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椒属植物开发利用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花椒果皮、花椒籽及花椒嫩芽等化学组分及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提出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食用、药用方面的深加工产品是我国花椒产品研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周勇刚 《绿色科技》2024,(5):152-155
花椒的品质主要受花椒品种、树龄、栽培环境、采收方式、加工过程等因素影响。为明确不同种质资源花椒品质差异,明确影响差异性形状的关键环境因素。测定了72个种质资源花椒的颜色、颗粒重、麻味强度和挥发油含量,同时选取了竹叶花椒ZA、“北椒”ZB1和“南椒”ZB2作为代表性花椒种质资源,采用化学计量手段对指标进行深度分析,以明确不同种质资源花椒品质性状与其影响差异指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种质资源花椒品质性状不同。其中颜色指标、千粒重与挥发油含量在不同种质资源花椒间的差异显著,麻味强度在不同种质资源花椒间差异不显著;(2)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各种质资源花椒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ZA品种的果皮挥发油含量和麻味强度受空气湿度的显著影响,而ZB1品种的果皮色泽、重量和麻味则主要受平均气温和地理经度的影响。ZB2品种的果皮质量则主要受土壤中有效钾含量、相对气压和地理纬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本花椒在甘肃武都的引种表现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花椒雌雄异株,无刺或少刺,早花早果,果实鲜红,果皮可用于药用、调味等;通过对引进的葡萄山椒、朝仓花椒和雄株三个日本花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栽培试验,表明日本花椒同国内花椒生物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采用嫁接繁殖育苗,在甘肃省陇南花椒产区有较高的推广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日本花椒的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Zanthoxylum piperitum DC.)为芸香科落叶灌木。其嫩芽及未熟种子、果实可作香辛料,果皮和芽具有健胃、消炎、利尿、驱虫等功效,可以入药。花椒在日本是深受青睐的药用、特用果树,在日本的中国、四国、九州、山阴等地区广为栽培,栽培面积约500hm2,年产量近500t。 日本花椒主要栽培品种:花椒(Zan-thoxylum piperitum DC),野生朝仓花椒(Var.brevispinum MAKINO),琉锦花椒(Riyujin-Zanshou),冬花椒(Zanthoxylumarmatum DC.var.subtrifoliatum(FR.)KITAM),水稻花椒(Zanthoxytum schinifolium…  相似文献   

5.
日本花椒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日本花椒雌雄异株,无刺或少刺,早花早果,果实鲜红,果皮可用于药用、调味等。通过对引进的葡萄山椒和朝仓花椒两个日本花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栽培试验表明,日本花椒同国内花椒生物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可采用嫁接和组培的方法繁殖育苗,在石家庄地区幼树期需要进行防寒越冬,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花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油料,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花椒的果皮、种子、枝、叶等均可入药。花椒性辛温,能使汗腺通畅,促进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和杀菌,起到开胃健脾,增强体质的作用。花椒入药,能除风顺气,明目生发,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健胃,助消化,杀蛔虫,去寒痹,坚齿发,镇痛等功效。尤其对腹痛、驱虫、痔疮、中耳炎、湿疹、牙痛、水肿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上火牙痛时,用痛牙咬一花椒,能立即止痛。用果实或枝、叶熬煮的液体来清洗痔疮、湿疹、水肿处,可起到杀菌止痒,消肿止痛的疗效。现代医学药理实验表明,花椒不仅为传统的温里中药,具有温中止痛,疏通血脉,杀虫等功效,而且还具有降血压、预防实验性血栓形成等作用。花椒的水提物和醚提物,对血小板聚集及心肌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花椒中含有麻叶素和多种芳香类化合物。可利用花椒所含这些物质抑杀病虫的作用和其他辛辣物质混合熬制农药。如在日韩推广的用于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汉法农药,其配方中就有花椒。在家庭起居中,也常用其抑杀病虫,在夏季把花椒叶放入粮食和衣柜中,可有效地预防害虫的食蛀。早在战国时期,楚人就用花椒和泥涂室,用其散发的气味来杀菌驱虫,以达到清洁室内卫生的作用。花椒的药用价...  相似文献   

7.
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蒸气蒸馏的异叶南洋杉、大叶南洋杉和贝壳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共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8.21%,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35.38%)和芮木泪柏烯(33.57%);大叶南洋杉叶挥发油有27种成分被鉴定,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6.68%,其主成分为hibaene(77.88%);贝壳杉叶挥发油鉴定了37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7.44%,β-荜澄茄烯(56.34%)为其主要成分。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除主含萜类化合物外,还含烷、醇和酮等化合物,其中贝壳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醛、醚和酯,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呋喃类化合物。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中,含有α-蒎烯、柠檬烯、α-石竹烯、γ-依兰二烯、β-荜澄茄烯、杜松烯、匙叶桉油烯醇、α-杜松醇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等9种共同成分,但挥发油的主成分类型和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8.
椒叶粉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椒叶粉的加工利用孙钦航,成中余(咸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陕西咸阳712000)何中银,吕秉林,宫建文长期以来,人们栽培花椒只重视其水土保护和果皮的食用、药用意义,而对其叶子的作用未能引起注意。针对渭北有丰富椒叶资源的现状,以及人们食用椒叶的习惯,从19...  相似文献   

