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中国是大豆消费大国,而且高度依赖进口。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有哪些影响?我国大豆产业该怎样自强?这些问题如何求解,应该引起大豆产业相关管理者、研究者的特别重视。我国是大豆原产地和大豆食品发源地,丰富多彩的豆制品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华,对我国居民成长健康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大豆深受我国消费者的喜爱,但国产大豆却不足以自给自足,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统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了全球约65%的贸易大豆。  相似文献   

2.
国家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进口依存度超过70%,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较大。一是大豆进口依存度上升、自给率下降将降低我国粮食安全等级;二是国际价格波动更易通过传递效应降低国家整体福利水平;对大豆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我国四大粮油作物之一,也是甘肃栽培的主要豆类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产业进口形势十分严峻,进口需求呈现刚性,进口数量持续上升,价格受制于外商,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极大冲击。本文在分析甘肃大豆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大豆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甘肃大豆产业、提升甘肃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目前中国大豆进口主要特点、检疫检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进口大豆的检疫检验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3744万t,使得我国大豆产品的总自给率不足三分之一。仅今年上半年,大豆进口同比增长28.2%,由于进口大豆对我国农民的冲击以及国外资本对加工企业的控制,使得业内外人士对大豆产业充满悲观:放弃还是坚守,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困局,如何在困局中为中国大豆谋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大豆曾经享誉世界,可以说,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大豆市场遭遇剧烈波动,进口大豆的数量迅速增加,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与此同时,前不久农业部批准3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国外大豆占据国内大部分的大豆市场,国产大豆究竟能否守住最后的壁垒?我国的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7.
国外     
《新农业》2018,(8)
正美大豆如被加税对中国影响有限针对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政府日前对原产于美国、约5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采取对等措施,其中较引人关注的是大豆。美国、中国分别是全球第一大大豆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加征关税将对中国产生三方面影响。影响一:进口美豆将涨价,市场份额或被巴西、阿根廷替代。2017年我国进口美国大豆3 285.4万吨,占我国大豆进口量的34.4%。据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王明利  相似文献   

8.
抗除草剂大豆是目前我国大量进口但尚未开放国内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品种。本文围绕着我国发展抗除草剂大豆产业的争论,集中分析了影响我国抗除草剂大豆种植决策的五大因素:大豆市场分类选择、消费者购买意愿、进口与国内自行生产选择、食品安全生态环境考虑和生产者的种植意愿,认为在没有证实其存在食用危险与环境危害情况下,伴随科学监测发展抗除草剂大豆产业将是我国大豆产业走出困境的合理尝试。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2,(14):30
分析原因 刘登高(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由于我国农户之间缺乏互相协作、产品规格不统一、品种混杂、批量小,在市场上失去讨价还价的权利.而在大豆加工上,企业采用孤军奋战的传统模式,相互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这使国际粮商有了在国内扩张的机会,导致中国大豆的生产者、加工企业、消费者丧失了对大豆商品的选择权和话语权. 冯晓(国家大豆工程中心主任):国产大豆的发展表面上看是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实际上是国产大豆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国内大豆的优势没有在市场上得到认同,混淆了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在种质资源和品质上的本质区别,没有形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大豆及制品市场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初夏,对于中国大豆产业而言,一个格外沉重的话题就是面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非转基因的中国大豆还能坚守多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豆等部分农产品开放了关税保护,随着中国大豆需求量的连年激增,进口大豆开始逐渐统治了市场。而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进口大豆的到岸价格如铁矿石一样,  相似文献   

