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后,即墨市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养殖一度成为低潮。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在当前对虾养殖病害防治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虾蟹混养不失为一种缓解虾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中南部海水池塘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但由于养殖方法单一粗放、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害四处传播,疾病频繁发生。自1997年对虾爆发病毒性疾病后,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后来为了减少养殖的盲目性、风险性,提高池塘综合效益,探索更多更好的养殖方法及品种,从业者把池塘养殖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  相似文献   

3.
黄青  黄鑫 《齐鲁渔业》2018,(2):23-2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虾疾病频繁发生,靠单养对虾一品种,难以阻挡病害入侵,因此开展海水混养,抵御病害,提高养殖效益,势在必行。2016年笔者在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进行了日本对虾、梭子蟹和黑鲷海水池塘混养试验,利用黑鲷摄食病死虾,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对虾养殖产业规模大、产值高、从业渔民多、产业链长,是我省渔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1993年以来全球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影响,虾产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惨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套养河鲀防治虾病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套养河鲀比对虾单养池塘养殖成活率提高了9.0%,产量提高了22.4%,并有效减少了对虾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对虾养殖产业规模大、产值高、从业渔民多、产业链长,是我省渔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1993年以来全球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影响,虾产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惨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套养河鲍防治虾病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套养河鲍比对虾单养池塘养殖成活率提高了9.0%,产量提高了22.4%,并有效减少了对虾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虾类淡水养殖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淡水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淡水龙虾和海水淡化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以及斑节对虾的养殖概况。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苗种生产不配套、病害防治技术薄弱和产品质量不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苏北沿海传统的海水池塘养殖是以对虾为主的单茬单养方式,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虾池资源,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江苏省南通市利用614亩水面进行以缢蛏为主的鱼、虾、贝多茬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对虾单养池塘中高蛋白质饲料的大量投入,使得含氮代谢产物在池塘中积累,是导致近年来养殖水环境恶化,虾病频发的主要因素。对虾单养池塘一旦发病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为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开展了虾贝、虾蟹、虾鱼和虾藻等不同健康养殖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鱼虾混养中的水环境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玥 《齐鲁渔业》2012,(7):33-34
南美白对虾是海水、半咸水和纯淡水均能高密度养殖的优良对虾品种,特别是在内陆半咸水和纯淡水的池塘养殖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单一品种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备受病害困扰。同时淡水渔业产品价格低迷,养殖效益低下甚至亏本,致使池塘单养面临种种困境。为改变现状,“池塘鱼虾混养模式”正逐步走向成熟。实践证明鱼虾混养比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具有更强的优势,既降低了发病率,又增加了鱼产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沧州对虾综合试验站,2011年在海水大面积池塘对虾养殖中,开展了以"对虾病害生物防控"为内容的试验示范和生物防控病害养殖效果调查。现将试验示范和调查实例情况做以下报告。1对虾病害生物防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1.
以缢蛏为主,鱼、虾、贝多茬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沿海传统的海水池塘养殖是以对虾为主的单茬单养方式,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虾池资源,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江苏省南通市利用614亩水面进行以缢蛏为主的鱼、虾、贝多茬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沿海地区传统的对虾养殖池,面积20亩~50亩不等,设中央沟,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以泥底或泥沙混合的底质为主,适合缢蛏、青蛤、文  相似文献   

12.
东方鲀海水池塘养殖中,可以混养中国对虾。1993年全国暴发急性流行虾病,在周围单养对虾几乎全部死亡的情况下,混养塘中的中国对虾安然无恙,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3.
虾池文蛤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虾养殖病害困扰的情况下,为充分利用本地区位优势,在坚持池塘养殖中国对虾的同时,转向虾池单养文蛤或与对虾混养取得成功。养殖面积128hm~2,总产文蛤692382.6kg,对虾19490kg。利用文蛤的生物沉降作用与虾贝生态互补特性,充分利用水域生产力并改善养殖生态条件(适度搭配),本研究成功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证明虾贝适度混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陈金仙 《水产养殖》2009,30(1):20-21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为了减少养殖的肓目性、风险性,提高池塘综合效益,探索更多更好的养殖方法及品种,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且因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后来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从2004年开始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16.
刀额新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刀额新对虾(Metapeneusensis),俗称砂虾。它具有杂食性、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不但可以在海水中养殖,而且还能在低盐以及淡水池塘中养殖,是目前闽、粤、桂三省沿海新兴养殖的优良虾种。近年来,由于虾病在全国沿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虾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养殖品种,但由于病毒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导致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不高。为了寻找更好的养殖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山东省日照开航水产有限公司在333,3hm^2(5000亩)海水养殖池塘中进行了中国对虾、菲律宾蛤仔生态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虾病毒性暴发病的频繁发生导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不高,同时各地均在探索虾塘增效的途径。目前,我区虾塘采用虾、蚶混养的养殖模式已获成功,但是对于广大泥质底的虾塘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却不理想。根据泥蚶的生态习性,我站利用湄洲湾西岛垦区的一口泥质海水池塘进行虾、蚶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经验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0亩,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大、小潮均能进水,水源利用自然纳潮进水,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比重1.016~1.022,pH值7.8~8.2,全年水温10~32℃,塘内最大蓄水深度1.3~1.8米,最小深度…  相似文献   

19.
7月中旬以来,河北省海水养虾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了进一步了解对虾病害发生的原因、危害程度,笔者于7月14日-18日,对唐山、沧州两市海水对虾主养区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采用县、区汇报与现场抽测相结合的方式,每县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养殖场现场抽样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水质化验,在沧州主养区抽取部分虾样进行试验室病毒检测。结合2008年各测报点测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测定和分析了海水和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而水分的含量显著低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达68.48%和69.80%,但海水虾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淡水虾(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淡水虾(P0.01);海水虾肌肉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亦显著低于淡水虾(P0.05),表明在海水环境中凡纳滨对虾合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较差。综合分析表明,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稍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