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又名鹅类新城疫,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鹅的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度抗触性传染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在临床上,以下痢,卧地不起,脾脏和胰腺肿大、并散布大小不一的坏死灶,以及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和结痂为主要特征。自1997年出现以来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继小鹅瘟之后危害养鹅业的又一主要病毒病。国外学者认为禽副粘病毒一般不会感染鹅,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近几年我国许多学者分别报道了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疾病暴发,自1997年8月首发于江苏扬州地区,目前呈蔓延流行趋势。由于鸡新城疫目前仍是我国养…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至今,江苏省涟水县的一些养鹅户饲养的发生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造成一批肉鹅死亡,经临床诊断主要为鹅的副粘病毒病、小鹅瘟以及和其他一些细菌混合感染的疾病,给农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着养鹅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3.
<正>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ms,GPV)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1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小鹅瘟病毒性肠炎,鹅细小病毒病等。主要侵害4~20日龄小鹅,以渗出性肠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方定一等  相似文献   

4.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江苏、浙江等地养鹅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其病原为副粘病毒。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但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具有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的流行传染病,也是养鹅业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临床诊断及其防治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养鹅业的快速发展,鹅副粘病毒病继小鹅瘟之后渐渐成为鹅群的第二大杀手,常致鹅大批发病与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6年9月,吉林省双辽市某新建的鹅场,2300多只70日龄以  相似文献   

6.
宝应县鲁垛镇陶林村3户养鹅专业户,共饲养太湖鹅1500只,于39日龄左右先后发生了以整个消化道粘膜结痂、溃疡、出血、坏死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采用鹅副粘病毒疫苗紧急接种,效果显著.后经扬州大学对该病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宝利 《畜禽业》2005,(12):29-29
锦州某鹅场8月龄的种鹅发生一种以喙端发黄、头部肿大、肝脏出血和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慢性霍乱。  相似文献   

8.
<正>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即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9)
我国是世界上鹅出栏量最多的国家,占了世界养鹅量的约90%。虽然我国的养鹅容量大,但养殖模式粗放,多以散养为主,疫病防控举措远远落后于其养殖规模,造成鹅疫病多发、新发,给养鹅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疫病净化是种鹅疫病防控环节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国对发生了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禽霍乱、禽白痢与伤寒等疾病的鹅场要求实施净化措施。对这几种疾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变等一一阐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及净化策略对策,供广大种鹅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肉用仔鹅能量、蛋白及粗纤维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妍 《畜禽业》2004,(9):56-58
近年来,各地养鹅业发展很快,在不少主要产区已成为支柱性产业,并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很多贫困地区把发展养鹅当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选项目。  相似文献   

11.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江苏、浙江等地养鹅地区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其病原为副粘病毒。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但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具有大面积爆发,难以控制的流行传染病,也是养鹅业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临床诊断及其防治进行综合阐述。1病原学该病病原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鹅副粘病毒。圆形有囊膜、大小不一,平均直径120nm。表面有纤突结构,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随着法库县养鹅业的发展,在该县养鹅户的鹅群中发生了一种以消瘦、粪带白色的腹泻为主要特征,幼鹅死亡率较高,成鹅生产性能下降的一种疾病,给鹅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经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诊断方法诊断为鹅球虫病。经过有效药物的投服,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诊疗体会介绍如下:1病原与流行鹅的球虫病分为肾球虫病和肠球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8~9月,新疆兵团农二师某团1个两万余只规模种鹅场的3~4月龄后备种鹅陆陆续续出现发病死亡现象,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诊断为鹅的副粘病毒病。1发病情况该团种鹅场为公有制,有3年的饲养种鹅历史,是本地最大的种鹅生  相似文献   

14.
<正>小鹅瘟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发展。小鹅瘟病,是由鹅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种出血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特点以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并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经卵垂直传播。因此,要搞好小鹅瘟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确保养鹅业的健康发展。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近年来,1月龄以上鹅发病的病例增多。病鹅、带病鹅群及隐性感染的成鹅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小鹅瘟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  相似文献   

15.
鹅并发李氏杆菌与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27日,安徽淮南上窑某养鹅户饲喂的270只,8日龄的雏鹅,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2d后,死亡20多只,家中尚有40余只雏鹅发病。病鹅表现为结膜炎症状,精神沉郁,粪便稀薄呈灰绿色,肛门附着粪便,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颜色变淡.布满针尖状坏死灶,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该养鹅户饲养的前4批雏鹅均发生此病。多次到兽医院诊治。均未见效,故前来求治。为查明病因,减少养鹅户的损失.特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养殖水生动物的病毒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动物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为水产动物病毒病。 我国已报导的水产动物病毒病有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鲤痘疮病、淋巴囊肿病、三角帆蚌痘病以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等等。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而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疾病,致使草鱼的养殖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对草鱼出血病已有了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其病原为呼肠弧轮状病毒属(Recrotavirus),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  相似文献   

17.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溃疡等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是我市鹅的多发病。多数病例病理变化比较明显,易于诊断,但也有部分病例病理变化不太典型,给诊治带来困难。现将通过实验室诊断的2例非典型病变的病例报告如下,以期给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治提供参考。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1.1病例一本市马集镇爱国村刘某养鹅150只,25日龄注射禽流感灭活苗,43日龄发病,2日后来就诊时死亡1只,另有病鹅2只。主要症状是患鹅精神萎顿,常蹲地,少食或不食,拉灰白色稀便,病死鹅病程2d多。1.2病例二本市谢集乡鲍庄村高某养9只龄鹅14…  相似文献   

18.
马美蓉 《畜禽业》2003,(2):54-55
畜牧产业化是现代化商品畜牧业科学的生产方式,它是畜牧业生产基地、畜产品加工体系、原材料供应体系、畜禽及其产品经销体系和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等方面构成的共同体,是科学、持续、快速、高效地发展畜牧业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养禽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养鹅业。鹅属草食家禽,能较好的利用青绿饲料,饲养成本低,且鹅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农户养殖积极性高。对中国鹅业生产进行产业化开发,把生产规模、产品加工与市场销售各环节紧密地衔接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兴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其…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的鹅业生产发展迅速,存栏量和出栏量有所增长,这主要与我国养殖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对鹅产品质量的深入认识有关。鹅肉不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品,而且由于鹅的抗病力较强,生产中使用药物少;鹅以草为主食,配合饲料的使用量较少,鹅肉中药物和化学添加剂的残留很少,因而符合现代人们的绿色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10)
近些年来,养鹅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门诊有时出现鹅感染鸭瘟的病例,由于基层兽医和养殖户的业务知识有限,不能及时诊断及控制,造成疫病蔓延,给养鹅业带来经济损失。文章就鹅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做了详细分析,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