9.
大叶冬青叶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MTT法对大叶冬青叶不同提取物和挥发油抗肿瘤活性的测定表明,大叶冬青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老叶乙醇提取物和鲜叶挥发油抗肿瘤活性最高,老叶乙醇提取物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率为62.40%,鲜叶挥发油对肺癌细胞株NCI-H460抑制率为93.33%.进一步实验表明大叶冬青挥发油对NCIH460(肺癌)细胞的IC50为42.86μg/mL.研究结果为大叶冬青叶保健、药用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花椒系芸香科花椒属树种,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在我国分布广泛,重点产于甘肃、陕西、四川、山东、河北、江苏等省。据史料记载,甘肃陇南、天水等地,栽培花椒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以蜀椒、秦椒、贡椒为优良品种。花椒浑身是宝,皮、果、叶、花和木材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素有“五宝树”之称。其果皮不仅是很好的调味香料,而且还是一味重要中药,具有杀菌灭虫、消食解胀、化痰止咳、喧散寒湿、暖胃止泻、解毒除痒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防癌治癌,延年益寿。其果实富含挥发油和脂肪,含油率达25~30%,出油率为22~25%,可蒸馏含有香…  相似文献   

11.
花椒是优良的香料、油料树种,果皮为食品调料及中药材,除畅销国内,也是主要的出口农产品。花椒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在沂蒙山区的蒙阴、沂水、沂源、费县、莱芜、新泰等县(市)的瘠薄山地生长良好,产量很高,是我省花椒的传统产区,花椒果皮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是沂蒙山区经济效益极高的生物资源。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利用花椒资源,我们系统调查了蒙阴县的花椒品种,认为小红袍品种的经济性状比较优良,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主要花椒产地的18个试验点为对象,研究四川主产区花椒对Pb的积累特性及食用风险。结果表明:花椒树皮、树枝、树叶、果实对土壤中的铅均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各部位有机态铅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形态;花椒果皮样品的总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样品,花椒树枝和树叶样品中的总铅含量差异不显著,花椒树皮的总铅含量均较低;花椒果皮内梅罗污染指数P值等级显示,花椒果实有一定的超标风险;土壤总铅含量的高低与花椒果皮总铅含量的高低无显著对应关系,但土壤生物有效性K值越高,花椒果皮中铅的富集风险越大;成年人对于花椒中铅(Pb)的目标风险系数THQ都远低于1.0,说明花椒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铅含量对我国消费者的健康暂时是风险极低的。  相似文献   

13.
花椒,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其果皮和种子是食品调料、香料和工业油料的主要原料,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收益大、用途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等特点.现将花椒栽培与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香椿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香棒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定性检验。结果表明,香椿嫩叶、叶中含有黄酮、萜类、蒽醌、皂甙、鞣质、生物碱等重要药用成分;香椿种子内含有醛、酮、萜类、皂甙、甾体和挥发油等,而挥发油中含有单质硫、硫华。本文对香椿可能具有的药用功效和环保功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n Maxim)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3-5m。其果皮、根、叶、种子均可入药,应用广泛,同时花椒也是常用的大宗调味品,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因此,栽植花椒既可绿化国土、美化环境、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多种需要,又能在农村经济发展、兴林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1 花椒的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花椒分布广,北起河北,南达福建、广西,西至青海、甘肃、陕西、四川等省(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花椒在药用方向深加工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现状,分别探讨了花椒和花椒籽等副产物在中药与方剂、有效成分、提取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花椒在药用深加工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大红袍花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香料及油料树种.花椒全身是宝,其果皮、种子、树皮和木材都有特殊用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花椒根系发达,耐干旱,是营造干旱阳坡经济林的好树种.花椒生长快、结果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适当发展花椒是山区、丘陵区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特点,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5种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运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芳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41%,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樟脑、石竹烯、桉叶油醇等;异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为异橙花叔醇、芳樟醇、桉叶油醇、樟脑等;油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67%,主要为桉叶油醇、芳樟醇、松油醇、樟脑等;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73%,主要为樟脑、芳樟醇、石竹烯、桉叶油醇等;龙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4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61%,主要为龙脑、芳樟醇、左旋乙酸冰片酯、樟脑等。5种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有所差异,鉴定出的共有成分有25种,主要为芳樟醇、桉叶油醇、松油醇、樟脑等,但是含量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育丰产、稳产、质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青花椒品种,为昭通市青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源和技术支撑。【方法】在鲁甸县青花椒人工种植林中选出优良青花椒单株进行区域试验、扩繁和生产试验,选育出“鲁青1号”优良品种;通过与本地青花椒比较,评价“鲁青1号”的产量性状和品质。【结果】“鲁青1号”具有果大、质优、丰产及稳产等特性,其果实呈绿色,成熟后呈紫红色;果穗塔型,紧凑,平均单株产量鲜果12 kg,10年以上20 kg;平均穗粒80粒,鲜果千粒重90 g。果皮挥发油含量0.0969 mL·g^-1,水分含量11.9%。【结论】“鲁青1号”具有生长旺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果大、色泽鲜亮、丰产等特点,适宜在昭通市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明‘无刺大红袍’花椒与‘大红袍’花椒基本品质的差异,明确‘无刺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性香气组成,为该地区花椒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嫁接‘无刺大红袍’花椒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当地‘大红袍’花椒为试材,对两者成熟期基本品质指标与挥发性香气组分进行测定。【结果】对花椒干果皮的品质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干果皮中钾元素、磷元素和钙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大红袍’花椒,水分、镁元素、锌元素、铜元素和锰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大红袍’花椒;对花椒籽的品质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花椒籽中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红袍’花椒。对花椒干果皮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中检测出31种挥发性物质,‘大红袍’花椒中检测出32种挥发性物质,别罗勒烯和β-倍半水芹烯是‘无刺大红袍花椒’所特有的两种挥发性物质,苯乙酮为‘大红袍’花椒所特有的挥发性物质。对花椒籽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发现,‘无刺大红袍’花椒和‘大红袍’花椒籽中均检测出39种挥发性物质,两者所共有的挥发性物质28种,不同的挥发性物质22种,S-(-)-柠檬烯在两者花椒籽中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