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省汉阴县麦田杂草有13科23种,其中分布范围较广、密度较大的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长芒棒头草等单子叶杂草和繁缕、猪殃殃、大巢菜、藜、刺儿菜等双子叶杂草.水稻茬麦田杂草发生危害重于旱地麦田,水稻茬麦田的优势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繁缕、日本看麦娘、菵草,旱地麦田优势杂草主要有繁缕、猪殃殃、大巢菜、刺儿菜.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特点,提出协调农业防除与化学防除的综合治理策略,化学防除要针对麦田的不同杂草优势种群,合理选用除草剂,以达到综合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2.
麦田化学除草,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除草效果。但不同类型的田块杂草种类不同,各种除草剂又具特定的除草范围,因此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麦田,选用对口除草剂。1棉麦两熟制(旱田)麦田此类麦田的杂草主要有猪殃殃、繁缕、婆婆纳、苍耳等,可选用下列药剂:①7...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镇江市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江苏省镇江市麦田杂草种类、分布状况、出草规律、草相变化、防除情况等,通过倒"W"形九点取样法对镇江市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镇江市麦田杂草有29科99种,日本看麦娘、菵草、猪殃殃、看麦娘、稻槎菜、硬草、繁缕、大巢菜、荠菜、涩荠、野老鹳草、牛繁缕、早熟禾为该地区主要危害性杂草,其中菵草、日本看麦娘、猪殃殃为麦田杂草群落优势种。不同地形区域杂草种类和优势种不同。镇江市麦田杂草由20世纪90年代初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和猪殃殃等为主演变为以菵草、日本看麦娘、猪殃殃为主,稻槎菜、硬草、繁缕等发生较重。出草高峰集中在小麦播后15 d左右,具体到镇江来说11月底至12月上旬为杂草发生高峰期。针对镇江本地杂草发生情况,制定了以土壤封闭和茎叶处理相结合的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取倒置W 9点取样法对陕西省小麦主产区的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明确了主产区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及优势杂草的危害趋势。调查到麦田杂草共49种,隶属于21科。其中,禾本科杂草占30%,阔叶杂草占70%。优势杂草有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野燕麦、看麦娘、鬼蜡烛、播娘蒿、猪殃殃、婆婆纳、蓟、荠等10种。禾本科杂草占生长优势,阔叶类杂草占数量优势。节节麦近年来危害迅速加大,成为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对常年使用的苯磺隆等药剂已经产生抗药性,防控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5.
我场地处苏北沿海大丰市境内,自gO年代以来大小麦播种面积长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因麦子生育期长,田间杂草种类多,部分麦田恶性杂草危害猖撅,每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重草田块减产达到43%。近几年通过开展麦田杂草普查,研究草相演变规律,采取综合防除措施,有效控制了麦田杂草的危害,使产量稳步提高。1麦田杂草种群的变化动态我场从1991年开始坚持每两年进行一次麦田杂草普查工作,并建立麦田草相档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演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1991年冬前调查,我场麦田杂草优势群落主要有两种,一是野燕麦一麻芥菜、播娘蒿…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近年来安徽省麦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安徽省麦田杂草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麦田杂草有19科72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蓼科种类最多。优势杂草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野燕麦Avena fatua、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看麦娘A.aequali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猪殃殃Galium spurium等6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5种,常见杂草有8种,一般杂草有53种。此外,不同地区优势杂草存在差异,淮北草害区是以猪殃殃+节节麦+野燕麦为主的杂草群落;江淮丘陵草害区为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猪殃殃+菵草;江南草害区为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从杂草的分布来看,江淮丘陵草害区的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最高,杂草有56种,香农指数最高,为2.34;江南草害区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低,有17种杂草,辛普森指数最高,为0.037,均匀度指数也较低,为0.29,优势杂草突出;从相似性指数来看,安徽省三大草害区之间的相似性指数都小于等于0.5,差异性较大。同时,安徽省麦田杂草入侵问题严重,节节麦甚至已经成为某些地区的优势杂草之一,而大穗看麦娘A.myosuroides在安徽省局部地区也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麦田阔叶杂草新型除草剂──巨星的性能及施用技术湖北省植保总站顾卫东麦田杂草主要有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阔叶杂草)两大类。多年进行的麦田化学除草,多数是针对单子叶杂草的。这样的麦田杂草草相发生了变化,单子叶杂草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而阔叶杂草成为优势群落...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麦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明显变化,许多阔叶杂草、抗性杂草不断上升为麦田主要杂草。日本看麦娘,野老鹳草等恶性杂草取代看麦娘、野燕麦成为稻茬优势种。猪殃殃、阿拉伯等6种恶性阔叶杂草占据旱茬旱麦田的主要优势,为综合防草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9.
麦田杂草种类繁多,危害严重。近年来通过化学防治,主要杂草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次要杂草却不断上升,使杂草群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地摸清田间杂草优势种类,并制定出相应的化除方法,才能使杂草得到持续的控制。为此,我们于2000~2002年对襄北岗地麦田杂草优势种类及其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一套有效化除配套技术。1研究方法1.1田间杂草优势种的调查2000~2002年,在麦田杂草发生盛期,分别选择襄北岗地不同类型麦田15块,每块田对角线取样5点,每点1m2,观察记载杂草种类和株数,然…  相似文献   

10.
