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破解“三农”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大伟 《农技服务》2007,24(2):120-121
“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问题,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减轻农民负担,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管理体制的战略性改革。就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为了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与任务。其中“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是提升农民经济效益、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在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对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推进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助力于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经济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问题,过去、今天和将来都不能回避。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城乡统筹,调整政策取向和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明确指出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三农”问题是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矛盾,农业增产不增牧、农民收入增加减慢已经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不但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阻碍农业生产.而且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我对2005年定西市的农村经济从基本情况、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做了调查,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供同行和关注“三农”问题的有关人士共同探讨,有不妥之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当前 ,“三农”问题倍受关注。我们围绕农民增收 ,对新阶段农业工作和发展农村经济作了一些思考 ,特提出以下拙见。1 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  当前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 ,势必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势必影响到整个  相似文献   

6.
“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各项工作的侧重点始终着眼于农村、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民,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要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城镇结合、以工带农、招商引资”正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由于长期的体制和政策原因,我国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往解决二元经济的思路仅仅局限于解决“三农”问题,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思路,为解决二元经济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相比更是落后,“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工作,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以发展的眼光和全新的思路提出的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上的具体实践。“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增长,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历史性的变化。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经济利益、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农业生产效率低,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相比更是落后,“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工作,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基础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对"三农"问题的新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备斗目标,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键。中共十六大对解决好“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对农村发展目标和任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协调城乡关系、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起点低,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任务极为艰巨。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使得“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实现小康的难点在农村,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任务,关键在于把“三农”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党的工作重心和首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进程,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明确指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应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农村经营机制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求,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对此,文章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的策略,旨在完善有关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相比更是落后,“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工作,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严重影响,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同时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和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作为基层乡镇党委、政府他们是“三农”政策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怎样开展农村工作、怎样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本刊从本期开设“各乡镇党委书记谈‘三农’”栏目,以便从他们的工作体会,能得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更好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以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再次出台了一号文件,这是继去年一号文件之后,我们党指导“三农”工作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将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27条重农惠农政策,既具体又明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其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是一项非常现实和迫切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的分析,从农村、农业和农民实际需求的角度,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特点,提出了改善和强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晨必 《北京农业》2016,(4):170-171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广大农民提高收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为农村社会繁荣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大农民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说农村的局限,打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跳出“三农”看“三农”,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