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蜂群的秋季管理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强大群势,采集荞麦蜜、粉,留足越冬蜂蜜,注意保温,培育幼龄越冬蜜蜂,预防盗蜂,做好越冬准备。(一)培养强群采集荞麦蜜,留足越冬蜜:荞麦是陕北最后一个蜜源,只有维持强大群势,才能在荞麦花期采到商品蜜,备足  相似文献   

2.
蜂事琐谈     
夏启昌 《中国蜂业》2013,(13):19-20
(续2013年第4期上旬刊)秋季蜂群管理秋季来临,多种植物开花结束,这时蜂事也逐日增多。一、防盗蜂全国各地除温度差异外,蜜源花期也不尽相同。像中原地区,立秋后7~10天花期结束,蜜蜂无花可采,四处飞游,有的甚至对弱群、交尾群进行偷袭,盗性大发。  相似文献   

3.
牡丹江地区蜜蜂的越冬期长达5个多月。要想使蜜蜂顺利地度过漫长的越冬期,取得来年的蜂蜜、王浆的大丰收,首先要从秋季管理着手。牡丹江地区,秋季蜜粉源植物主要有苕条、向日葵,此外,还有许多丰富的辅助蜜源植物。秋季管理蜂群的原则是:8月20日以前以采商品蜜和留足越冬饲料为主,9月初主要蜜源基本上结束,而零星蜜源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蜜源丰富,尤其是完达山脉椴树生长集中,是比较高产的椴树蜜产区,只要花期气候正常,群势强壮,一般都能获得高产。但这个地区冬季气候严寒,越冬期长,蜂群越冬死亡率高,加上春繁时间晚,秋季蜜源相对不足,如采用一般的方法管理是不易培养强群和获得高产的,必须采取一些适合本地气候和蜜源特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如何搞好秋季流蜜期的饲养管理,是新法饲养中蜂,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山区中蜂秋季饲养管理是不可忽视的。现根据皖南气候蜜源条件,结合本人实际经验,谈谈皖南山区中蜂秋季饲养管理方法。一、严防敌害和飞逃:立秋前后,本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外界蜜源比较缺乏,加上敌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地区蜂群健康,蜜源丰富,如遇春季天气良好,分蜂季节加继箱后,仍会发生多群合同分蜂。有一年苕子花末期笔者亲身经历,所幸蜂王提前剪翅,未造成损失。最近若干年蜜源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夏秋季蜜源减少,每年秋季蜂群囚王断子,彻底治螨后进行秋繁,培育强群越冬,在翌年用单王强群采集油菜、紫云英、柑桔蜜源。  相似文献   

7.
以胡枝子为主,包括救荒野碗豆、蓝萼香茶菜等上百种辅助蜜源植物组成的秋季蜜源,是东北地区四大宗蜜源之一,仅吉林省就有300万亩胡枝子和260万亩荒山、草甸杂花蜜源。历年到长白山区采椴树蜜的数十万群蜂,除少部份转运去西部地区采向日葵、  相似文献   

8.
我国葵花蜜源面积较广,花源较集中,是秋季重要蜜源。除本地饲养蜂群外,我国南方各省去东北、西北、河北等地放养的更多。尤其江、浙二省养蜂户,近几年来,探集葵花蜜源后,有部份留当地半越冬,但相当多外地蜂场,都迁往南方等省地进行秋冬繁殖饲养。其结果,大多蜂群群势下降严重,最后有的蜂场,为了保种,只好向本地定地蜂户购买昂贵的蜂种补充,使之成本增大。有些蜂势过弱的蜂场再迁南方春繁,如遇上春雨绵绵,弱群繁殖缓慢。还有些蜂户,因蜂势过弱,不狠心治螨,结果导致来年秋季蜂螨猖獗。为此本人根据几年来调查分析,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需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诚 《中国蜂业》2004,55(5):18-18
豫东平原地区秋季蜜粉源丰富,正是养蜂者秋季丰收之际.棉花、芝麻两个主要蜜源相继流蜜,蜂王产卵积极,群势迅速增长,同时玉米开花吐粉,又是为春繁储备花粉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我们抚顺东部山区,从早春到晚秋,野生辅助蜜粉源丰富,适宜蜂群的繁殖。但是,只有秋季杏条(胡枝子)一个主要蜜源。近年来,由于气候反常,杏条很不稳产,给定地养蜂带来困难,出现亏损现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扭亏为盈,我们在生产管理上,利用零星蜜源,大抓王浆生产,平均每群生产王浆2.5市斤。在蜂群的管理上采取如下作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对于蜂农来说却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因为秋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蜂群是否能够安全越冬,从而关系到第二年春天蜂群的发展。所以,养蜂人常把秋季作为一年养蜂工作的开始。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更换蜂王、培育大量越冬蜂、储备越冬饲料、防治蜂螨,为蜂群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作准备。一、提前储备越冬"口粮"进入秋季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从秋季到第二年春季蜜蜂所需的蜜源需准备好,每隔半个月还得开箱检查蜜源消  相似文献   

