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新农村》2016,(12)
正编辑同志:我和丈夫董某正在诉讼离婚,董某企图让我少分财产,就串通他人虚构夫妻共同债务,伪造了一份80万元的借款协议书。借款人是我丈夫董某,出借方为丈夫的表兄陈某,借款时间是2014年12月5日。董某还给陈某出具了一份"收到借款80万元"的收条。在我们离婚诉讼期间,陈某起诉到法院要求我和丈夫董某还款80万元。请问,实施这种欺诈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读者杨萍杨萍读者:你所说的欺诈行为,实际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成本—收益理论,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的欺诈问题进行研究,比较该制度中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构成,分析各影响因子对欺诈与反欺诈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欺诈与反欺诈行为受行为成本、行为收益大小的制约,且有其相应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反欺诈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诉讼(一)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有利点为:(1)便于证据取得司法机关对干扰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可以采取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便于收集证据(包括当事人难以取得的证据),同时法院也可以强制恶意赖帐或有欺诈行为的当事人履行其义务并给予相应的制裁,从而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2)权益得到保障当事人在  相似文献   

4.
国家计委最近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13种价格行为被列为价格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多,上市公司会计欺诈事件也时有发生,上市公司会计欺诈不仅可以通过会计欺诈行为骗取投资者的资金,对社会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以LDD上市公司为案例,分析其会计欺诈所采用的欺诈手法,并且分析其进行欺诈的原因,最后指出避免继续出现会计欺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价格欺诈行为不仅妨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立法和经验,打击价格欺诈行为,倡导行业自律,实行明码标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经营者弄虚作假、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为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打击和惩罚经营者的恶意欺诈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强化了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设定了欺诈经营的惩罚性赔偿条款.然而,在实践中对该条款的适用情形有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面对财政补贴的诱惑,欺诈行为在保险理赔过程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保险市场的正常发展。美国农业保险通过《虚假申报法案》《农业保险改革法》和《农业风险保障法》,设立了农业保险反欺诈的法律审查机制及相关法律责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反欺诈法律机制。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面对欺诈问题应该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完善中国农业保险反欺诈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家计委最近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13种价格行为被列为价格欺诈行为。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13种价格欺诈行为分别是:———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恶意诉讼的兴起给我国司法秩序与诚信建设带来严重损害。恶意诉讼是指诉讼当事人故意构筑虚假事实或虚构证据,利用程序来支持自己不当诉求的行为。民事诉讼中存在着立案受理制度不完善、证据审查与撤诉处理不规范、恶意诉讼的行为及后果规定不健全、第三人滥用撤销之诉等问题。总结完善我国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的路径包括加强立案中的诉由、证据和法律关系的审查,完善撤诉审查制度,设立诉讼保证制度,建立恶意诉讼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恶意诉讼的损害赔偿范围;确立诉讼告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启动,应摒弃以国家政权主义为主的模式,建立以当事人为主、检察院为辅的模式,以与民法的司法要求相适应,以符合民事诉讼法作为民法救济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2.
商事行为是民事行为的一部分,我国商事相关法律多采用单行法形式,其中商事法律 中的《公司法》与民法总则的联系最为紧密。民法总则出台后,民事法律体系相继有了更进一步 的完善,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环境。民法总则的内容多是一般性规则,对公司法起着 补充适用和漏洞填补的重要作用。民法总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约束及限制公司法的作用,同时 也尽可能的弥补公司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但就现有法律法规来看,民法总则与公司法之间仍 然存在冲突,本文浅要分析民法总则与公司法在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柴帅 《北京农业》2011,(12):235-238
人格最初发源于罗马法,涉及人的自由、尊严及存在基础,已成为现代民法的理念之一。从罗马法人格制度到现代民法人格制度的发展,其中历经了近代大陆法系民法理论对人格理论和制度的改造,其突出表现就是近代伦理人格的建立。以"平等主体"为核心的人法是近现代民法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民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交叉询问制度是英美法系的一项重要的审判制度,是司法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国内从立法上基本建立了交叉询问制度的雏形,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建立和完善交叉询问程序规则及相关配套制度,构建完善的庭前准备程序,提高证人的出庭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虚假诉讼的情况,行为人为了达到某些不正当的目 的,采取捏造的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以骗取法院的裁判文书。虚假诉讼具有极大 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的扰乱了司法秩序,长此以往,使得人们对 司法公正失去信心,从而极大的损害司法公信力。为了规制日益增多的虚假诉讼,2015 年《刑法 修正案(九)》中增设了虚假诉讼罪,并对该罪的犯罪构成、量刑幅度、单位犯罪以及同时构成他 罪和司法工作人员触犯该罪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我国刑法首次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明确的 刑法规制,使得惩处虚假诉讼行为有了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基于侦查权力有权采取一系列直接涉及公民个人自由、财产乃至生命和健康权的强制措施。鉴于实现现代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双重目标的需要,在侦查阶段引入司法审查制度是目前各国比较通行的做法。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赋予法院对侦查阶段进行司法审查的权利。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论证在我国建立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如何建立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航空公约规定、司法实践看,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期间的主要判断标准是承运人对货物的掌管;在实践中,应考察当事人的约定、承运人对货物的控制等两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承运人对货物的掌管状态,进而确定航空货物运输期间。此外,在判断航空运输期间时,应当区分辅助运输与替代运输的概念,以更加妥善地解决当事人间的法律纠纷。我国《民航法》应简化航空运输期间的认定标准,并引入替代运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反腐败刑事司法协助是国际打击与惩罚腐败犯罪的重要制度之一。证人制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证人制度规定较为具体,如电视会议作证方式、污点证人作证、证人作证刑事责任豁免制度等。我国仅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普通刑事案件的证人制度,在刑事司法协助中的证人规定上存在明显不足。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梳理该公约对刑事司法协助证人制度的规定,指出我国制定《刑事司法协助法》、引入高科技作证方式、构建污点证人及证人作证刑事责任豁免制度等具有迫切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28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其中对再审程序进行的一系列重大修改,可以极大地改变民事诉讼法修改前由于民事再审程序的滥用而造成的裁判效力不稳定的弊病,增强民事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体现了立法者以维护生效裁判权威、监督纠正裁判不公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宗旨,努力在判决的既判力和个案公正、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之间进行平衡的司法理念。为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保证诉讼公正,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法律保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行政诉讼类型在行政诉讼制度中的地位与功能,反思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类型化方面之不足,强调行政诉讼类型化在行政诉讼理论中是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基础性问题,类型化是行政诉讼制度的核心。本文同时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行政诉讼类型的划分,指出有必要在借鉴国外行政诉讼类型之划分并结合本国诉讼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类型化之行政诉讼。本文最后对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做出了初步的划分,建议应将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划分为七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