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不同覆盖方法对秋马铃薯的降温增产效果,开展了秋马铃薯不同覆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遮阴网棚覆盖栽培降低地温效果最好,秸秆覆盖栽培降温增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2.
1.栽培设施 利用现有日光温室、春大棚或建专用棚,采用两网一膜覆盖栽培(即棚架上覆盖塑料膜,膜上覆盖遮阳网,风口处设置防虫网),创造全封闭安全生产环境.专用棚建造:跨度10~15米,长度50米以上,高度2.5~3米,面积667米2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技术是拱形棚覆盖下的栽培方法.依拱棚的宽窄和高低分中棚和小棚.这种栽培方法收获时期比露地栽培可提早20~ 30天以上,收获结束期和露地栽培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郭艳  赵长富 《现代农业》2011,(11):21-21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实验,在西瓜定植前科学设计安排于爬蔓畦上套种并双膜覆盖栽培早生甘蓝;西瓜定植时撤下小拱棚覆盖西瓜,一棚多用;西瓜收获后适时播种秋白菜,实现一地三收高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一、栽培设施1.搭建防雨棚、防虫网。在钢管棚上覆盖棚膜,两侧棚模距卡簧槽悬空0.8~1米,下围裙膜。下雨时两侧棚膜放下防雨,两棚头敞开通风。棚膜上再  相似文献   

6.
春季中,小棚覆盖栽培是应用中棚,薄膜,小拱棚等各种保护设施,采用综合的栽培管理技术,达到早定植,早上市的栽培方式,这也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一种主要生产形式,对缓和早春蔬菜淡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以中棚为例简要介绍春季早离番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棚、中棚、小棚等设施栽培方式对不同茭白品种进行促早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合缙云县栽培的茭白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浙大茭采用大棚覆盖的栽培方式采茭期最早、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8.
特早熟栽培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为了保温育苗,改用大(中)棚套小棚和提高土壤温度的苗床,定植后为了避免低温袭击,在小拱棚中再覆盖节约棚。早熟栽培则于3月中旬用小棚(冷床)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小拱棚中,  相似文献   

9.
特早熟栽培提前到2月中下旬播种,为了保温育苗,改用大(中)棚套小棚和提高土壤温度的苗床,定植后为了避免低温袭击,在小拱棚中再覆盖节约棚。早熟栽培则于3月中旬用小棚(冷床)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小拱棚中,  相似文献   

10.
<正>杏鲍菇袋料栽培出两茬菇后再覆土栽培,可实现连续多次出菇,出菇快而集中、菇质优良、管理方便,覆土栽培出菇期可延长两个月,连续采收3~4茬菇,比常规栽培方式增产、增收。现将杏鲍菇覆土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菇棚建造出菇棚要求建在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环境清洁的地方。一般是用竹片或钢筋搭建,宜坐北向南。菇棚用薄膜覆盖,  相似文献   

11.
(续第1期)4.温度管理定植以后,主要是利用日光能及保温措施来提高棚温加速生长,特别是特早熟栽培,3月中旬定植时气温尚低,因此,提高棚温就成为栽培成功的关键。移植后7天~10天要严密覆盖小拱棚和简易棚上的薄膜,  相似文献   

12.
(续第1期)4.温度管理定植以后,主要是利用日光能及保温措施来提高棚温加速生长,特别是特早熟栽培,3月中旬定植时气温尚低,因此,提高棚温就成为栽培成功的关键。移植后7天~10天要严密覆盖小拱棚和简易棚上的薄膜,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08,(9):35
西瓜夏季栽培采用双膜覆盖,对病害严重的重茬田块。可省出本茬栽培,在7月份前茬瓜收后,灌水闷棚高温杀菌消毒。  相似文献   

14.
<正>1栽培设施搭建防雨棚、防虫网在钢管棚上先覆盖棚膜,两侧棚模距卡簧槽悬空0.8~1.0米,下围裙膜,下雨时两侧棚膜放下防雨,两棚头敞开通风。棚膜上再盖1层40目防虫网(包括棚头),用压膜线加固,以防鼓风。  相似文献   

15.
中棚西瓜栽培是西瓜生产中经济高效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的出现将原来的西瓜上市日期由6月中旬提到5月下旬,亩效益由1800元提高到4 000元。高村乡的中棚西瓜生产始于1994年,是在2米膜双覆盖栽培模式上发展而成的,它既改变了2米膜西瓜成熟偏晚,上市过于集中等不足,又弥补了冷棚西瓜建造上投资大、拆建费工、产量偏低等缺点。目前,高村乡15 000亩西瓜中棚  相似文献   

16.
以武汉都市圈项目合作为契机,在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开展葡萄(Vitis vinifera L.)高产高效标准化技术示范,并对不同设施栽培模式(简易避雨敞棚、单膜覆盖、双膜覆盖)下的阳光玫瑰、夏黑生育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田间种植管理模式下,双膜栽培改善1—3月低温波动较大的气温环境,使棚内日平均温度维持在葡萄萌芽生长的生物学温度(10.0℃)以上,提早打破休眠期,促进葡萄早萌芽、早开花、早成熟。双膜覆盖栽培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产投比平均为3.45∶1.00,双膜覆盖栽培的阳光玫瑰、夏黑产值分别比简易避雨敞棚增加68.01%、55.47%。合理运用3种设施栽培模式,可以延长葡萄销售期,降低集中上市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中棚西瓜是西瓜生产中经济高效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的出现,将原来的西瓜上市日期由6月中旬提前到5月下旬,亩效益由1800元提高到4000元。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的中棚西瓜生产始于1994年,是在2米膜双覆盖栽培模式上发展而成的,它既改变了2米膜西瓜成熟偏晚,上市过于集中等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一、番茄定植后管理 1.覆盖地膜 定植后1-2天后堵垄,用小木板刮光垄台,在小行距两垄上覆盖一幅地膜,覆盖方法是把地膜从两行苗中间拉向两边,在每株苗处剪口,把地膜拉到垄帮上,用湿土把剪口封严,日光温室冬春茬和早春茬番茄普遍覆盖地膜,大,中棚和小拱棚栽培一般不覆盖地膜.日光温室秋冬茬和大中棚秋茬不盖地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09,(6):19-20
1 栽培设施 搭建防雨棚、防虫网 在钢管棚上先覆盖棚膜,两侧棚模距卡簧槽悬空0.8~1.0米,下围裙膜,下雨时两侧棚膜放下防雨,两棚头敞开通风。棚膜上再盖1层40目防虫网(包括棚头).用压膜线加固,以防鼓风。  相似文献   

20.
一、番茄定植后管理 1.覆盖地膜 定植后1-2天后堵垄,用小木板刮光垄台,在小行距两垄上覆盖一幅地膜,覆盖方法是把地膜从两行苗中间拉向两边,在每株苗处剪口,把地膜拉到垄帮上,用湿土把剪口封严,日光温室冬春茬和早春茬番茄普遍覆盖地膜,大、中棚和小拱棚栽培一般不覆盖地膜.日光温室秋冬茬和大中棚秋茬不盖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