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农业科技》2004,(4):F002-F002
寸守铣,1939年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遗传专业,先后任省农科院油料所、遗传工程研究室和牛物技术研究所工作至今。1984~1986年任油料所副所长,1987~1992年任遗传工程室  相似文献   

2.
10%谷旺可湿性粉剂是江苏省农科院和宜兴市农林局联合开发的水稻新型复配除草剂,它具有活性高、用药量低、杀草谱广、安全性好的特点,是当前用以替代二氯苄、丁苄等除草剂的优良药种。为了探讨水稻10~15d秧龄抛秧、地膜秧、工厂秧和直播田的应用技术,2003~2004年我们先后在5个点进行了不同药种的系统筛选试验,2004~2005年又进行了混配技术和用药适期、用药量、方法、安全性等系统试验,并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进行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均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3.
王宏伟 《新农业》2001,(3):37-39
高油115玉米新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1990年选育而成,1996~1997年先后通过北京、天津两市品种审定,并于1998年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1986~1988年先后从吉林、辽宁、北京等地引入山楂品种(42个),山楂砧木(3种)在呼和浩特和乌盟栽培,截止1994年已栽植7~9a(结果4~6a)。本文重点是对当地能成熟的17个品种和1种砧木的综合表现进行报道。并对呼市山楂品种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I0001-I0001
韩永芬,女,农推硕士,副研究员,贵州省道真县人,1972年生,仡佬族,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畜牧专业,同年分配到贵州省草业研究所工作,先后被评为2002~2003年度、2005~2006年度贵州省草业研究所“文明职工”;荣获2003~2005年度贵州省农业厅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6.
石岩副教授     
石岩,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山东淄博市人。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1990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9月~1999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攻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11月~2004年1月在国际水稻研究所从事博  相似文献   

7.
稻思达在移栽稻田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1996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稻思达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稻田除草剂,可湿性粉剂用60、100、150g/hm^2,水分散粒剂用100、150g/hm^2,,在水稻移栽后5~7d,先后用毒土法、毒肥法均匀撒施,保水5~8d,可有效防稻田稗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对水稻安全,增产率平均达12.1%~40.5%。  相似文献   

8.
学者风采     
张万松,河南方城人,1940年生,1965年河南农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0年。1975年赴洛阳参与筹建洛阳农专并任教至今。先后主讲作物育种学、生物统计学和农业推广学等。现任洛阳农专教授,兼任河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河南种子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洛阳市第八届政协委员、洛阳市科学技术顾问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自1966年至今,一直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已先后主持培育出两个省级以上审定品种橡麦10号和像麦46号。前一个又通过国家审定,命名为GS豫麦Ic号,广泛种植于豫、鲁、皖、苏等省。十年来仅河南省每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ZO万~33.3万…  相似文献   

9.
麦套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套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任耀全阮庆友李建桥刘吉刚陈斌(济宁市任城区农业局272100)1994~1996年先后在安居、李营和石桥三个乡镇麦套玉米田中进行芽后除草药剂筛选、田间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三年来,全区共应用55000亩,除草效果均在90%以...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农场科研的在1985~1987年3年间,先后从荷兰引进马铃薯品种31个,经过1989~1992年的连续试验,鉴定,巴拉克,德西尔等品种较适合于海拉尔地区种植,其产量均高于当地主栽品种克新一号15%~50%;干物质含量增加4%~5%并具有还原糖低不空心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F0002-F0002
刘峰1957年5月生,博士,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佳木斯农校。历任合江农科所(佳木斯分院)土壤肥料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园艺分院院长等职,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先后参加、参与主持、主持了“六五”~“九五”三江平原国家科技攻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多次误诊1例林斌,曾运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湛江524001)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工人。1990年2月~1992年6月间因反复心悸、咳嗽、腹胀、水肿、肝脾肿大、血嗜酸粒细胞增多[(3~14.2)×109/L]先后在多...  相似文献   

13.
兽医产科学专业史志诚教授史志诚,男,1941年12月生,陕西省榆林市人。1958年榆林农业学校兽医专业毕业,分配到陕西省农林厅工作。1959年在北京中央商干校畜禽检疫师资班学习。1960~1977年先后在省畜牧厅、省畜牧兽医总站、省兽疫防治站从事畜禽...  相似文献   

14.
江阴市向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于1995年,多年来在稻麦高产高效示范、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与普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获得江苏省、无锡市的各级各类表彰和奖励。1997~2000年每年获得省、市“农业领导工程示范”特等奖,1998年获得“江苏百家生态农业先进村”,2000年获无  相似文献   

15.
青年造林学专家——王政权教授男,1956年生,哈尔滨市人。1977年教入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专业学习。1981年获得学士学位,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两次受国家公派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1986~1988年)...  相似文献   

16.
2003~2004年.澳大利亚生态澳洲公司经理、董事长先后两次实地考察会泽马铃薯种植情况后,与会泽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澳中合作马铃薯出口贸易意向书”。此举标志着会泽马铃薯再次走出国门,正式出口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吉林省大豆育种工作的历史、成就。吉林省大豆育种工作始于1913年。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大豆育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先后选育出106个大豆新品种,使生产上应用品种得到4~5次全面更换。大豆品种丰产性不断提高,抗病虫性增强,品质也不断提高。先后对国内外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搜集、研究,率先进行野生大豆考察、收集研究,并发现了新类型,大大丰富了大豆基因库。生物技术和杂优利用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最后对大豆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香蕉枯萎病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枯萎病,也称黄叶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是我国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据统计1996~1998年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先后有18000多亩香蕉被毁,而我省2003年也有几百亩的蕉园受害。  相似文献   

19.
唐广心,1963年出生于湖南省道县普通农民家庭,1981年毕业于湖南零陵地区农校,1984年参加工作,199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函授),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1992年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1993起先后任县土肥站副站长、粮油站站长等职,2003年至今任县农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20.
范立君  谭玉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59-13960
呼兰是清政府在东北最早开禁的地区。1860~1903年,清朝先后开放了蒙古尔山、通肯等地区,关内移民开始大量涌入呼兰地区.土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崛起,农产商品率迅速提高,促进了农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