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本文从旱地农业的基本特点出发,用大量资料对旱地农业进行了区域和类型分类。旱地农业分类指标与气候分类不同,须采用直接的旱地农业因子的基本量,与旱地农业生产的对象的特点要求相一致。因此本文以基本水分量、干旱期、水土影响特征、农林牧需水量、灌溉措施等分类指标,将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分为7个区(区域),50个地区(类型),反映出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可供布局和发展旱地农业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是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旱作区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绿色生产与生态协调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与贡献。基于对新时期西北旱地农业战略地位和重大需求的再认识,通过总结西北旱地农业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藏粮于地、藏粮于种、藏粮于水及藏水于技的旱地农业科技攻关思路,认为西北旱地农业科技创新攻关应强化旱地应用基础研究,集中开展旱地农业关键技术和不同应用场景旱地农业技术集成模式的科技创新工作,旨在支撑抗旱增粮科技行动,确保西北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旱地作物降水量利用系数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大,包括东北地区西部、华北地区北部和西北地区,再加上秦岭、淮河以北有严重季节性缺水的半湿润区,大致占全国面积的58%,粮食产量只约占38%。水分缺乏是粮食高产的限制因子,而这些地区水分的主要来源是降水量,年降水量在10~800毫米,在250毫米以下主要为灌溉农业,250—550毫米以旱地农业为主要形式,550~800毫米则出现旱地农业和  相似文献   

4.
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适水种植、选育抗旱节水高产品种、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耕作保墒、化学调控节水和抗旱灌溉等。旱地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应从具体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 ,综合各种技术手段 ,形成适合各地自然、经济条件的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发展北方旱地农业关键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芬 《中国农业气象》1993,14(1):31-34,52
根据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日益加剧的现状和降水利用效率不高的特点,提出了发展旱地农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搞好旱地农业的关键是减少农田水分的无效耗损,最大限度地提高降水的生产潜力;指出可通过耕作制度、培肥改土、农田覆盖和施用抑蒸化学药剂等一整套综合抗旱保墒措施,提高旱地作物的降水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夺取旱地农业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水肥耦合与旱地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水资源不足及人口增长给农业生产增加了很大压力,寻求开发旱农区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成为满足需求增长的重要方法。文章讨论了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旱地水肥关系、水肥耦合效应机理以及水肥耦合对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制约因素。要注视发展节水高效灌溉农业及旱地农业。该文论述了我国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旱地农业在节水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认为我国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提高用水效率作为农业节水的核心,提高旱地作物生产力为目标,服务于旱地农业地区社会经济、食物、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针对我国旱地农业的特点,提出了工程节水及生物节水等若干技术措施,探讨了未来旱地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与东北地区粮食新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候变暖为东北地区粮食新增潜能带来机遇与挑战。东北地区气温升高, 无霜期延长, 作物生产潜力提高, 作物栽培区域北移和扩大,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加上东北地区现代农业高度发达, 成为我国粮食新增潜力最大的地区。但极端天气频繁发生, 部分地区有干旱趋势, 为东北粮食新增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东北地区粮食外运困难, 粮食加工转化能力薄弱, 农业增收困难等问题, 提出东北地区粮食安全发展的战略, 即巩固提高粮食总产, 稳定发展粮食出口, 加快粮食调运, 快速发展粮食加工, 促进粮食转化, 变粮食生产基地为粮食加工转化基地, 变粮食主产区为农业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9.
东北农业机械化特点及其对种植业纯收益的贡献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量化效果,在分析东北农业机械化特点的基础上,用项目有无比较法测算了东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农业机械化特别是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贡献率为28.74%,特别是在农产品价格下降、种田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的贡献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我国旱地农业建设,应以降水的高效利用为中心,提出了旱地农业高效用水节水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Data from runoff plots operated over a five year period show that significantly less overland flow is generated with a seasonal no-till ridge system than with contour tillage or straight tillage systems. Seasonal no-till ridge is the optimum system for incr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water for rainfed agriculture on the dryland soils in the hilly area of Sichuan Province, China.  相似文献   

12.
Water and nutrient availability significantly limits global crop production, especially for dryland agriculture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To explore the optimal soil mulching options for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a 3-year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oil mulching practices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the water use and grain yield of spring maize. The treatments included traditional flat farming (CK), narrow plastic film mulch (NM), wide plastic film mulch (WM) and narrow plastic film mulch?+?maize straw mulch between rows (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S treatment increased consistently soil temperatur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maize growth, and more importantly, it reduced diurnal temperature variation. MS also increased in soil water storage by 10.1%, leading to the highest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30.9?kg?ha?1?mm?1) over CK on 3 year average. M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aize yield and net income of farmers by up to 20%, compared to CK. In conclusion, optimisation of soil mulching strategie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rop yield and water productivity in dryl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Our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guidance for exploring better soil management practice for dryland agriculture in the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3.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及其宏观调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多降天上雨,多蓄地上流,南水北调,节水灌溉,高效利用有限降水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思想和宏观调控措施,对我国当前旱地和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昌图县高产农田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辽宁省昌图县以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建立了以玉米为中心的高产农田农林牧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初步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于北方平原丘陵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黑土的退化问题及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45,自引:11,他引:45  
陆继龙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2):53-55,67
在分析我国东北黑土的土壤侵蚀、养分减少、物理性状恶化和土壤污染等退化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了黑土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并探讨了黑土退化的防治和可持续农业 ,这对于提高黑土地区土壤的生产力 ,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GPS和GIS农业装备田间位置的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田间车辆的实时监控和导航,是实施精细农业变量作业技术的基础。该文结合中国国情和旱作农业的实际,将GPS、GIS技术相结合,采用MapInfo公司生产的MapX4.5控件内嵌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研制开发了一种基于GPS和GIS的田间农业装备实时监控和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完成了地图常用功能和各种GIS工具模块的设计,包括串口通讯、地图编辑、网络通讯3个子系统,共17个模块,本系统采用控件技术设计了串口和网络的数据传输和传输数据的保存;以旱作农业机械为例,建立了动态田间农业机械装备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试验实测结果, 论述了东北长白山区黑土地带的水土流失规律。同时对国家商品粮基地的低山丘陵区坡耕地, 在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后, 保持水土的效果和增产效益进行了分析, 以及对如何改造中低产田, 增强山区农业发展后劲, 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此试验成果有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 并对实现农业发展新突破,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福建赤红壤、红壤旱地土壤水库容状况及水分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取点面结合 ,运用区域对比方法 ,剖析了福建赤红壤、红壤旱地土壤水总库容、贮水库容、有效水库容和通透库容的差异 ,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水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