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西番莲属植物的抗寒性,筛选抗寒能力较强的种类,对经过低温霜冻后的百香果等6种西番莲属植物进行抗寒性调查。结果表明 :西番莲属6种植物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 :蓝冠西番莲、西番莲>百香果> 红花西番莲>哥伦比亚热情果>大果西番莲;百香果5个品种(系 )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黑美人 >台农1号> 黄金杂交种1号>满天星 >芭乐味黄金果,为百香果抗寒品种选育和栽培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比较来自三个不同种植栽培区域不同品种的百香果果实,研究了其纵径、横径、单果重及可溶性糖含量等性状表达对在不同栽培区域环境的响应效果表现。结果表明,大黄金在大田镇露地种植的果实表现最优,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大,其中平均单果重达116.5g,可溶性糖含量达17.1%;满天星在细水乡种植地的果实性状最佳,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均最大,可溶性糖含量较高(15.8%)。不同区域的小黄金和台农果实性状表达差异较大:小黄金在大田镇露地种植的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重均最大,而可溶性糖含量(16.7%)极显著小于两院种植的果实(18.0%)。台农在细水乡种植的果实性状表达显著优于其他种植区域,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可食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另外2个种植栽培区域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7.7%)。综上,这三个区域反季节种植的大黄金和满天星果实综合表现较优,小黄金和台农稍差些。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耐热型西番莲品种‘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进程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测定其花器官表型性状、花粉活性、柱头可授性、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结果发现,‘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进程可分为:现蕾期-花冠发育期-雌雄蕊发育期-裂蕾期-开花授粉期-谢花期,时间持续25-27d,开花时间为下午13︰00-15︰00,单花开放时长约24 h,开花前3 d左右(花药即将开裂时)至裂蕾时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数量为7.94x105个/花药,活性为90.11%,繁育系统类型为异交型,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这些特征为‘钦蜜9号’在35℃以上高温还能正常开花并结实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据《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8期《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陈道勤等)报道,以金煌杧为母本,台农1号杧作父本,研究了套干湿袋、湿袋间隔时间、花粉处理等因素对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要提高杧果人工杂交授粉结实率,花粉必须见光处理后才能用于授粉,杂交授粉后必须套袋处理,且授粉套袋后必须湿袋,湿袋方法是每间隔2h用喷雾器将袋子喷湿,湿度达100%,湿袋时间应保持在4h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贵州省兴义市、望谟县和贞丰县引种种植桂热芒3号和桂热芒4号,2020 ~ 2022年连续3年对2个芒果品种的引种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桂热芒3号的成熟期桂为9月上中旬,较台农1号晚40 ~ 50 d,避开了采收上市高峰,其平均单果重341.67 g,可食率73.54 %,可溶性固形物21.6 %,总酸含量0.30 %,Vc含量21.24 mg/100g,固酸比72.60;桂热芒4号的成熟期为8月中旬,较台农1号晚10 ~ 20 d,未避开采收上市高峰,但其产量高于台农1号,果实品质优良,其平均单果重382.57 g,可食率75.07%,可溶性固形物17.8 %,总酸含量0.25 %,Vc含量12.20 mg/100g,固酸比76.09,风味口感较台农1号清淡,更符合当地消费者口感。2个品种在贵州地区的适应性好,抗性强,具丰产稳产特性,可作为优良中晚熟品种在贵州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2013—201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赛迪5号、赛迪7号、6010紫花苜蓿、WL525HQ、维多利亚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10紫花苜蓿综合性状优良,一是其稳产性、丰产性表现较好,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71%、5.90%;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最高,每100平方米的产量分别为1 068.90 kg和269.13 kg,较赛迪5号、赛迪7号、维多利亚、WL525HQ分别增加了1.70%、5.13%、7.05%、3.58%和2.22%、4.54%、8.83%、2.04%。二是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营养品质好,6010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20.30%,极显著高于赛迪7号和WL525HQ(P0.01),显著高于赛迪5号(P0.05);干物质、无氮浸出物分别为95.72%、50.68%,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1);水分、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4.29%、25.41%,均极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灰分含量8.62%,极显著高于赛迪5号和WL525HQ(P0.01);粗脂肪含量2.12%,显著高于WL525HQ和维多利亚(P0.0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6010紫花苜蓿隶属函数值最高,能够较好地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在该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一、抓好种子质量,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一)搞好品种布局。1.胶东丘陵区。主要是春花生种植区,要以中熟大果品种为主。在土壤肥力较好、适合种植出口大花生的地区,重点选用花育22号、山花7号和花育33号等符合传统出口大花生要求的品种,搭配种植山花9号、青花7号、山花15号等大花生品种。在肥力较低的旱薄地、适合种植出口小花生的地区,重点选用潍花9号、花育32号、山花8号、青花6号等小花生品种。2.鲁中南山区。种植春花生、肥力中等以上地块,重点选用丰花1号、花育25号等中熟高产大花生品种,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芭乐黄金果、紫香1号和台农1号西番莲品种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西番莲在低温条件下其植株生长及其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情况,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测定植株存活率,进一步探明西番莲耐冷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各参试材料中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得值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测得值呈先增加后减少,在温度为10℃时,测得值均达到最大,在温度低于3℃时,测得值均低于对照;恢复生长试验中,3℃处理后的芭乐黄金果西番莲品种存活率为0,0℃处理后的三个参试品种,存活率均为0。综上所述,西番莲扦插苗受到低温伤害时,其叶片中MDA含量增加,诱导出POD、SOD和CAT保护酶活性,同时体内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会逐渐积累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植株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比较研究福建省2个主栽西番莲品种‘黄金’和‘紫香’果实的耐贮性差异,为福建西番莲果实采后保鲜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将采后‘黄金’和‘紫香’西番莲果实置于常温(25±1)℃、相对湿度70%条件下贮藏18 d,每3 d 取样测定果实商品率、失重率、皱缩指数、果皮色泽及果实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紫香’西番莲果实相比,‘黄金’西番莲果实的pH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紫香’并在采后常温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但‘黄金’西番莲果实的商品率在贮藏9 d后显著低于‘紫香’,果实失重率和皱缩指数显著高于‘紫香’。据此认为,采后‘黄金’西番莲果实比‘紫香’的营养品质更高,但较‘紫香’更易发生果皮皱缩,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0.
