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水轮机分瓣式下环制造难度大、薄壁易变形、尺寸精度要求高、制造周期长等问题,采用精加工过程中不翻件一次性加工到位的工序流程,以及对合缸工装、装卡找正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际加工尺寸测量,达到图纸尺寸精度要求,验证了水轮机分瓣式下环制造方案的可行性及高效性,解决了水轮机分瓣式下环加工过程中易变形、尺寸精度无法保证等难题,可为大直径薄壁件精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POM蜗杆模具的研制,推导出了蜗杆型环尺寸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和误差分析,对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确定了蜗杆型环尺寸的精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轴颈调整环     
轴颈调整环专利号:95208059这是一种能对仪器、机械中的轴颈位置作全方位调整的装置。与国内外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紧凑、稳定、精确、占用空间小、调整方便的特点,安装后有利于提高仪器、机械精度,给设备的制造、安装、校正、修理带来方便。制造仪器及机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胀环的定精度、扭矩的测试和机床转矩的计算,获得了必要的数据,证明机床进给系统中胀环的工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银杏树中干环割、主干环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环割、环剥试验结果表明:中干不环割而主枝环剥处理,果丛枝平均结果3.25个;中干环割而主枝不环剥处理,果丛枝平均结果2.05个;中干环割与主枝环剥同时处理,果丛枝平均结果达到4.46个。上述几种处理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天麻的营养来源于蜜环菌。这是人工栽培天麻的基础。蜜环菌在天麻生长发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为此栽培天麻之前,必须先培养蜜环菌材。笔者连续栽培天麻数年,现将蜜环菌材培养的适用技术介绍如下。1蜜环菌的形态特征1.1菌丝:是蜜环菌的营养体。在腐烂或半腐烂的树枝、树根或其它植物上,可以看到白色的束或块的菌丝集合体。1.2菌索:是蜜环菌菌丝体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特殊结构,是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步转化而形成的。菌索常附于天麻表皮、菌棒表面及快腐朽的菌棒、树皮与木质部之间。幼嫩的菌索为棕红色,前端有黄白色或…  相似文献   

7.
用环扎法和注孔法防治杨干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氧化乐果和甲拌磷乳油,采用环扎法和注孔法对杨干象进行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环扎法中,l/2环扎处理的氧化乐果的防效达94.84%;在注孔法中,2种药剂2孔注药处理的防效均在87%以上。因此,在防治杨干象时,若采用环扎法应选用氧化乐果乳油,并进行l/2环扎处理;若采用注孔法,2种药剂均可选用,且以2孔注药方法更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榛蘑)是东北地区传统的野生食用菌。抚顺市林科所经过3年林地栽培试验,使蜜环菌人工栽培取得成功,一次栽培可多年收获。文章论述了蜜环菌基本形态与习性、菌种分离与繁育、蜜环菌林地栽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注意掌握环剥的方法先将老皮层剥去,然后再用环剥刀环切,环切深度要达到木质部,一定要环切透。环剥时,若不剥去老皮,环剥口往往不整齐,影响愈合。2注意选择环剥的对象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环剥的时间不一样。若是为了改善座果情况,在花期进行;若是为了增大果粒,可在花后进行;若是为了增加果实糖分,则要在成熟初期进行。3注意选好环剥的部分在主干、主蔓、结果枝上都可进行。在主干上做比较省工、省事,效果也好。环剥深度2~4mm,环剥后注意伤口保护。一般在环剥后3~4天涂药保护伤口,防止蚂蚁和葡萄粉蚧危害。涂药后用塑料…  相似文献   