11.
Soybean output and trade are mainly operated in America, Brazil, Argentina 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America. For China, the import output is number one, and the export output is the forth. For this reason, the soybean industry of China got a huge lash, and the soybean farmers got a large loss, it influenced the building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China. Both U.S.A's soybean output and trade amour are the number one in the world, this achievement should be contributed to U.S.A's advanced production ability and its favorable subsidy policies. Contrary to U.S.A's large subsidy and cheap loan, Brazil and Argentina raise their soybean output and trade amount by high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untying" policies, such as abolishing some unreasonable rules and tax. So if we want to develop Chinese soybean industry and make sure our soybean industry's safety,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experience soybean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other countries' and improve ours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国食糖进口再创历史新高,受进口食糖影响,国内糖价急剧下跌,主产区纷纷调低甘蔗收购价,蔗农利益受损,糖企也仅能勉强维持,整个食糖产业岌岌可危,沦为"大豆第二"之声不绝于耳。在系统分析中国食糖进口激增、价格下跌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并就未来市场调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述对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就转基因大豆对于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安全可能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进行了叙述并对中国大豆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应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这一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亦注重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使中国成为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中心;同时加强对大豆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早日创造出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自己的、安全和环保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实现新的腾飞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4.
利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大豆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季节调整、单位根检验等方法,研究美国大豆加工量(主要指压榨量)、出口量及其库存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国大豆当月净出口量与我国大豆当月进口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主要因为美国大豆净出口行为与我国大豆进口行为存在一定的时滞,滞后2期的美国大豆净出口量增加1 t,可导致2个月后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0.24 t;美国大豆压榨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因为各国大豆压榨需求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且其对我国大豆进口也存在一定时滞性。美国大豆及其豆制品的库存量会限制美国大豆出口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大豆进口。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2000~2006年高油大豆品种与推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黑龙江省2000~2006年高油大豆育种的重大进展,育成了49个高油(脂肪含量>21%)大豆品种,油份含量较1991~1999年育成品种平均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商品高油大豆已达到了国外进口大豆品质水平,高油大豆品种已成为生产主栽品种,有力地推动了黑龙江省大豆的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于潇萌  刘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73-4775
系统梳理了大豆需求的影响因素体系及影响机制,根据我国近10年来大豆需求变动情况,实证研究了决定大豆需求及进口数量的因素。研究发现,养殖方式向规模化转变,大幅增加了对工业饲料及豆粕的消耗;豆粕需求是大豆国内压榨数量的决定性因素,进而也是我国大豆进口量的标尺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析了中国大豆进口不断增长的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对进口增速的贡献率.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大豆进口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的因素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CMS模型定量地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大豆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有的放矢的针对影响增长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关注 以改善大豆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18.
季良  彭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46-19147,19151
面对以进口大豆为主体的我国大豆产业格局和国际粮商对国产大豆的严峻挑战,通过全国与新疆大豆主产区的对比分析,找出新疆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指出缺乏政策支持是导致新疆大豆产业长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证实了新疆作为高油高产大豆产区优于东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和新疆政策为导向,以新疆现有耕地面积与作物结构及新疆大豆气候区划为依据,以国家大豆发展战略为先导,以国家粮食战略接替区计划、新疆棉花战略调减计划和新疆小麦发展战略规划为主线,提出在新疆9个区域发展形成46.67×10^4hm^2播种面积和132.2×10^4t总产的大豆生产规模,并进行就地加工转化,通过政策引导和企业带动实现国家大豆西部新支点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豆进口量持续保持高位,其价格波动一直是关注焦点。为研究不同大豆市场价格传导的差异,选取中国、巴西、阿根廷和美国大豆市场2014年1月—2021年5月的日度价格数据,采用小波模型与Copula函数对中国与各国大豆市场价格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价格与各国大豆市场价格之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关联,关联程度随时间尺度的扩大而增强,其中与巴西关联性最为显著;尾部价格联动效应存在差异,价格波动超过1个月,与阿根廷、美国分别对价格下降、上涨更敏感;中国与巴西、美国大豆市场价格都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价格传导,不同国家正/负向传导效应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国内油料生产,丰富进口来源,加强市场监测预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子育种是当今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已成为国际大豆种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介绍了2012-2013年间国内外大豆分子育种研究的新进展: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更深入、更广泛;克隆并验证了与开花、产量、结瘤和抗逆性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发掘出一批新的分子标记或QTL,强化了传统分子标记与新技术、新方法的有机结合;在遗传转化体系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并在大豆中对一些目标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一批具有抗虫、耐除草剂等单一及复合性状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种获得多国安全认证,允许进口食用、饲用或商业化种植,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大豆分子育种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