摘 要:通过调查台农16号菠萝在广西防城港8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过程中对比当地主栽品种巴厘的植物学特征、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主要经济性状等表现,提出了台农16号菠萝园地的选择、种植、植株管理、水肥管理、花果管理、防寒、病虫害防控等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结果显示,台农16号菠萝平均单果重达1.23千克,平均亩产达4162千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商品果率99.64%;综合上述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广西防城港丰产稳产性好,风味佳,品质特优,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宜在广西防城港市栽培。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对引进的台农 16 号、台农17号、金菠萝等菠萝品种与目前广泛栽培的巴厘种进行植株,果实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分析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台农 16 号台农17号商品果率都达到90%,可食率、果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较高,风味清甜,比较适合代替巴厘种的最好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夹金山3种同域分布绿绒蒿的传粉生态学特点与繁育系统差异,以全缘叶绿绒蒿、川西绿绒蒿、红花绿绒蒿为研究对象,观测植株的花期物候与传粉媒介,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分别检测柱头可授性与花粉活力。结果表明:1)全缘叶绿绒蒿的花期比川西绿绒蒿和红花绿绒蒿提前近1个月,后两者的花期接近,但三者花期均有重叠。2)3种绿绒蒿柱头可授性持续时间均达5 d以上,且第3至4天时可授性最强。3)在散粉后的8 h内,全缘叶绿绒蒿和川西绿绒蒿的花粉活力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红花绿绒蒿的花粉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全缘叶绿绒蒿花粉胚珠比为990±28,川西绿绒蒿为2050±596,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红花绿绒蒿为1380±202,与前两者无显著差异。且3种绿绒蒿均属于兼性异交。5)3种绿绒蒿有着相同的传粉者麻蝇;其中访问全缘叶绿绒蒿的昆虫种类最多;访问红花绿绒蒿的昆虫比较单一,但数量最多;访问川西绿绒蒿的昆虫数量最少。综上,3种绿绒蒿在繁育系统上表现出差异性:全缘叶绿绒蒿花期和柱头可授期最长,柱头可授性最强,授粉昆虫种类最多,弥补了花粉活力衰减快的...  相似文献   

13.
为选出适于海南北部地区生产的百香果品种,本研究自2018年起引进‘台农一号’、‘小黄金’、‘大黄金’、‘大黄果’、 ‘满天星’5个优质主栽百香果品种(系),于琼北的澄迈县福山镇、海口市旧州镇和屯昌县屯城镇3个试验点开展试种筛选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品系)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果实品质指标测定进行适应性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百香果生长状况均较稳定,‘台农一号’、‘小黄金’的抗病性、耐热性及丰产性较‘满天星’、‘大黄果’更强,‘大黄金’居于中等水平;‘小黄金’、‘台农一号’、‘大黄金’果重较大,其可食率约在40%,显著高于‘满天星’与‘大黄果’;其果肉蔗糖、TSS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总酸含量则低于其他品种;果肉VC含量以‘台农一号’最高,‘大黄果’居中,其他品种无显著差异;‘满天星’、‘大黄果’固酸比分别为所有品种中最高(69.21%)和最低(51.23%)者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表现较好的‘台农一号’、‘小黄金’以及‘大黄金’3个品种,可作为琼北地区适宜生产发展的百香果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品种,本研究通过对白花扁豆〔White Lablab purpureus(L.)Sweet〕、紫花扁豆〔Red Lablab purpureus(L.)Sweet〕、大翼豆〔Macroptilum atropurpureum(DC.)Urb〕、葛藤〔Pueraria lobata(Willdenow)Ohwi〕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豆科牧草品种均能在试验区正常生长发育,其中以白花扁豆表现最好,鲜草产量达3615kg/亩,其次是大翼豆3115kg/亩和紫花扁豆2768kg/亩,分别比对照品种葛藤2234kg/亩提高了61.8%、39.4%和23.9%,各试验品种营养含量较高,粗蛋白质含量达18%以上。本研究认为白花扁豆、大翼豆是广西值得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良豆科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丹麦440、青海444、青燕1号、青引1号在新疆塔城、石河子地区的生长状况,并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燕麦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燕麦株高、干草产量、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及相对饲喂价值(RFV)等指标,并通过隶属函数对不同品种燕麦在不同地区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塔城地区丹麦440干草产量最高,为12.25 t/hm~2,与塔城地区其他燕麦品种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青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为7.91 t/hm~2,除丹麦440外,与石河子地区其他燕麦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株高在塔城和石河子地区均为最高。