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桑树试11号品种枝条作为扦插材料,以吲哚丁酸(IBA)、清水为对照,研究绿星4号等9种植物生根剂对桑树插条发根的影响,结果绿星4号处理的插条最高发根率和平均发根率均优于IBA,分别高出33和23个百分点。绿星5号的效果次之。生根剂浓度过浓则对插条的发根有抑制作用。不同预措方法的发根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沙培的发根率普遍高于袋培和大田扦插。未发芽枝条的插条发根率高于已发芽枝条的插条。  相似文献   

2.
以桑树品种育71-1枝条为材料,通过硬枝扦插人工诱导生根,研究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插穗顶芽下皮层(上部皮层)和基部皮层的含水率、营养物质、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动态变化以及生根过程中相关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扦插生根过程中,上部皮层的含水率无明显变化,而基部皮层的含水率先稳步升高后趋于稳定;插穗基部皮层的可溶性糖、脯氨酸、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上部皮层的表现类似;插穗基部皮层的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升—降—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呈现波浪式上升,内部氧化酶类活性的动态变化与生根过程密切相关;而上部皮层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变化不大,IAAO和PPO的活性在第12天后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硬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拐点出现在第3、6、12、18天,与愈伤组织诱导期、不定根诱导初期、不定根形成期、不定根伸长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桑树扦插生根是一个由外界因素和内源物质共同调控的复杂过程。采用桑品种育711号1年生硬枝为插穗,分别以传统愈伤组织生根技术和新的可诱导皮部生根的技术进行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愈伤组织生根(Ⅰ型)与皮部生根(Ⅱ型)2种类型插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和酚类物质的含量,以及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生根类型插穗的上述生理指标呈现出差异性及不同的变化规律。可溶性总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对照组插穗和Ⅰ型插穗生根过程中一直呈下降趋势,在Ⅱ型插穗生根过程中则表现为先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IAAO活性在Ⅱ型插穗生根过程中经过一个短暂的下降后迅速升高,在Ⅰ型插穗生根过程中则保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再下降;POD与PPO活性在Ⅰ型和Ⅱ型插穗生根过程中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Ⅱ型插穗中的酶活性较高。酚类物质含量在Ⅱ型插穗生根过程中一直下降,而在Ⅰ型插穗生根过程中则是先下降后上升。试验结果提示,外源因素导致的桑树插穗扦插生根类型不同,可能是由于改变了插穗在生根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类活性的变化规律,即改变了插穗的生理特性所致。  相似文献   

4.
IBA处理对厚叶扇子花扦插苗生根关联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厚叶扇子花(Scaevola crassifolia)生根机理,促进其无性扦插生根率,观测了厚叶扇子花扦插苗生根特性,研究了其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等相关联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厚叶扇子花属于皮部生根...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南山区桑苗嫁接成活率低,出圃率低,生产用苗主要靠外调的现状,2008年春,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蚕桑课题组进行了桑树桑树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根剂GGR、ABT、GGR、吲哚丁酸处理桑树硬枝插条,能显著提高桑树硬枝愈合生根率,其中使用吲哚丁酸的愈合生根率达90%以上,解决了宁夏桑树育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使用市场常销售的不同生根剂,用不同浓度处理强桑一号扦插枝条,观察不同生根剂及不同浓度对强桑一号插条生根、成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扎根(西生根粉(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生产)1000倍和吲哚丁酸(广东台山市化工厂生产)4000倍处理强桑一号,插条一个月后发根效果较好,成活率最高的是使用4000倍吲哚丁酸(广东台山市化工厂生产)处理过的强桑一号插条。  相似文献   

7.
以强桑1号、农桑14号、粤椹大10、台湾大果桑4个桑树品种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在夏季和冬季利用桑树基部、中部、上部3个不同部位枝条,分别用双吉尔GGR6号氨基酸肥料、ABT1号生根粉、根太阳、郑氏生根粉等4种植物生根剂处理,试验大田扦插生根成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扦插,4个桑品种基部、中部、上部的枝条扦插生根成苗率均为基部中部上部,其中枝条上部生根成苗率均为0;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扦插,4个桑品种的基部枝条自然扦插生根成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台湾大果桑强桑1号农桑14号粤椹大10,以夏季扦插来看,台湾大果桑为44.0%,强桑1号为37.0%和农桑14号为35.7%,粤椹大10为21.7%;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扦插,4种植物生根剂及清水对照在处理强桑1号、农桑14号、台湾大果桑基部枝条的生根成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根太阳GGR6号ABT1号郑氏生根粉清水CK,以台湾大果桑夏季扦插来看,发根成苗率依次为87.6%、84.3%、81.6%、77.4%、44.0%,在处理粤椹大10的基部枝条生根成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根太阳ABT1号GGR6号郑氏生根粉清水CK,以夏季扦插来看,发根成苗率依次为64.4%、59.0%、57.2%、53.8%、21.7%,说明ABT1号在处理较难发根的桑品种时效果好于GGR6;枝条夏季扦插比冬季扦插生根成苗率高,且桑苗生长较快,以差异最大的粤椹大10基部枝条经郑氏生根粉处理来看,夏、冬季生根成苗率分别为53.8%、39.4%,相差14.4%;夏、冬季平均根长分别为29.6cm、22.6 cm,相差7.0 cm;夏、冬季平均枝长分别为22.1 cm、17.9 cm,相差4.2 cm。  相似文献   

