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地面样地和遥感数据.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主要4类草地1999年AVHRR-ND-VI时间序列和对应原始波段在各月的变化特征。各草地多样点NDVI时间序列平均值显示,在5月份草甸草地和典型草地NDVI从休眠期的低平线上升开始返青.但荒漠草地和沙地草地的NDVI在5月份为全年最低。6月份草地生长最快,以4月份平均NDVI作为各类草地的基准.则草甸草地全年NDVI最大时的增加值为0.42。其中4~6月份的NDVI增加值为0.34。占81%;典型草地全年NDVI最大时的增加值为0.30.其中4~6月增加值为0.22.占73%;沙地草地全年ND.VI最大时的增加值为0.27,其中4~6月增加值为0.10。占37%。但在样点水平。4类草地NDVI时间序列虽各有特点,但部分样点NDVI类似。使分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NDVI对应的5个AVHRR波段可能提供NDVI没有的信息。6月,具有沙质土壤背景的荒漠草原和沙地草地具有明显高的中红外(Ch3)和热红外(Ch5)值。8月NDVI达到全年最大值.草甸草地近红外(Ch2)明显高于其它草地。综合草地生长季的NDVI时间序列和对应AVHRR光谱信息.可以通过分类树模型对研究地区4类草地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2.
新疆三种主要草地植被类型的高光谱反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新疆部分天然草地类型及植物进行了实地光谱测量,分析和比较了3种草地类型的光谱反射特征。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干荒漠类草甸植被,除角果黎外,其冠层反射率要低于低地山地草甸和蒿属荒漠草地。而在近红外波段,角果黎、骆驼蓬、梭梭冠层光谱反射率明显高于低地山地草甸植被和部分蒿属荒漠草甸植被。同一类型草地中,由于植被类别间的差异以及叶片内部结构的不同,冠层光谱反射率差异较大。3类草地类型不同植被的红边特征参数表现为干荒漠类草甸的梭梭红边位置最高,低地山地草甸的博洛塔绢蒿红边位置最低;蒿属荒漠类草甸的骆驼蓬的红边斜率和红边面积最大,低地山地草甸的苔草红边斜率和红边面积最小。对6种代表性的植被指数分析得出,PRI、OSAVI、MCARI指数均表现为蒿属荒漠类草甸<低地山地草甸<干荒漠类草甸。NDVI植被指数则表现为低地山地草甸最大,而干荒漠类草甸最小。GNDVI指数表现为低地山地草甸最大,蒿属荒漠类草甸最小。总之,高光谱遥感对于草地植被的分类监测和遥感反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2005年MODIS-NDVI数据集定义,提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和荒漠草原4种草地类的2个关键生育期,并与生育期地面观测资料对比,从而评价应用归一化植被值指数(NDVI)数据集识别草原生育期的能力.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利用NDVI的旬度变化可以准确鉴别出2个关键生育期,即返青期和最高生物量期.  相似文献   

4.
锡林郭勒草地MODIS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结合地面调查数据,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地为研究区域,分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荒漠草原四种代表性草地植被指数(MODIS-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2002年4~10月旬度变化为例,较详尽地反映草地在其生长期内各个阶段植被指数的变化,进而反映生长状况;以2002年9月的NDVI合成数据为例,对植被指数分级,分析各个级别NDVI值域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反映各类草地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草地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面积696.9万公顷,依据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可分为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及沼泽类等8类、38个草地型。主要由于水分、热量条件的变化,导致柴达木盆地草地类型在东半部以温性草原类为主,西半部以温性荒漠类为主。受地形地貌特征及海拔高度的影响,草地类型垂直分布格局明显,从盆地中心至边缘呈现沼泽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温性荒漠类或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或高寒荒漠类。  相似文献   

6.
锡林郭勒草地MODIS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结合地面调查数据。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地为研究区域。分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荒漠草原四种代表性草地植被指数(MODIS—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2002年4~10月旬度变化为例。较详尽地反映草地在其生长期内各个阶段植被指数的变化。进而反映生长状况;以2002年9月的NDVI合成数据为例,对植被指数分级。分析各个级别NDVI值域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反映各类草地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天然草地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绿色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了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草地资源,试验对毛乌素沙地三种不同草地类型的四季产草量进行测定,并计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的理论载畜量。结果表明:春季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场的产草量最高,干物质产草量为624.45 kg/hm~2;夏季和秋季低平地盐化草甸草场产草量最高,干物质产草量分别为1 551.60 kg/hm~2和1 717.65 kg/hm~2;冬季温性荒漠草原沙地荒漠草场产草量最高,达525.60 kg/hm~2。低平地盐化草甸草地、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地、温性荒漠草原沙地荒漠草地的全年理论载畜量分别为97.67 hm~2/100只、238.73 hm~2/100只和181.20 hm~2/100只。  相似文献   

8.
北疆不同草地类型MODIS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以2004、2005年5-10月的月度变化为例,分析了北疆试验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人工草地和沼泽5种草地类型植被指数(MODIS-EVI、NDVI)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变化,从而反映5种草地类型生长状况及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种草地类型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均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小,两者月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EVI变化幅度比NDVI小.在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温性草原化荒漠草地类型上EVI比NDVI更稳定,但在沼泽多水的自然环境和人工草地上,EVI波动幅度大于NDVI.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MODIS,结合地面调查数据,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地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和荒漠草原4种代表性草地植被指数和草地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以2005年4-9月时间变化为例,较详尽地反映草地在其生长期内各个阶段植被指数和草地生物量的变化趋势,进而反映草地牧草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0.
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 ,海拔高度在1 780 4635m之间 ,年平均气温 3.8℃ ,年均日照时数为 2 685 .8h ,无霜期 1 90 2 2 0d ,年平均降水量为2 69mm ,多集中在 7 9月份。全县拥有天然草地面积 1 4.2 4× 1 0 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 1 3.5 7×1 0 4 hm2 ,占天然草地面积的 95 .32 %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64.62 %。依据全国草地分类系统 ,天然草地可划分为高寒草甸类、山地干草原类、山地荒漠类、零星草地等 4个草地类 ,1个草地亚类。平均每公顷产可食鲜草 2 1 96.3kg,每 0 .67hm2 可养一只羊。全县饲养大牲畜 9.0 3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