盐城市郊区位于苏北平原中部,地跨里下河和沿海两个农业区,从东向西划分为沿海、沿岗、丹网、湖荡四个农业区,随耕作制度的变迁和麦田肥水条件的不断改善,麦田杂草为害程度不断上升,草害面积逐步扩大,已成为我区三麦平衡高产的一个重要障碍,产量损失居麦子病、虫、草、鼠害之首。我们从80年代初开始对麦田草害的发生及化除技术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近几年我区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化除对策整理如下。一、草害发生特点(一)杂草种类与分布我区麦田杂草共计有40种,分属17个科。目前主要优势种有:日本看表姐、看麦娘、硬草、野燕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长时间平衡单箱型模式原理 ,结合兰州市城区特有的地形及气候背景 ,利用 1 989年和 2 0 0 0年兰州市采暖期大气污染源调查资料 ,对兰州市城区采暖期SO2 、NO2 允许排放量进行了模式预测 ,并和实际排放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通过近十年的环境治理 ,全城区SO2 削减率从 30 .5 %下降到 1 4.6% ;城关区由 2 3.5 %下降到 6.2 % ;西固区由 5 7.7%下降到 48.1 %。NO2 削减率呈上升趋势 ,全城区削减率由 9.2 %上升到了 38.9% ,特别是西固区由60 .8%上升到 73.3% ,说明兰州市除了要继续削减SO2 排放量外 ,还要加大对NO2 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总结清代陕北长城外伙盘地土地垦殖过程及时空表现特征。结果显示,由当地居民土地垦殖方式及力度变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变化在整个清代呈现出较为平缓的发展态势。清代陕北长城外伙盘地土地垦殖可分为4个阶段:明末清初的封禁期,康熙三十六年至乾隆六年的招垦期,乾隆七年至光绪二十八年的禁垦期和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的拓垦期。大致从康熙中后期开始.陕北长城外出现一定规模的汉族移民聚居点,道光至光绪年间为土地垦殖的高峰期。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地域土地垦殖的差异性,认为陕北长城外伙盘地在清前期以下湿草滩地、干滩地为主,中期以下湿草滩地、干滩地、沙地居多,晚期拓垦期与其他时期相比,则以沙地为主。  相似文献   

13.
The genetics of resistance of the housefly, Musca domestica L., to organochlorine and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李玮  沈硕 《植物保护》2021,47(5):198-203
为明确青海高原地区不同春小麦品种对麦田主要危害杂草旱雀麦Bromus tectorum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通过田间一致性试 验对青海高原地区的20个春小麦品种(系)进行化感作用评价,筛选出强化感作用品种。分别于春小麦3~5叶期和成熟期调查受体旱雀麦的生长性状,转化为化感作用指数,并结合聚类分析,将20个小麦品种按化感作用的强弱分为强、中、弱3类。结果表明,20个春小麦品种(系)对受体旱雀麦的田间生长均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其中‘青春38号’‘黑丝麦1号’‘通麦2号’和‘互麦11号’为田间化感作用较强的春小麦品种。该研究为青海高原地区春小麦化感抑草品种选育提供了新资源,同时为青海高原地区化学农药减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田丽娜  吴玲  阎平  曹婷 《干旱区研究》2016,(6):1235-124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资料,研究表明:新疆西昆仑山豆科植物共计有7族12属67种,分别占新疆豆科属、种总数的25.53%和15.51%。该区豆科植物多生于山地,区系中单种属(6属)和寡种属(4属)共计10属,所占比例较高,但多种属(棘豆、黄耆)2属含47种,分别占属、种总数的16.67%和70.15%,优势明显。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多年生草本)为优势,有55种,占82.09%;其他1啊生植物、灌木、半灌木、垫状灌木合12种,共占17.91%,有一定的适应性。该区豆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具明显的温带性质,其区系中温带及含温带分布的属有10属,占总属数的83.33%。本区与帕米尔高原豆科共有属有11属,属的相似性系数高达73.33%,表明两地豆科植物关系密切;而与喀喇昆仑山的相似性系数较低,5个共有属集中于高海拔区,表明两地高海拔区有较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宁夏近40多年积温及不同积温期降水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宁夏2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资料,统计计算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期间的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气候的变暖,宁夏各地≥0℃和≥10℃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近19 a增加显著;≥10℃积温不同等值线明显向地势较高地区移动,喜温作物面积扩大;积温持续日数明显增加,有利于作物的成熟;≥0℃和≥10℃积温期间降水量主要在部分干旱地带增加,这有利于干旱地带农牧业生产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
工程行为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的破损及恢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随着准噶尔盆地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工程建设相继上马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环境脆弱的生态平衡受人为活动影响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工程行为造成沙漠植被的破损 ,如碾压、铲除、压埋、油污 ,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地表的扰动等。通过观察试验发现 ,当工程行为方式及强度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未使生态稳定性瓦解时 ,则沙漠植被具有自然恢复能力 ,但恢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若要加速和强化恢复过程 ,就要在工程中采取及时固沙、适时补播灌草植物的有效人工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半干旱区草地水分供需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半干旱区181个站点40a的气象资料,依据伊万诺夫湿润系数对半干旱区草地进行气候分区,采用计算精度较高的FAO Penman-Monteith方法(1998)计算可能蒸散。在计算不同草地类型草地蒸散系数的基础上,计算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量,通过水分盈亏和水分订正系数等来分析评价不同草地类型的水分供需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的蒸散系数也不同,草甸草原的蒸散系数最大,荒漠的蒸散系数最小;不同草地类型的实际需水量也不同: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在半干旱地区实施退耕还草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