8.
杂交桑沙二×伦109、沙二×草桑插条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发根率80%以上,一月中、下旬扦插发根率高达90%以上.在扦插前,用0.04—0.1ppm三十烷醇液浸渍插穗6小时左右;或用50—100ppm吲哚丁酸液浸渍6—12小时;或用500ppm吲哚丁酸酒精(50%)液速浸10秒均有提高插条发根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兔眼蓝莓为试材,研究品种、插条部位、扦插基质、生根剂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园蓝的生根率最高为71%;插条中山部的生根率高于中下部;扦插基质中珍珠岩+草炭土(V/V=1:1)的生根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生根剂中,ABT浓度在1500mg·L-1时的生根率最高,为79%。  相似文献   

10.
生根剂对苜蓿扦插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920mf多叶苜蓿(Medicago sativa cv.8920mf)作为扦插材料,以常用生根剂吲哚丁酸-萘乙酸(0.2%)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自然条件下苜蓿的扦插技术及吲哚丁酸-萘乙酸的施用对扦插材料成活率、发芽天数、生根数、新株高、分枝数的影响,为大田应用扦插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苜蓿扦插要防止连...  相似文献   

11.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 ,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 12号、农桑 14号。 2个新品种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每公顷桑叶增产 39 2 6 %和 44 0 1% ,万蚕茧层量高 12 84%和 12 70 % ,在自然种植桑园中 ,桑黄化型萎缩病、桑黑枯型细菌病、桑蓟马、红蜘蛛等的为害明显轻于对照。新品种生长势旺 ,可扦插繁殖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已通过全国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自春季桑树发育的雀口期连续测量桑叶面积,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地温的升高,春季后期桑树叶片的生长量显著大于春季前期生长量,且3个供试现行栽培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两阶段均以农桑14号的生长较好,鲁桑7946与育71-1间无统计学意义。分析认为叶面积与有效气温积温、10 cm有效地温积温间的回归关系宜采用Richards或Gompertz模型,与生长日顺的回归关系可用Richards或Logistic模型。由模型解析结果知,农桑14号品种出现第1拐点时间最早,但快速生长持续时间较短,只有8.13~8.63 d;育71-1品种快速生长持续时间最长,达10.33 d。依据以上研究结果还建立了叶面积与叶片鲜质量间的回归模型,其中农桑14号单独建模。  相似文献   

13.
詹永乐 《蚕业科学》2007,33(1):98-101
桑叶中乙醇酸氧化酶活性是筛选低光呼吸桑品种的重要指标。采用测定乙醛酸苯腙(GPH)变化量的方法,对不同品种桑叶及用Na2S和草酸处理后桑叶中的乙醇酸氧化酶(GO)活性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叶的GO活性存在显著差异,最大差异近3倍;用Na2S处理桑叶可以提高乙醇酸氧化酶活性,0.5~2.0 mmol/LNa2S处理可使GO活性比对照升高100%~130%;用草酸处理桑叶可以降低乙醇酸氧化酶活性,50~200 mmol/L草酸处理可使GO活性比对照下降49.6%~98.9%。  相似文献   

14.
桑叶挥发性成分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为桑树的生理生态、病虫害防治及家蚕的取食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方法与数据的目的,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分析比较了实生桑及桑品种鲁7946和农桑14号的桑叶挥发性成分。在供试的实生桑和桑品种的桑叶中都检测鉴定出超过3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为烃(烷烃和烯烃)、醇(酮)和酯类物质,实生桑及不同桑品种桑叶中的挥发物成分和比例不同,其共有成分的种类占50%左右。推测其共有成分为桑叶的一般性挥发物,而一些特异成分则属于检测桑叶样品中高度特异性的挥发物。  相似文献   

15.
根据桑树嫁接原理,对现行嫁接技术进行改革。研究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间,育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桑8号、盛东1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荷叶白、海宁桑,分别为91.1%、89.4%、86.3%、84.6%、82.0%和80.5%:利用本技术,自行育苗,经济效益为3535元/667m^2;生产嫁接体出售,出售单位经济效益1000元/667m^2(2.5万株),种植农户经济效益2290元/667m^2。  相似文献   

