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大树移植根系损伤大、再生能力弱,原生长地与移植地立地条件的差异、移植技术不规范、管护不到位等因素致使大树移植成活达不到预期要求。就园林绿化工程大树移植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大树移植施工的流程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树移植施工的技术要点,为城镇绿化大树移植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大树移植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树移植技术的成败优劣直接影响到绿化规划工程的效果和效益。因此,需进行周密地准备规划和准确掌握大树移植配套技术以及加强定植后精细地养护管理,以确保大树移植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园林工程中的大树移植及其养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树移植已在现代要中被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大树移植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措施,并对如何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了解大树移植在园林中的运用。讲述了大树移植的目的意义、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大树移植在园林中的重要性,并对大树移植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5.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树进城有着其理论依据,有着明显的生态效果。园林绿化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大树移植技术和控根快速育苗技术的成熟,保证了其可行性,所涉及的树种也越来越多,大树进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树移植技术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文章对大树移植技术、提高成活率技术、养护技术、大树复壮技术、快速育苗技术、辅助决策系统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大树移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大树移植在包头园林绿化中的意义,分别从大树移植的准备、定植、移植后养护管理等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论述,并将传统大树移植经验与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大幅度地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大树移植在工程建设、景区绿化、名贵树种保护等方面应用广泛。笔者从方位标注、截干修枝、断根养根、移植地准备4方面介绍了大树移植的前期准备工作,从移植季节、带土球起挖、装卸运输、栽植4方面阐述了大树移植技术,并从适量浇水、穴面覆盖、及时扶正、支撑保护4方面总结了大树移植的后期管护技术,可为今后生产中进行大树移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移植的注意事项,栽植的过程等方面介绍了大树移植技术.从水分养护、树体保护、病虫害防治、松土施肥、季节性管理、修剪造型等方面论述了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北方大树移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北方大树移植的技术措施。它操作简便,经济,能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大树进城,已越来越被各地所采用,大树移植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景观,达到园林绿化的目的。但大树移植后往往较难成活,其原因是技术措施没有跟上,现将大树移植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依据云南的气候条件,将云南省初步区划为6个板栗栽培区,即温热种植区,干热种植区,湿热种植区,滇东南湿热岩溶山原种植区,滇东北、滇西北温暖种植区,滇东北低温高湿种植区;并依据24个板栗新品系的区域化栽培试验结果,提出了各栽培区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12.
桉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桉树速生丰产,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水分,回归土壤的物质较少,有人说桉树是“抽水机”,是“剥削者”,本文旨在对此作出分析评价(薛建辉,1992)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刚果12号桉优树无性系施肥试验林地位于北纬19...  相似文献   

13.
人工补植通常用于增加低商业价值树种盛行的次生林中期望树种的密度。本研究评估了均格种植法(vis-à-vis gap)和行植法(line planting)2种人工补植方法,以及老挝过度采伐的热带混合落叶林中的青皮木(Vatica cinerea) 和龙脑香木(Dipterocarpus alatus)和3种豆科植物(缅茄 Afzeliax ylocarpa,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酸枝木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的表现。人工补植实验安捧在了一个随机完整的大块场地,做了7个重复。栽植7年后测定了存活率、高度和直径生长,并进行方差分析。用2种人工补植方法栽植的幼苗的存活率没有发生变化(p0.05)。然而,就直径和高度生长而言,均格种植法要比行植法效果更好。这与林冠在格间和行间块速封闭有关,这种情况在行间更加明显。在存活率,高度和直径生长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种间变异。耐阴的龙脑香科树种存活率和生长表现优于喜光树种(p0.0001)。个体的大小分布不规则,说明林下光照条件不均衡。考虑到行植法很难维持恒定线条宽度和均匀光线条件,及其每年用于清理的成本和僵硬的几何模式,我们推荐采用均格种植法。龙脑香木(Diperocarpus alatus)和青皮木(V.cinerea)可用于混合阔叶林人工补植的树种。缅茄、酸枝木和大果紫檀可作为人工林的混合树种,在较宽林隙地、直线区域和开放地种植或在火耕林幼林冠下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适合北方地区文冠果造林的技术体系,特选择整地深度、栽植时间、栽植密度3个因子开展研究,比较了不同因子处理下文冠果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北方地区文冠果造林前整地深度以30 cm左右为佳,春季栽植的效果比秋季栽植好,适宜的株行距为2 m×2 m,结实量为16841个·hm-2,种子产量为221.8 kg·hm-2。  相似文献   

15.
青石山区梯田地堰林业经济开发效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石山区梯田地堰8种植物配置模式的效益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参试模式的纯收入与年投资收益率均高于对照;不同的配置模式纯收益不同,其中以香椿、核桃投资收益离最主同;在主栽树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立体栽植效益好于单一树种;前期适度密植可提高单位地堰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台湾杉、秃杉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福建省闽清美菰林场引进台湾杉与秃杉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或不同海拔营造台湾杉与秃杉纯林,其两种树种间或不同海拔之间的林分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台湾杉与秃杉是福建省高海拔山地造林较为优良的用材树种,速生期长,可以扩大造林范围。  相似文献   

17.
对南平溪后29年生杉木林不同连载代数林分生物量、净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随连载代数增加,林分总生物量下降,林分净生长量及乔木层净生长量占林分净生长量比例均有明显降低,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贮量减少,乔木层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均下降,但林下植被层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则明显增加,林分的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却增大。不同代数杉木林营养元素总的循环速率为2代(0.  相似文献   

18.
对两种不同栽植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木材密度和弦向、径向、体积全干干缩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密度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木材弦向、径向和体积全干干缩率,则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两种栽植密度的木材体积全干干缩率与基本密度呈负相关;木材干缩比与基本密度、栽植密度大的呈正相关,与栽植密度小的呈负相关.因此,适当增加栽植密度可以改善杉木木材的性质,但其影响规律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Growth of New Clones in Populus tomentos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ffects of seven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growth and tree form of nine 5-year-old new clones in Populus tomentosa were studied. The plantations, arranged with completely random block design, were located in Wuzhi County, Henan Province.Results indicated that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individual volume and growing stock increment of all new clones in P. tomentosa were significant at the 1% level of probability,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tree height increment of new clones B2 and B31 and on the live branches height (LBH) increment of new clones B5 and B30 were significant at the 5% level of probability, whil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ing density and clone was not significant at the 5% level of probabilit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degree of differences among new clones within the same planting density was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and traits. For short rotation industrial timber, clones B 1, B3, B4, B5, B7, B9, B31 were suitable with the density of 1 000-2 500 trees per hectare, while for bigger diameter timber, clones B1, B3, B4, B7, B9, B31 could be used with the planting density of 660-833 trees per hectare. Clonal repeatability was also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州市自然地理状况及目前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州市树种选择、配置的原则,探讨了树种选择、配置的思路。重点阐述了城区绿化,其中包括城区街道,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工业区绿化和城郊绿化,其中包括道路防护林带、林区绿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