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莲藕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藕去泥洗净后,经一个月的贮藏结果表明,低温下贮藏的莲藕失重率、腐烂率均比常温下为低。其中以特克多、杀毒矾药剂处理并辅以充氮气贮藏效果最佳,失重率分别为0.71%和0.73%,腐烂率分别为2.4%和3.1%,常温对照是其5.23倍和2.9倍。衡量莲藕食用品质的主要成分--淀粉,低温贮藏也较常温贮藏的保存率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1~2010年上杭县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结合蜜雪梨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统计分析上杭县春季连阴雨、低温冷害、冰雹等气象灾害对蜜雪梨生长的影响,结合气象灾害特点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种子含水量密切影响种子活力。蒙古栎种子新采收后含水量较高,不耐贮藏。为探究蒙古栎种子含水量对种子耐藏性的影响,将不同含水量蒙古栎种子分别贮藏在低温(4℃)和室温(20℃)条件下,并检测其生理生化变化,评价其耐藏性。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蒙古栎种子为试验对象,利用硅胶干燥法分别控制种子含水量为50%(采后初始含水量)、40%、30%和20%。在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种子萌发率和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子最适贮藏含水量为30%~40%。室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30%耐藏性较好,最长贮藏时间为56 d,并在此期间维持种子萌发率达30.10%以上。低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40%时的贮藏效果最好。40%含水量种子贮藏84 d后萌发率仍可达45.45%。蒙古栎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在前期快速合成,而后稳定下降。同一贮藏条件下,降低种子含水量能有效提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产生,并促进游离脯氨酸增加。低温贮藏条件下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积累普遍低于室温贮藏。综合结果表明:降低种子初始含水量,在室温和低温贮藏下均可增强蒙古栎种子的耐藏性,低温贮藏整体优于室温贮藏。研究结果为蒙古栎种子合理存储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生长调节物质在巨峰葡萄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葡萄采后落粒严重,果梗易失水干枯,贮运难度大,在常规贮藏条件“低温、高湿、防腐”情况下,仅能较好地贮藏3个月左右。应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2,4—D、PCPA、NAA等在采前3~5天喷洒果穗,可改善巨峰葡萄贮运性能。其中用“防落1号”处理的果实在上述条件下贮藏4个月以上,腐烂、落粒不超过5%,其中落粒低于2%。采后生理测定表明,“防落1号”处理的果穗,贮藏期间果梗耐拉力增加,呼吸强度低于对照果实,Vc含量高于对照果实。  相似文献   

5.
籽用西瓜贮藏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籽瓜贮藏的结果表明,籽瓜具有较长的采后寿命,在12℃,RH70%的条件下可贮3~4个月。7℃或7℃以下籽瓜易发生冷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害的严重程度提高。高湿度可延缓或减轻冷害的发生。炭疽病是高温条件下引起籽瓜腐烂的主要病害,低温条件下的腐烂主要由镰刀菌、丝核菌和疫霉引起。高湿度不仅提高腐烂率,而且增加病斑级别。低温对瓜熟的食用品质保持有利。  相似文献   

6.
杨海军  周小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67-6968,6972
[目的]探索高品质雪梨干酒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雪梨干酒发酵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雪梨原汁加糖后不同初始糖浓度对发酵后酒中残糖浓度和酒精浓度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初始糖浓度。[结果]以雪梨原汁为原料的发酵生产雪梨干酒最佳条件为:pH值4.5,温度26℃,活性酵母接种量0.2g/L,发酵后生成的酒精浓度可达38.5g/L。加糖后雪梨汁初始糖浓度为200g/L最佳,发酵后干酒具有较高的酒精浓度和较低的残糖浓度,分别为95.0、10.2g/L。[结论]以雪梨为原料能生产出具有较高酒精度、较低残糖浓度的高品质雪梨干酒。  相似文献   

7.
贮藏条件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贮藏,种子活力及田间出苗率迅速下降,贮藏8个月后种子基本失去活力;在石灰条件下贮藏,能有效降低种子的含水量,种子少历程缓慢下降;在5-10℃的低温条件下贮藏,能较长时间保持种子活力和提高田间出苗率。  相似文献   

8.
气候条件对云和雪梨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浙江省云和县气象观测站1971—2008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条件对云和雪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2月下旬至3月上旬、6月的平均温度对云和雪梨的萌芽及果实膨大有利;云和雪梨花期遭受春季低温的频率不高,阴雨寡照灾害是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豇豆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豇豆采后18天不同温度下呼吸率的变化符合菜豆等食用嫩菜的豆类蔬菜的一般规律,在10,7.5,5,0℃的不同贮藏条件下,以5-0℃的测评效果最好,0℃下贮藏12天的处理无寒害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不同物流条件对荔枝采后贮藏 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果实采后常温条件下贮藏极易褐变、腐烂,低温可以延长果实的贮藏期.以妃子笑荔枝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果实不同生理指标,研究预冷和物流方式(低温运输和常温运输)对荔枝采后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荔枝采后预冷且低温条件下运输能够较好地维持妃子笑荔枝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该方法明显降低了荔枝果实的褐变指数、腐烂率和相对电导率,较好地维持了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VC的含量.研究结果为将来荔枝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茎用莴苣采后于20℃下贮藏4天,呼吸速度和乙烯产量开始上升,采后5天,乙烯产量特别高,采后7天,呼吸速率特别高,7天以后,出现轻微腐烂,有些叶子从绿变黄。叶部的呼吸速率和乙烯产量都比茎部高,褐变与温度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最适贮藏温度是0-3℃,在适宜的贮藏条件下,茎用莴苣可保鲜6-7天。  相似文献   

