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渭干河灌区是位于中天山南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灌溉区,农业自然条件较好。本文通过分析渭干河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水资源特征、水土平衡和节水农业的潜力,探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渭干河灌区农业发展水平、水资源开发现状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为扩大灌区水资源环境容量,提高水资源承受能力,促进渭干河灌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引大调水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是干旱区至关重要的自然要素,其微小变化将导致整体自然环境的巨大改变。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主要对引大入秦工程全面运营后,秦王川灌区相应的主要环境变化进行了较客观全面的评价,并指出应对举措,以促使人类活动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当代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秦王川灌区土壤僵硬、盐碱化的限制及薯块易变形绿头等制约因素,进行了栽培模式、品种、节水灌溉技术、播种技术的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得出秦王川灌区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技术:采用75 cm宽度的大垄覆膜覆土栽培,选用中早熟品种LK99,用脱毒种薯一级良种50 g左右小整薯,4月初播种,4 500穴/667m2,全生育期分4次灌水160 m3/667m2,生长期追施5~10 kg/667m250%硫酸钾,商品薯产量可达到2 000 kg/667m2以上。秦王川灌区马铃薯生产以早熟栽培为主,采用大沟高垄全生育期覆膜覆土栽培模式,可实现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论渭北黄土台原灌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渭北黄土台原灌区地下水资源形成及赋存特点,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采量的概念,评价原则并对评价方法作了分析,对典型灌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促进有效的节水机制形成、灌溉工程老化、设施薄弱、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论述了水价政策对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提出改革水价以促进灌区节水农业发展的思路;探讨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农业节水投资力度不足;提出了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路是树立可持续利用观念、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促进地表、地下及降水联调,加强宣传和教育,充分认识水资源危机的紧迫性,为水价改革奠定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上游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塔里木河三条源流灌区引用地表水量已接近 70 % ,而有效利用率不足 0 .4,主要是渠系防渗率只有 10 %~ 2 0 % ,渠系利用系数 0 .39~ 0 .40。灌区从河道引水共计 140 .85× 10 8m3 ,到达农田的水量只有 5 5 .47× 10 8m3 。而且渠系、水库和农田渗漏还引起了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和土壤盐渍化。要提高源流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必须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利用 ,并修建山区水库逐步取代平原水库 ,减少引水的无效蒸发和渗漏损失 ,方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向塔里木河干流输送 45× 10 8m3 的地表水  相似文献   

7.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模拟玛纳斯河灌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在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敏感性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型、一般治污型、强化治污型、一般节水型、强化节水型和综合型六种模拟方案,对玛纳斯河灌区未来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传统型方案,未来几年玛纳斯河灌区水资源的供需缺口逐渐增大,虽然强化节水可以满足水资源需求量,但强化治污和强化节水相结合的综合型方案能够产生更多的余水,到2030年,余水量为3.19×10~8m~3。从而提出将治污与节水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维持玛纳斯河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间作套种 提高灌区综合效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间作套种试验、示范,调查研究的分析看出,在甘肃景泰川电力高扬程灌区发展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灌区的水资源,提高了作物对光、热、水、地的利用效果,种地养地,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间作套种进行提高了灌区农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节水灌溉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节水灌溉替代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是降低成本增加和解决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本文依据 2 0 0 0年甘肃省灌区普查资料对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甘肃省 2 0 0 5年节水灌溉工程规划 ,对实施节水灌溉后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于田县昆仑灌区水资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田县灌区由于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使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本文 在分析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工程措 施,探讨了灌区的发展规模,并指出节水是灌区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水资源复合系统为基础,建立了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该地区1996~2005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陕北地区除本身干旱缺水以外,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用水效率低和经济水平不高是影响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1996~2005延安市和榆林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均处于较弱和中等之间,且呈上升趋势,提高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宝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宝鸡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入手 ,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以期对宝鸡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AHP法的四川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对四川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做出科学判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域的基本特点,选取了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利用程度4个方面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相对重要权值,根据研究区2000~2006年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定量化取值.最后定义一个综合评价指数,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定量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的4个考查准则分别处于较差和一般可持续利用水平,加权叠加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长期处于一般可持续利用水平,因此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必须在合理开发的同时,确保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使其得到永续利用。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超采势头的发展,促进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和永续利用。文中根据且末绿洲实地考察、历年统计资料及水文概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埋藏与分布规律、车尔臣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开采条件以及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研究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保护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充分分析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并根据资源现状和需求探讨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对策。研究认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已经超出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地下水资源,建立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用水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不适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导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极不合理,“上游防洪、下游抗旱”,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本文在分析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实现途径的基础上,着重从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公众参与和生态保护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提高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且末绿洲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对该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利用模糊优选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度描述复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结合且末绿洲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研究且末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综合对且末绿洲2003年—2007年的水资源系统的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且末绿洲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提升空间。研究成果可为且末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有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转变观念,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治水思路,以全面的水资源价值观和科学的评价规则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和节水规划,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水资源利用及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其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对于中国西北干旱地区而言 ,水资源更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水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对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新疆尉犁县为例 ,选择了 6大类 2 2项指标 ,采用模糊数学的多因子二级评判模型进行了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表明 ,目前尉犁县的水资源已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