塔城地区青海444 RFV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石河子地区青引1号RFV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CP含量最高,为9.88%,与青海444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丹麦440 CP含量最高,为11.68%,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塔城地区青海444 NDF、ADF含量显著低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分别为45.02%、22.30%;石河子地区青引1号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为46.27%;丹麦440 ADF含量最低,为20.99%,除青引1号外,与本地区其他2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WSC含量、Ash含量最高,分别为11.03%、7.08%,除丹麦440外,与其他2个品种均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丹麦440 WSC含量、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11.04%、4.64%(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为6.07%。石河子地区青燕1号Ash含量最高,为7.87%,与丹麦440差异显著(P0.05)。说明塔城地区适合种植青海444,石河子地区适合种植丹麦440。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青贮燕麦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于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贝勒、魅力、陇燕2号、陇燕3号、燕王、青海444、巴燕3号、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进行区域试验。于燕麦乳熟期刈割,切至2 cm后进行罐贮。60 d后开封取样,测定其营养指标和发酵指标。结果表明:陇燕2号干物质(DM)产量最高,为4905.45 kg·hm-2,青引1号干物质产量最低,为1773.65 kg·hm-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10个燕麦品种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在30.73%~45.47%,DM含量最高品种为陇燕2号,最低品种为巴燕3号,2个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林纳、贝勒和陇燕2号3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2.63%、12.46%和12.4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贝勒和林纳2个燕麦品种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25.11%和26.11%,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10个燕麦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17%~4.33%,平均含量为3.39%,含量最高为贝勒,最低为燕王,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的发酵品质差异显著(P<0.05)。林纳的pH值最低,乳酸含量最高,为6.86%,丙酸、丁酸、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低,发酵品质较好。10个燕麦品种发酵品质的V-Score评分中陇燕3号、林纳、陇燕2号、青海444、魅力、青引1号、白燕7号和贝勒8个品种的分值在80以上,发酵品质为优。综合考虑产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品质,林纳适宜作为青贮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加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黔草1号高羊茅与对照品种(引进品种凌志(B)和原始群体)在不同区域种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综合观测评比。结果表明:黔草1号高羊茅较对照品种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较高的种子产量,种子产量平均高于对照品种20%以上。适宜于我国长江中上游中低山、丘陵、平原及其他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对三点金(Desmodium tiflourum)在整个生育期内开花结实过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三点金为一年多季开花植物,具有2个明显的开花期,第1、第2开花期分别为4-6月(75~80 d)和9-10月(62~65 d);三点金第1、2开花期花粉失活率分别为72.34%和87.23%,第1开花期小花花粉活力显著低于第2开花期花粉活力,三点金花粉可育率在第1、2开花期分别为92.60%和93.72%,2个花期柱头散落花粉数分别为5.86和5.77粒,二者无显著差异;三点金单荚成熟天数为28~31 d,三点金在5-11月均有结实现象发生,但结实高峰期为10月中旬-11月初(20~22 d),不同土壤基质的三点金以100%砖红壤的结实率及结实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马蔺开花及传粉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TTC法对不同时间采集的花粉及同时采集后置于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花粉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运用多种套袋处理方式,检测了马蔺的传粉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花朵散粉后马蔺的花粉生活力随时间的延续逐渐下降,在4℃冰箱干燥冷藏条件下花粉在48h之内生活力能保持在50%以上;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1d较强,随后降低,但一直到花朵闭合前仍具有可授性;马蔺是异花传粉植物,自然传粉需借助外媒,虫媒传粉是其传粉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毛叶枣生产上不同栽培种座果率和产量,对高朗1号、JD-2、蜜丝、大蜜、雪蜜、三木、蜜枣王7个毛叶枣品种的花器官发育特性、花粉育性进行研究,并对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确定了7个毛叶枣品种在广西南宁的开花期、开花习性、花器发育时序的差异,高朗1号为上午开花类型,而JD-2、蜜丝、大蜜、雪蜜、中叶、蜜枣王这6个栽培品种为下午开花类型;从进入初花期的时间来看,高朗1号初花期在8月上旬始入,较其他栽培品种早,其次为天蜜、蜜枣王、大蜜品种,8月中下旬进入花期,而蜜丝、雪蜜、三木、JD-2等品种花期较晚,初花期在9月上旬。同时根据花粉数量、质量、形态比较分析了7个毛叶枣品种的花粉育性能力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这7个毛叶枣品种的花粉育性大小依次为高朗1号﹥蜜丝﹥蜜枣王﹥JD-2﹥雪蜜﹥三木﹥大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