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生长1个月左右的四倍体丹参试管苗炼苗后进行不同环境下的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将试管苗栽入盆中,无根苗可以生根且生长良好;试管苗移入土中2~3周后可度过缓苗期,1个月后可以忍受35℃左右的高温,3~4月份大田移栽比较适宜;试管苗以不同密度移栽到苗圃,对成活率有一定影响,在苗圃内移栽试管苗株行距保持在5~7 cm之间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进行了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草原3号苜蓿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对不同播期及密度处理的株高、物候期、根颈粗、分蘖芽数、越冬率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播种密度越大,播期越晚,苜蓿生长越缓慢,越冬率越低。7月初播种,越冬率可达100%,8月中旬以后播种,越冬率为0。同时,早播有利于第二年的返青生长。因此认为,草原3号苜蓿最适播期应不晚于7月中旬。40cm行距条播时播种密度以100苗/m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株行距对青钱柳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了6种株行距,即20 cm×20 cm、40 cm×40 cm、70 cm×70 cm、90 cm×90 cm、120 cm×120 cm、160 cm×160 cm,研究了不同株行距对青钱柳苗高、地径和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种植1~2年内,株行距越小的苗高越大,但种植3年后株行距越大的苗高越大;苗木刚种植时株行距对苗木地径产生的影响不明显,种植2年后,株行距越大的苗木地径越大,但当株行距增大到一定范围后,对地径的影响较小;苗木冠幅基本上呈现出随株行距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当株行距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对冠幅的影响较小。青钱柳人工幼林在株行距90 cm×90 cm的条件下综合指标表现较好,建议作为当地栽培的初始密度。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是在当地种植条件下,对糜子在常规条播和不同穴播播种方式处理下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抗旱性鉴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当内糜5号在每穴留苗3株,行距为45 cm,穴距为15 cm,亩留苗密度在3万株/亩时,其产量相对较高;其次是内糜5号在每穴留苗2株,行距为45 cm,穴距为10 cm,亩留苗密度在3万株/亩时,其产量也相对较高。这2类穴播方式在水、旱地条件下表现均较突出,为较适宜的穴播播种方式,应在糜子生产实际中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开展油茶不同密度造林试验,试验林经过10余年的管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油茶表现不同的生长特点,不同密度对产量、生长环境、林分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株行距为2.0 m×3.0 m,密度1 650株/hm2,单株产量由低向高提升,稀密度前期单位面积产量低;株行距为1.5 m×1.5 m,4 500株/hm2高密度林分株数产量由高逐步降低,林分环境由透光向蔽光性转变,树冠萎缩落叶,试验中过密林分产量早期单位面积产量高,后期单位产量逐步降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唐山地区"107杨"人工林林农间作中不同土壤质地、株行距的试验研究,以期为生产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同一栽培管理措施情况下,不同土壤质地及株行距配置对林分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有所差异。7年生"107杨"人工林以壤土中林分各生长指标最高,粘土次之,沙土最低。6年生"107杨"人工林造林采用2 m×2 m×10 m和2 m×4 m×8 m的株行距较为合理,有利于林分的生长,林分各生长指标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而株行距为2 m×3 m×9 m时,林分表现出生长较差,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杉木播种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荫伟  李洁荣  黄连桂  麻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82-17584
[目的]探索杉木苗木生长量与育苗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培育杉木壮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7.5万、45.0万、52.5万、60.0万株/hm^2 4个处理和1个对照(75.0万株/hm^2)进行不同密度杉木播种育苗试验,研究杉木苗木生长量与育苗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年生杉木播种苗37.55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78.38%和50.16%;播种苗45.0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75.68%和43.61%;播种苗52.5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67.58%和35.74%;播种苗60.0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62.16%和20.98%。从培育良种壮苗、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以52.5万~60.0万株/hm。的育苗密度为佳,产值达26.25万~30.00万元/hm^2,适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该研究为培育优质杉木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促进造林后植株旺盛生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昆明地区元宝枫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昆明地区开始批量引种和开发元宝枫,据对引种情况调查:4~5年生大树裸根造林保存率为96.4%,苗木生长良好,无明显的病虫害;昆明地区的最佳播种时间为2月底,播种苗生长量差异显著,通过平茬可以培育干形通直的苗木;叶用林的栽培宜采用1.5 m×2.0 m株行距,该模式叶产量高而投资较少.  相似文献   

9.
