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华东"屋脊",武夷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山区与南岭联系的重要生物通道.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20年1-8月期间,在保护区布设37台红外相机作为固定监测点,运行9028个相机工作日,拍摄有效照片2666张,记录鸟类、兽类10目19科3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蛇雕、中华鬣羚、水鹿.红外相机的应用使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了解本底资源数据,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保护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红外相机对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共在9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8621个相机日,共获得有效照片20071张,记录到可识别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5种,隶属于2纲10目21科。其中,哺乳纲4目10科15种、鸟纲6目11科20种,包括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白眉山鹧鸪、白鹇、斑林狸、豹猫和藏酋猴等8种。该调查为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首次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该森林公园鸟兽进行监测,补充了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兽物种多样性,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后续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是濒危物种保护和维持及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内鸟兽资源多样性信息及鸟兽分布情况,2022年5月~11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在5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6494个相机工作日,共鉴定出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5种,属于2纲8目16科。其中,鸟纲4目7科10种、哺乳纲4目9科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是藏酋猴、猕猴、白鹇、豹猫和凤头鹰。项目为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实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雾灵山保护区自2015年开始将红外相机技术应用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和管护中。目前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发现兽类5目10科14种,鸟类4目6科10种,掌握了区内主要物种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狍(Capreolus)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补充了保护区的本底调查资料,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鸟类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区制定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相关管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涛  陈蕾 《绿色科技》2019,(4):29-30
指出了自1996年王香亭主持进行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外,已多年未进行过野生动物当地资源调查。于2017年1~12月,在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设置了30个1km×1km网格,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保护区内首次监测到了野猪,再添了一个物种。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区域动物分布现状,在蒿坪站后沟内安放4台红外相机对地栖鸟类和兽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后沟内共监测到野生动物28种,其中鸟类18种,隶属于4目6科;兽类10种,隶属于4目8科,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5种,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4种。红外相机监测记录也反映了部分物种的活动规律,为保护区的动物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及时科学补充、更新并完善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对于科学掌握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以及针对性的保护管理至关重要.2008年4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布设182个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对区内林下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研究,通过对获得的91915条红外相机影像数据深度分析,共计发现12种保护区物种新记录,分属...  相似文献   

8.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动植物资源第二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雉类和兽类因在野外警觉性高,而成为野外调查工作的难点。本次科学考察中运用了红外感应相机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区范围内拍摄到国家I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和黑麂,国家II级保护动物白鹇、勺鸡和鬣羚等。调查实践证明,该技术运用于山区的野外调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2017年11月—2021年3月,在江西信丰金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布设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监测到黄腹鼬、斑林狸、豹猫、倭花鼠和白眉山鹧鸪5种保护区鸟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自动相机拍摄技术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在65个样区运用130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照片资料44 688张。其中,野生动物照片8 838张,共鉴定出29种动物,拍摄率高的野生动物有猪獾、狍、野猪、猕猴等;保护区濒危等级最高的金钱豹实体照片66张,首次发现红腹锦鸡在山西省境内分布。最后讨论了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保护区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