12.
渭北高原地区的秋季蜜粉植物不多。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和作物品种变更的影响,商品蜜的产量越来越低,大多数养蜂人对秋季蜂群管理不够重视,顺其自然发展。但秋季蜂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越冬群的强弱,也影响来年春繁,所以,秋季的蜂群管理不可忽视。将渭北高原地区秋季的蜂群管理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8月上旬抓紧治螨2~3次,每隔4天一次。同时限制蜂王产卵,这样对治螨和秋繁都非常有利。治螨后调整群势,进行秋繁,在蜜源较差时,夜间以1∶1的糖水进行奖励,促使蜂王多产卵,到9月20日至9月底前扣王。待所有的子脾都出…  相似文献   

13.
蜂王自然交替,就是蜂群在有王的情况下不发生分蜂热,安全的由新王代替老王。利用自然交替方法更换蜂王。我进行了几年的粗浅试验,介绍如下:我们是从1961年秋季荞麦蜜源期挑选十群三龄以上的老王,导入天然和人工王台,有八群在荞麦蜜源结束后完成了交尾,并有三群双王同巢一段时期。在1962年同期用八群三龄  相似文献   

14.
枣花是我地的一个主要蜜源,大部分养蜂人不惜一切代价用关王采蜜的办法来夺取高产.但枣花蜜源后紧接着还有黄花菜大蜜源、秋季各种蜜源以及秋繁工作,而枣花蜜受风、雨、干旱等诸多自然因素的制约,要夺取枣花期的高产、稳产,还要采下个蜜源以及确保秋繁保持蜂群旺盛的群势,方法显得更为重要.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教训以及体会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05,56(12)
蜂王剪翅能减少多群合同分蜂及飞逃损失过去,我地区蜂群健康,蜜源丰富,如遇春季天气良好,分蜂季节加继箱后,仍会发生多群合同分蜂。有一年苕子花末期笔者亲身经历,所幸蜂王提前剪翅,未造成损失。最近若干年蜜源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夏秋季蜜源减少,每年秋季蜂群囚王断子,彻底治螨后进行秋繁,培育强群越冬,在翌年用单王强群采集油菜、紫云英、柑桔蜜源。但是,近些年我地浆价很低,蜂农被迫放弃生产蜂王浆。基于上述情况,有的蜂场仍有多群合同分蜂发生。如我市老养蜂家黄元贵饲养的西蜂,近年在分蜂季节仍出现过几次多群合同分蜂。近30年来,我地中…  相似文献   

16.
我养蜂 4 0多年 ,蜂种是自己培育的喀意单交种和东北黑蜂正反交的三交种。经过十几年的筛选、优选 ,形成了一种性情温顺 ,便于管理 ,繁殖力强 ,宜养成大群 ,采集力强 ,适合采集流蜜最大的蜜源 ,又能利用秋季的零星蜜源 ,越冬性能好 ,节省饲料 ,泌蜡造脾能力强 ;长期使用“易翔”牌巢础 ,蜂儿个体大 ,抗病力强 ,适合我地区饲养的优良蜂种。我地养蜂主要是夺取刺槐蜜、椴树蜜、秋季杂花蜜三大蜜源。在我地采刺槐蜜 ,群产 2 5~ 4 0公斤。要达到此产量早春必须有强群为基础。早春的强群又是从上年秋繁 ( 8月 2 0日~ 9月 1 5日 )抓起的。我把巢…  相似文献   

17.
<正>蜜蜂秋季管理主要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的早春繁殖作准备,达到蜂王优、群势强、饲料足。更换老劣蜂王,冬季死亡率高,来年春季产卵高峰持续时间短。因此,必须在秋季培养一批优良的新蜂王,换下来的老蜂王可以组成双王群,让其继续产卵。秋季最后一个蜜源的中后期取蜜一定要稳,一般可采用提蜜脾的方法,若出现蜜压子圈现象,一般只取  相似文献   

18.
荞麦是陕西秋季的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全省各地均有种植,8月上旬始花,中旬盛花,9月上旬终花,花期长达30余天。荞麦蜜粉充足,泌蜜量大。常年每群蜂可取蜜70~80斤,在蜂群管理上,应抓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郑元明 《蜜蜂杂志》2012,32(10):17-19
蜂群的四季管理,即春季管理、夏季管理、秋季管理和冬季管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温差距很大,蜜源植物开花泌蜜时问各不相同,各地蜂群春季开繁的时间不相同,进入生产期的时间也不相同,但是养蜂人的目的是相同的,均是为了在生产期获得蜜浆等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各地在蜜源植物开花泌蜜前45-65天,应采取积极措施,尽量抓好蜂群的恢复、发展,用强群来迎接生产期。所以,蜂群的四季饲养管理,应因地、因时制宜,灵活运用。现以华北地区为例,论述蜂群的四季饲养技术。1秋季饲养技术蜂群的秋季繁殖,是奠定来年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的基础,“一年之计在于秋,秋强来年保丰收”。要把秋繁作为一年工作的重点来抓,培育好适龄越冬蜂,群势达到8-10脾蜂,蜂龄与越冬期吻合。要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5,(6):42-43
<正>荞麦,别名三角麦、花麦、乌麦等。荞麦作为秋季的主要蜜源,对于山西的养蜂生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使广大蜂友更好地利用荞麦蜜源,现将我省荞麦蜜源面积、分布特点、流蜜规律和蜂群饲养管理要点简介如下:一、各市荞麦蜜源面积及分布特点据山西省特种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和山西省蜂业协会调查,截止2013年末全省约有荞麦蜜源25596公顷。从各市域荞麦蜜源分布面积来看,荞麦蜜源分布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