16.
探究四种蔷薇科果树扦插后插穗的形态变化和内含物质变化,初步揭示四种果树扦插生根机制。以恐龙蛋、红富士苹果、云南红皮梨和大樱桃四种蔷薇科果树代表品种的一年生硬枝为插穗,扦插后定期观察插穗形态变化,记录插穗生根情况,取样测定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和氧化酶活性。对插穗形态观察发现,四种蔷薇科果树愈伤组织出现时间不一致,恐龙蛋插穗最早出现愈伤组织;扦插后60 d统计时,恐龙蛋插穗愈伤率为50.67 %,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三种果树的愈伤率;恐龙蛋生根率为18.67 %,生根类型为愈伤组织生根,而其余三种果树插穗在观察期间未形成不定根。扦插后恐龙蛋插穗IAA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呈升高-降低-升高变化趋势,而其余三种果树插穗呈升高-降低变化趋势;四种果树插穗ABA和ZR含量均呈升高-降低-升高变化趋势,GA3含量整体呈下降变化趋势(恐龙蛋插穗后期GA3含量有升高);IAAO和PPO活性均呈升高-降低变化趋势,POD活性整体呈升高变化趋势。综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蔷薇科果树中恐龙蛋更适合扦插繁殖,插穗生根需要低含量的ABA和ZR,高含量的IAA和GA3,高活性的IAAO和PPO调控IAA含量,使得IAA/ABA和IAA/ZR比值增大,促进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7.
对3个桑品种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湖桑32号、农桑14号和丰田2号等3个桑树品种的光合特征及叶绿素的部分参数。3个品种的光补偿点为3.58~50.1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22~0.051,湖桑32号>农桑14号>丰田2号;光饱和点为1 436.78~1 571.43μmol/(m2.s),丰田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CO2补偿点为62.87~103.40μmol/mol,CO2饱和点为921.88~1 055.56μmol/mol,其中,湖桑32号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羧化效率及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最大再生速率(Pmax)均较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丰田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表明丰田2号单位叶面叶绿体数量较多,具有相对较大的光合潜力;光化学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分别为0.746 2~0.801 8、1.58~3.43,其中丰田2号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具有一定光适应和抗逆性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生根剂对电热温床培养无核紫葡萄的扦插效应。结果表明,萘乙酸(NAA,300 mg/L)、国光生根粉(100 mg/L)、阳光生根胶囊(300 mg/L)均可促进葡萄插穗地下部分形成愈伤组织和生根。插穗生长20 d时,3个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87.5%、77.5%、82.5%,比清水对照(60%)提高了27.5、17.5、22.5个百分点;生根率分别为75%、65%、55%,比对照(15%)提高60、50、40个百分点。插穗生长20 d时,3个处理的萌芽率分别为45%、50%、57.5%,比对照(75%)降低了30、20、17.5个百分点;插穗生长40 d时,各处理均可提高葡萄插穗成活率,3个处理的成活率分别为82.5%、92.5%、87.5%,分别比对照(77.5%)提高了5.0、15.0、10.0个百分点。NAA有利于促进插穗生根,而国光生根粉更利于插穗成活。插穗生长40 d时,与对照相比,3种生根剂均对新梢长度和叶片数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阳光生根胶囊和萘乙酸对新梢长度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由于生根粉的作用使苗木根系生长迅速,成苗时苗木质量较高,建议在无核紫葡萄苗木生产中采用国光生根粉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及苗木长势。  相似文献   

19.
不同桑树品种在土壤水分胁迫下膜伤害和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北方蚕区现行主要桑树品种选792、沙2、新一之舽、陕305、湖桑32号、农桑14号的1年生绿枝扦插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不同桑树品种的膜伤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在水分胁迫下,细胞膜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加,电导率随之增强,作为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各品种细胞膜受到的伤害度有差异。保护酶SOD、POD、CAT活性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规律又有所不同。推测各品种抗旱性存在较大差异,6个供试桑品种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选792>陕305>农桑14号>湖桑32号>新一之舽>沙2。  相似文献   

20.
桑树悬浮细胞生长规律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品种大10为材料,探讨了3种液体培养基B5、N6、MS中的细胞密度变化及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规律,并筛选出最适液体培养基。B5液体培养基较适合桑品种大10细胞的悬浮培养;在液体振荡培养条件下,桑树细胞的生长周期为14 d,接种后1~4 d为延迟期,5~10 d为快速生长期,11~14 d为减慢期,14 d以后进入下降期。悬浮细胞分裂指数在快速生长末期达到最大值5.19%,延迟期的细胞活力最强,之后细胞活力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