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通过实地调查、种子Bt试纸检测、电话访问方式,共抽查40个植棉县(团)的195个品种(系).结果表明:新疆抗虫棉种植面积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年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占植棉面积一半以上,抗虫棉种植比例平均已达52.5%,棉农种植抗虫棉意向强.针对目前抗虫棉种植现状、技术效果、技术需求,提出了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应“加强种子市场监管、采取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放开种植限制和科学规划转基因抗虫棉发展目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强度、持久性、时空性等问题,提出了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采用特异启动子调控外源抗虫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高效表达、培育多种类型的单抗品种轮换种植或混系种植、加强抗性预防与治理等措施以提高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和持久性的建议,从而为转基因抗虫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害虫抗药性的增加,棉田害虫危害尤其是棉铃虫的危害自9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新疆棉铃虫重发区积极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为了进一步掌握抗虫棉主要虫害发生规律,2003—2005年对抗虫棉和非抗虫棉主要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提出防治技术措施。1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采用系统法与普查法相结合。2003年抗虫棉观测品种为sGK321,大面积种植的常规棉为新陆早13号;2004年抗虫棉观测品种GK26,大面积种植的常规棉为新陆早13号;2005年抗虫棉观测品种为sG…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收集新疆南疆大面积种植的56个棉花品种,对非抗虫棉、常规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抗虫棉F1及F2共4类品种的产量及纤维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比非抗虫棉增产29.8%,差异达显著水平;杂交棉比常规棉平均增产4.6%,铃重增加0.38g,衣分提高0.91百分点,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杂交抗虫棉F1明显优于F2,主要表现在单株结铃性的显著提高导致产量显著提高,而且断裂比强度和纤维整齐度指数等主要品质指标显著提高。由于在河南安阳试验的密度与新疆有明显差异,其准确性需要在新疆高密度条件下继续验证。  相似文献   

5.
陈红  宋庆平 《中国棉花》2001,28(11):5-6
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转基因棉)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棉田天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因而,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由于目前转基因抗虫棉还存在着抗虫范围窄,抗虫强度差,抗虫性的时空差异性及持久性等问题,我们提出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避免或延缓抗虫棉抗虫性减弱;搞好转基因抗虫棉后期棉铃虫防治及棉田其它害虫的防治工作;组建实施适于新疆棉区的Bt棉IPM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趋势,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棉在推广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潜在经济风险及生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种植转基因抗虫棉风险的对策措施,为正确评价Bt抗虫棉的生态安全性,制定转基因抗虫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及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8年邹平县试种抗虫棉73.3hm2 ,1 999年达到 730 0hm2 ,2 0 0 0年全县普及。到目前为止 ,已累计种植转基因抗虫棉 8.39万 hm2 ,平均每年每公顷节约治虫成本 1 2 90元 ,共计节约治虫费用超过 1亿元人民币。通过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且也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有效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加速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 ,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需要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加以解决 ,使转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8.
抗虫棉在新疆的应用表现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王波  孔宪辉 《中国棉花》2001,28(6):28-29
近年来 Bt转基因抗虫棉 (简称抗虫棉 )在新疆种植的总体表现状况良好。抗虫棉可减少防治棉铃虫农药和人工的投入 ,减轻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在棉铃虫重发区种植具有抗虫、增产、节本、增效的积极作用 ,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抗虫棉在生产上的表现在新疆棉铃虫发生重的地区种植抗虫棉 ,其抗虫性表现良好 ,抗虫能力均在 80 %以上。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时期一般不需药剂防治。由于棉花生育后期抗虫棉抗虫性有所下降 ,当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时 ,个别虫量大 ,受害重的棉田还需药剂防治 1次。据调查 ,抗虫棉…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有两种,即Bt基因和CPTI基因.这两种基因现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得到高效表达、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系).目前世界各主产棉国均有不同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持久性、抗虫的时空性、抗虫范围狭窄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构建特异高效表达起动子;筛选广谱高效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以及加强抗虫棉的区域种植管理和安全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 Bt基因和 Cp 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 2 0 0 0年到达 30 %。目前在我国所推广的抗虫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的时空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 ,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