10.
在13年生银杏树上进行中千环割、主枝环剥试验,中千不环割而主枝环剥处理,果丛枝平均结果3.25个;中干环割而主枝不环剥处理,果丛枝平均结果2.05个;中千环割与主枝环剥同时处理,果丛枝平均结果达到4.64个,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环剥在葡萄上的效应效果,我们于2003~2005年分别在露地和设施栽培葡萄上进行了环剥试验。结果表明,幼果膨大期后环剥对提高果粒含糖量、降低含酸量、提早上色成熟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促进枝条老熟,提高第2年发芽率,成枝率花序发育有良好作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别在定陶县冉镇张庄村葡萄园、王路口村葡萄园进行。露地环剥试验品种有京亚、巨峰、红提、黑旋风、黑提等,设施栽培环剥试验品种有京秀8、7—1。每个品种选生长健壮的植株10株,每株选3个结果枝,在果粒膨大期至开始上色前,用刀间距为3mm的环剥器在果穗…  相似文献   

12.
环剥与环割处理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时期环剥与环割对冬枣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改进枣树的栽培技术和提高枣树的产量与枣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主干环剥及主枝环割适宜在盛花期即开花30%~50%时进行,可明显提高冬枣果实及花序坐果率,提高产量;环剥与环割后果实的维生素C、总酸、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环剥处理后的枣果总糖含量较环割处理高,硬度较环割处理低,果实品质更好;盛花后期即开花60%~80%进行环剥与环割,可提高枣果纵横径及单果质量,促使果实膨大,所以在栽培中可结合盛花期进行环剥、环割后,在盛花后期根据树势情况进行2次环剥、环割处理;木质化枣吊的坐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高于脱落性枣吊,说明在生产中应注意培养木质化枣吊,这是提升枣果产量及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果树环剥技术环剥是指某些果树在生长期内将其枝干的韧皮部剥去一环的技术措施.通过环剥,能改变树体养分和水分的流向,使局部的营养状况暂时得到改善,从而可以缓和生长势,促进花芽分化,有利于结果,或刺激芽的萌发,促生新枝.  相似文献   

14.
对3年生存枣幼树进行了环剥的研究,结果表明:展叶期环剥0.3-0.5cm宽,对其生长的换制作用较为理想,过宽则树势衰弱;在生理落果初期环剥0.4cm宽,其采前座果和单株产量分别是对照的2.93倍和2.25倍。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蜜环菌的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10个林业局内进行了蜜环茵生物种的调查和标本采集,共采集分离出41个菌株,用东北5个蜜环茵生物种与之交配测定的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大部分为高卢蜜环菌,少数为CBS F。  相似文献   

16.
合川沟环线虫Ogma hechuanensis n.sp.采自四川合川县柑桔根围土壤中,该种雌虫体较长,R=64-74。第一头环直矩大于第二环。头体间缢缩明显。体中部鳞片列通常为11-12。鳞片近方形,近阴门处其先端呈锯齿状。口针长116.54-13.7.91μm,Rexp=19-22。阴门、肛门距尾端近,Rv=5-7,Ra=2-4。尾端钝,具数个鳞片,与近似种O.querci在以上特征上可相区别。  相似文献   

17.
在造林地使用环嗪酮防除小杂竹效果明显,能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按杂竹灌丛密度其使用浓度为0.75~1.0ml/m^2。使用方法有喷施和点射二种,有水源条件时,尽量采用喷施,该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河南林业科技》1994,(4):44-44
环剥对板栗结果的影响浙江省桐庐县板栗研究所胡小明等曾对板栗进行过环剥试验。试验表明,在生长期对板栗主干或主枝进行环状剥皮,可使板栗次年结果率成倍增长。7年生板栗林(18号无性系)在7月中旬用枝接刀将主干中部环割一周,深达木质部,环剥宽0.5-0.8c...  相似文献   

19.
果树环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⒇张志才田永竹王米云(平山县林业局050400)环剥作为果树夏季修剪的一项基本技术措施,可调节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暂时限制有机营养向下输送,促进剥口上部花芽的形成,同时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品质量。但在生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建立了超声萃取法测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木塑家具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以代表性的6种多环芳烃做条件选择,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甲苯为提取剂,60℃超声0.5h,萃取液通过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进行定量分析,16种多环芳烃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1~0.09 mg/kg,平均回收率80.4%~108.3%,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0%。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满足ABS木塑材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