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通过分析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对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特点、发生规律,并从选择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播种管理、科学施肥、水分管理、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促进太和县小麦的高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通过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技术措施,防效显著,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4.
淮北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良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22-122,202
本文主要介绍淮北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概况,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且针对其发生危害情况和发病与流行规律而提出合理化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红洋 《河南农业》2007,(10):27-28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摸清了南阳市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流行规律,重点调查了不同品种(系)对小麦纹枯病的抗、耐性表现,提出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经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平阴县小麦纹枯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笔者根据平阴县小麦的生产实际及多年对小麦纹枯病详细调查基础上,着重从小麦纹枯病发病条件,分析了该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并根据多年植保经验,从农业措施、化学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小麦纹枯病的发展,对小麦的危害特点、发病规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在不同小麦生育阶段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小麦纹枯病的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针对本地区小麦纹枯病发病条件分析了近几年来加重发生态势,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针对性地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对小麦的危害特点、发病规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在不同小麦生育阶段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小麦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和选育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提出了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小麦纹枯病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小麦纹枯病的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针对江苏盐城地区小麦纹枯病发病条件,分析了近几年来加重发生态势,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针对性地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将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了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症状识别和发病条件,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治方法,以期为小麦种植户防治该2种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伟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73-73,75
结合当地实际,阐述了小麦纹枯病的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春季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回升,纹枯病病情开始发展;进入拔节期后病情迅速横向、纵向扩展,形成发病高峰期。抓住小麦拔节初期,病害纵向侵染前喷药,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环节,可以阻止病害侵入茎  相似文献   

16.
颍泉区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颍泉区小麦纹枯病加重发生危害的原因,并针对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和特点,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颖泉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10%~20%.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首先在小麦茎基部叶鞘上,产生黄褐色的椭圆形或菱形病斑,而后侵入茎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纹枯病.小麦发芽后,即可被侵染,播后30~40天(11月中旬)开始见病.入冬后,由于气温较低,病情基本稳定,如冬季较温暖,病情将继续加重,次年2月中旬后,病害开始蔓延.此病常在春季3、4月份较为流行.适时防治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张梅 《河南农业》2009,(9):15-15
近年来。孟州市小麦纹枯病发生蔓延迅速,一般田块发病10%-30%,重病田块达50名以上。特别严重的田块达90%以上。随着栽培制度的变更,该病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小麦根病的防治重点。因此。研究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麦抽穗灌浆期常因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而引起死穗。纹枯病是茎基部茎秆受害,全蚀病是根部病害引起死穗,赤霉病是穗部病害,首先根据症状,判断病害种类,再根据发病侵染规律,选择防治适期和用药品种,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策略,控制为害,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0.
宿城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坤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16-116
总结了2007年宿迁市宿城区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分析了重发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