12.
钙和热处理对赞皇大枣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半红期赞皇大枣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钙(1% CaCl2 25 mg/L 6-BA)、采后浸钙(1% CaCl2浸果2 h)和热水浸果(45 ℃水浸果30 min)方法处理对枣果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条件下贮藏,与CK(不进行任何处理)相比,3种处理均能够较好地保持可溶性总糖、有机酸含量的相对稳定,保持较高的Vc含量;热水浸果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果实的腐烂率,采前喷钙处理可以使果实低温贮藏2个月不腐烂,有效地提高了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浸种型晚稻种衣剂包衣种子贮藏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浸种型晚稻种衣剂包衣种子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连续18个月的贮藏过程中水分和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包衣种子和未包衣种子的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种子包衣后发雅率下降速度比未包衣种子慢,有利于种子寿命的延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包衣种子贮藏前必须晒干或烘干,包衣后不经晒士直接贮藏,其发牙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将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豇豆(Vignasesquipedalis)采后18天不同温度下呼吸率的变化符合菜豆等食用嫩荚的豆类蔬菜的一般规律。在10,7.5,5,O℃的不同贮藏条件下,以5-OC的测评效果最好,O℃下贮藏12天的处理无寒害症状。  相似文献   

15.
异色瓢虫成虫低温辅助人工饲料饲喂条件下保存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异色瓢虫成虫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贮藏存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下异色瓢虫保存效果较好,保存1个月后存活率为90%,3个月后存活率为52%;低温贮藏结合人工饲料喂养,可有效延长瓢虫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蒜苔采后组织结构的变化及贮藏处理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蒜苔采后衰老期间组织结构的变化,并研究了低温下两种包装贮藏处理方法对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蒜苔衰老时组织结构的最大变化是叶绿体的降解和薄壁细胞的破裂,维管束周围的细胞降解慢,周缘层和环状机械组织从始至终(对照1个月)排列整齐.低温下二种不同厚度聚乙烯薄膜包装贮藏的蒜苔经一个多月贮藏,其组织结构与新鲜蒜苔无明显差异.贮藏5个月时,其组织结构仍比对照贮藏半个月时稍好.整个贮藏中,不同处理之间的组织结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7.
以长角豆胶、黄原胶为涂膜基质,添加具有抗菌作用的黄连、艾叶提取物,对番荔枝进行涂膜处理,于常温及8、12℃低温进行贮藏试验,研究黄连和艾叶复合涂膜保鲜剂结合低温对采后番荔枝感官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保鲜结合低温贮藏,可有效保持番荔枝果实硬度,降低番荔枝采后裂果率、霉果率和褐变指数,抑制淀粉酶、PPO等活性,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及淀粉转化速率。其中,复合涂膜结合8℃贮藏效果略优于12℃。低温条件下中药黄连和艾叶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延缓番荔枝果实衰老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碳分子筛气调贮藏山楂技术,通过合理调节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能有效地缓果实衰老进程,大幅度降低果实的失水率、腐烂率和果肉褐变率,贮藏7个月好果率高达97.5%,并能保持良好的果实品质;在20-25℃下贮后货架期维持8天。  相似文献   

19.
1-MCP处理对李光杏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了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李光杏后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对其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为新疆李光杏的贮藏保鲜新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浓度为1 mg/kg·h 的1-MCP对李光杏进行熏蒸处理24 h,将处理后的李光杏分别置于常温(22℃)和低温(1℃)下贮藏,定期对杏果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率和失重率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 mg/kg·h浓度的1-MCP处理后进行低温贮藏,有效降低了李光杏的呼吸速率,抑制内源乙烯释放量,减少了杏的失重率,延缓后熟,保持了李光杏品质.  相似文献   

20.
26种亚热带树种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对26种亚热带生长的扦插难生根的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用不同的采穗时间(12月,2-3月,6月),不同的药剂处理(ABT-1,NAA,IBA,清水)和不同的贮藏时间(沙藏2个月后插,即插)进行进插穗生根的试验,结果表明:促使60%的树种生根率达到25%以上,30%的树种生根率达50%以上,约20%的树种生根率达80%以上。药剂处理以ABT生根粉效果最好。落叶树种,以冬季采休眠枝,用药剂处理后沙藏至早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