来,各国学者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且有的研究已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本文就引起鸡应激的因素。应激对鸡的危害,以及对应...  相似文献   

3.
对现代中国猪群而言,应激是一个既陈旧又沉重的话题。虽然大家已经讨论几十年了,而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仍然非常肤浅,非常偏倚,对应激的机理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对应激原的认识却只是孤立的、静止的。笔者愿就自身的临诊实践阐明现代猪群应激的特点之我见。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中国猪群而言,应激是一个既陈旧又沉重的话题。虽然大家已经讨论几十年了,而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仍然非常肤浅,非常偏倚,对应激的机理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对应激原的认识却只是孤立的、静止的。笔者愿就自身的临诊实践阐明现代猪群应激的特点之我见。  相似文献   

5.
猪应激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加拿大学者塞里(Hans selys)提出应激学说,开始将其应用于医学,认为应激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的过程中均起有重要的作用。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原的强烈刺激后,处于紧张或戒备状态时,所呈现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并由此而引起机体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应激是机体对外界应激因素所作的适应性反应。我们在肉仔鸡饲养过程中,常讲的冷、热、疾病、管理不善、通风不良、营养不良等都属于应激因素,而不是应激。在肉仔鸡生产过程中,鸡群每时每刻都处在各种应激因素的包围之中,尤其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更增强了应激反应的程度。应激反应可造成肉仔鸡生长迟缓、免疫抑制、发生疾病、死亡增加等不良后果。可以说整个肉仔鸡的饲养管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预防和克服应激因素的过程。我们经过几年生产实践,感到采取以下几项措施,能够较好的预防常见应激因素造成的危害。1.夏季使用“小白龙”,…  相似文献   

7.
家禽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集约化高密度的家禽饲养方式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气候的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环境应激对家禽的危害已日益严重,尤其是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更为突出。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家禽的危害、热应激的作用机理以及怎样减缓家禽的热应激。 1家禽热应激的概念   早在 1936年加拿大病理学家 Selye博士就提出应激学说并定义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是动物对机体内外刺激或挑战的反应。其主要特征有:①垂体前叶和肾上腺变大,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②胸腺、脾脏和淋巴系统萎缩,血中嗜酸性白细胞…  相似文献   

8.
应激宁对大鼠应激性损伤中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揭示应激损伤对氧自由基的变化影响及应激宁的保护效应,采用束缚浸水3h的应激方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损伤模型,测定血浆,胃,肝,心组织中SOD,MDA的水平,结果应激组和应激宁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OD的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且应激宁组与应激组相比较,SOD活性明显升高,MD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提示氧自由基可能是应激性损伤的介导因素,应激宁对应激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应激,应激因子的种类,应激对动物的影响及减轻应激损失的一些措施。着重讨论了运输应激和应用药物减轻应激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代卓见 《中国家禽》1996,(11):36-37
应激因子对鸡的危害及其防制对策代卓见(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610066)应激(strees)的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内分泌学家Hansselye于1936年提出,经过大量研究后提出应激学说,认为机体无论受到何种刺激,都将以一种较为恒定的模式发生一系列神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束缚浸水法建立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探讨了胃泌素、胰高血糖素、血栓纱B2(TXB2)的变化与与应激性溃疡相关性及应激宁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应激组血浆、胃组织的3处激素水平的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应激+应激宁组与应激组相比较,3处激素的水平极显著或显著降低,或降低不显著,提示这3种激素可能从不同角度参与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同时,应激宁对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永彦  谭涛 《猪业科学》2021,38(8):32-34
断奶应激主要由营养应激、心理应激、环境应激、疫病应激等叠加而成,对断奶仔猪的影响尤为严重,可以说是猪一生中最大的应激。猪场如果对这些应激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猪只后期的生长性能甚至导致疾病的高发。文章讨论了断奶应激给仔猪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断奶后仔猪在消化道发育和母源抗体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同时就缓解断奶时的几种应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成武 《警犬》2003,(5):4-5
犬的一生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以各种方式与环境之间发生联系并互相影响,不适的环境就会刺激犬产生应激。应激是指犬对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全身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在养犬过程中,引起犬应激的因素和环节很多,根据应激源不同可分为很多种,如热应激、冷应激、运输应激、断奶应激、转群应激等。犬的汗腺不发达,通过出汗的形式散热很微弱,皮下脂肪又较厚,不利于热量散发,所以犬对高温十分敏感,因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对犬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本文针对热应激对犬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作一沦述?  相似文献   

14.
改善仔猪的营养性应激的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现代养猪生产通过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来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但仔猪早期断奶时,因心理、环境及营养性应激的影响,常表现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迟滞、饲料利用率低等所谓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在这些应激因素中,营养性的应激占很重要的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肉用种鸡生产过程中,应激是经常发生的现象。所谓应激是指鸡体对外界刺激或刺激因素的非特异性反应。在生产实践中,预防应激,调适应激是饲养管理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控制应激是保证肉用种鸡育雏、育成、产蛋三阶段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一、应激因子的产生 引起肉用种鸡应激的各种异常刺激,称为应激因子。根据种鸡的饲养全过程,兹将各种应激因子归纳为操作工艺、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营养状态和其他因子五大类。不过,在实际生产中,这些应激因子很少单一出现,多以复合形式作用于肉种鸡。 二、应激的危害性 能耐过一定程度的应…  相似文献   

16.
应激(Stress)是由加拿大病理专家Hansseyk博士在1936年提出的。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温度中的动物机体对热环境提出的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现代养猪业的发展,热应激对猪的生产性能、繁殖、健康等的影响日趋严重,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本文就热应激对猪调控措施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应激(Stress)是由加拿大病理专家(Hansseyle)博士在1936年提出的。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动物机体,对热环境提出的任何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养猪业的发展,热应激对猪的生产性能、繁殖、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现代养猪生产通过早期隔离断奶技术来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但仔猪早期断奶时,因心理、环境及营养性应激的影响,常表现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迟滞、饲料利用率低等所谓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在这些应激因素中,营养性的应激占很重要的原因,为保证仔猪顺利地早期断奶,解决好营养性应激是当代养猪科学与动物营养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养猪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影响仔猪的健康与发育,还严重影响以后的生长速度与健康性能。  相似文献   

19.
家禽应激是家禽对外来刺激(应激原)的应答反应,目前,在养殖界对应激的认识,呈现“应激有百害”的一边倒的形势。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它不符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法。实际上,应激象其他事物一样是有两面性的,即“过度应激”是有害的,而“适度应激”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家畜是这样,家禽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鹿安宁抗应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药制剂“鹿安宁”抗应激机理,本文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束缚浸水3h的应激方法,建立应激反应动力模型,对“鹿安宁”的抗应激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给药组应激前灌服100%“鹿安宁”煎剂2ml/d,连续7d,结果表明,未给药应激组应激后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给药组应激后血浆皮质酮含量明显低于未给药应激组,且趋势于正常对照组的含量;胃粘膜中组织胺含量明显低于未给药应激组,但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