花生大垄双行覆膜单粒播种,种植密度25 000株/1 000m2,比大垄双行覆膜双粒播种减少种植密度约5 000株/1 000m2。花生大垄双行覆膜单株,调整了密度,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植株生长健壮,充分发挥了单株的生产潜力。花生大垄双行覆膜单粒播种荚果产量达493.13 kg/1 000m2,比对照增产7.5%,可节约种子用量8.5 kg/1 000m2。  相似文献   

10.
以济谷14为试验材料,2011年在济南和德州试点分别研究了穴距与单穴株数对夏谷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济南试点留苗密度60万株/hm2,行距0.5 m,设置穴距10、13、16、19 cm,相应单穴留苗3株、4株、5株、6株;德州试点留苗密度75万株/hm2,行距0.4 m,设置穴距10、13、16.5 cm,相应单穴留苗3株、4株、5株。两试验点均以条播为对照。结果表明,在留苗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几种穴播方式和条播相比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他相关农艺性状差异较小。因此,可以设计适宜的穴播机械,实现谷子机械化精量穴播。  相似文献   

11.
欧李是我区的一种野生果树,人工栽培尚属首例。本文以人工栽培的3年生欧李为试材,调查了株丛内不同类型枝条的生长量、粗度、成花数、座果率和单枝产量。结果表明:欧李不同类型枝条生长结果差异很大,以基生枝生长结果最佳,是欧李株丛的主要结果枝。提出了欧李的丰产形态指标为。欧李以带状栽植的方式为好,每带3行,带内密度1.0×1.5m,带间距离2.0m;每株丛结果枝数15个,其中基生枝11~12个,2年生枝3~4个;基生枝粗度0.40cm 以上,1级枝粗度0.25cm 以上;每年选留和培养新的基生枝12~15个作为更新枝。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材料的耐密性鉴定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是当前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种的耐密性。以夏玉米育种上常用的4个基本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以耐密自交系130为对照,在种植密度7.5万~15.0万株/hm^2范围内设计6个梯度水平,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穗部性状、倒伏倒折率和产量的影响,旨为耐密型玉米育种提供合理的选系密度。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4个参试玉米材料的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秃尖长度增大,当密度超过某一个范围后倒伏倒折率明显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产量最高的种植密度范围为12.0万~13.5万株/hm^2;而耐密自交系130(对照)的穗部性状变化幅度较小,倒伏倒折率明显较低,产量一直呈增加趋势。在试验密度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对同一玉米材料的主要生育期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影响。并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种植密度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选择耐密型自交系时低代选系材料的种植密度应〉13.5万株/hm^2,在选择耐密型杂交种时还要保证穗粒数和穗粒重不能降低得太多,对耐密型杂交种进行鉴定时设立一年多点异地鉴定并适当加大鉴定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普通玉米杂交种或其同型雄性不育杂交种与高油玉米相间种植的方式,以提高普通玉米杂交种的产油量。结果表明,在高油115与普通杂交种农大108、雄性不育豫玉22号、雄性不育农大3138相间种植比例为2∶4、密度48 000株/hm2的条件下,普通玉米杂交种比高油玉米平均增产26.5%,比对照增产10.6%;雄性不育玉米杂交种比高油玉米增产25.2%,比对照增产31.6%;普通玉米杂交种、雄性不育杂交种和高油玉米的籽粒含油率平均为8.1%,8.1%和8.3%,而对照为4.2%~4.3%。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立地及各项生长指标,分析银杏用材林林木生长与立地条件、造林方式以及经营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海拔与低海拔的银杏用材林生长差异显著,高海拔银杏用材林生长缓慢;嫁接苗与实生苗的高生长差异显著,嫁接苗木的径向生长较快,高生长受到抑制;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材林适宜经营密度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长空间的需求也增大,要适当加大用材林的经营密度。8-10年生银杏用材林以1.5 m×2.0 m、2.0 m×2.0 m 2种造林密度为宜。12-45年生银杏用材林以3.0 m×3.0 m和4.0 m×4.0 m 2种造林密度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种植密度下豫单811的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以明确该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结果表明:6.75万~7.5万株/hm2是豫单811的合理种植密度,其增产潜力达到最大的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黔北高山区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生育时期烤烟冠层结构参数的测定,研究了烤烟冠层特征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定行距(110 cm)的条件下,株距50~75 cm的烤烟单株叶面积积累量差异不大,三者单株最大叶面积积累量比株距38~43 cm高出0.58~0.66 m2。株距50 cm的烤烟最大群体叶面积积累量分别比株距75、60、43、38 cm高出0.96、0.42、0.70、0.42 m2/m2。株距低于或高于50 cm均导致烤烟单株或群体叶面积积累速率的降低。种植密度与中部叶位及垄面透光率呈负相关,与叶片垂直率及叶向值呈正相关;株距低于50 cm烤烟中部叶位和垄面的透光率明显降低,叶片垂直率及叶向值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在黔北高山区植烟生态条件下,株距50 cm的种植密度既能保证烤烟中部叶位及垄面的透光率,又有利于单株及群体叶面积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玉米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4个直立叶型杂交种、3种种植方式(67cm等行条播、50cm等行条播、六角形穴播)、3个密度定额(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株行距配置下,玉米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高密度下不同株行距下密植的增产幅度差异较大,以50cm等行条播增幅最大;玉米不同株行距配置的产量效应在中、低密度时不显现,在较高密度(7.50万~9.0万株/hm2、具体某一品种的高限密度及其以上)条件下才予以显现;50cm等行条播、六角形穴播较之67cm等行条播均表现出高密度下由于玉米个体营养的改善而导致群体产量增加的增产效应;六角形穴播较67cm等行条播、50cm等行条播玉米开花盛期LAI稍大,但较67cm等行条播高密度下增、减产差异不一致;同时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追肥灌水不方便;株行距×密度×品种的最佳组合为选用V2(89-1w×5022)、V4(郑单958)这两类杂交种,实施50cm行距条播,密度9.0万株/hm2;在7.5万株/hm2、9.0万株/hm2下50cm等行距条播较67cm等行距条播分别增产21.4%、31.2%,增产显著,同时也有利于人类的耕作栽培。试验表明选用直立叶型强优势玉米杂交种、采用50cm等行距条播、增大密度至7.5万~9.0万株/hm2、进行水分和土壤营养足额供给下的规范化栽培构成高光效玉米群体冠层光合系统技术体系,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行距和密度对绵单12号产量的影响,设置4个行距50、67、83、100 cm,2个种植密度42000株/hm2,48000株/hm2。结果表明,绵单12号在行距50 cm、密度48000株/公顷时产量最高;在行距100 cm、密度42000株/公顷时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等肥力状况的高沙土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泰兴香荷芋生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方法]在统一垅宽100cm、垅高20cm、垅面宽60~65cm的基础上,试验设6个种植密度处理:种植密度42000株/hm2,株距47.62cm;种植密度47250株/hm2,株距42.33cm;种植密度52500株/hm2,株距38.10cm(CK);种植密度57750株/hm2,株距34.63cm;种植密度63000株/hm2,株距31.75cm;种植密度68250赫/hm2,株距29.30cm.考查不同生育期的苗情与长势、子孙芋产量、商品芋效益。[结果]63000株/hm2种植密度处理子孙芋产量最高,达25103.70kg,/hm2,商品芋政益为97738.2元/hm2。[结论]中等肥力状况下的高沙土地区泰兴香荷芋大面积种植密度以63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以‘早熟’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属间杂种(1、2、4、9、10、18号)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观察其枝干木质部解剖结构,测定其形态特征、有机营养成分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种的树皮率、射线宽度和导管密度均小于亲本,杂种的导管分子长度大于亲本;除9号单株外,杂种的导管分子内径、一端具尾频率、株高、茎直径、叶面积、节间距均显著大于亲本,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生长势强的杂种单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生长势弱的单株;株高、叶面积、节间距与树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树皮率呈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和导管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导管分子内径和一端具尾频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导管分子两端具尾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和导管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氨基酸含量与导管分子内径、导管分子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与导管密度、射线宽度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