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及产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大豆品种在不同地区间的科学引种,以北美13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照品种,延安市当地主栽品种和新选育的10份品种(系)为主要试验材料进行大豆生育期组划分试验。结果表明,13个北美标准大豆品种(系)除MGⅤ的2个品种NO30 PI 633609和NO31 PI561400不能正常成熟,其余品种均可正常成熟收获。10份延安当地主栽参试品种中晋豆19属于早熟品种(Ⅱ)类型,占参试品种的10%;中黄30和冀豆17属于中熟品种(Ⅲ)类型,占参试品种的20%;晋豆40和汾豆78属于晚熟品种(Ⅳ)类型,占参试品种的20%;秦豆8号、晋豆42、晋遗30、晋豆23、L78-121均属于极晚熟品种(Ⅴ)类型,占参试品种的50%。23份供试大豆品种中晋遗30品种大豆产量最高,为4 266.90 kg·hm~(-2),而北美品种NO29 PI572239和NO30PI633609的产量最低,仅为666.75 kg·hm~(-2),二者相差6.40倍。其中,产量排名前10的北美品种仅有三份NO16 PI567786、NO24 PI614155、NO19 PI533655,占参试品种的13%;而延安当地主栽品种占7份,占参试品种的30%。  相似文献   

2.
以13个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MG0~MGⅢ)为对照,对东北及内蒙古地区不同生态区的25份大豆主推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划分。结果表明:对照品种(MG0~MGⅢ)虽然生育日数存在差异,但在各年份均可正常成熟。参试品种(系)生育期组属MG0的最多,其次为MGⅢ、MGI、MGⅡ。由赤峰大豆综合试验站选育的优质高油、高产大豆品种赤豆1号和赤豆3号生育期组属MGI和MGⅡ。试验结果明确品种在赤峰地区的生育期组归属,为全国大豆生育期组系统的建立和不同区域新品种在各大豆产区的审定、繁殖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志刚  罗瑞萍  姬月梅  连金番  郝吉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29):14219-14221,14289
[目的]对近年来育成的30个春大豆(Glycine max)新品种(系)的12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30个春大豆新品种(系)分别为晋豆19、承豆6号、09N70012、09N70020、09N70015、09N70017、09N70058、09N70032、09N70027、09N70004、09N70030、09N70036、09N70025、09N70022、9N70046、09N70014、09N70003、09N70023、09N70008、09N70044、09N80017、09N80011、09N80020、09N70019、09N70029、09N70007、09N70042、09N70031、09N70016、31-88。12个生物学性状分别为生育日数、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总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无效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结果]聚类分析根据遗传距离可以将30个春大豆新品系划分为4个特性不同的类群,主成分分析选出了株高、生育期、有效分枝数、荚数、粒重等综合性状因子对品种(系)进行了初步综合评价。[结论]该研究可为大豆育种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 1 品种来源晋豆16号原名晋大28号,由山西农业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于1978年以(晋豆1号×日本大白眉)×(132×7213)两个杂交后代进行复式杂交,经系谱选择于第4代选出稳定品系,品系号为7847—10—1—1。1991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豆16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宜在山西省中部地区与冬小麦复播种植,且品质优良的高产、早熟夏播大豆品种。[方法]以4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品种间生育期、产量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晋豆25号和晋大早黄2号生育期均为102 d,麦后复播可以正常成熟;晋大早黄2号的产量及蛋白质含量高于晋豆25号,但其出油率低于晋豆25号。[结论]晋豆25号和晋大早黄2号2个品种各有优势,可以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小麦收获后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 1 品种来源晋豆17号原名晋大38,由山西农业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于1979年以312(晋豆2号)为母本、海94(晋豆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用系谱法选择,于第5代选出稳定的品系,品系号为7928—2—3—4。1991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豆17号。2 特征特性晋豆17号属亚有限结荚习性,茎秆粗壮,株形紧凑,分枝4~6个,主茎节数20~30个,叶椭圆形,中等大小,茸毛棕色,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晋豆4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豆40号是以晋豆19号为母本,汾豆2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山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8年在山西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248.8 kg/hm2,比对照品种晋豆25号增产5.3%.该品种生育期85~96 d,籽粒含蛋白质40.61%,脂肪...  相似文献   

8.
大豆引种是解决短期内大豆优良品种缺乏的有效措施。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三组对33个引进的大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产量超过对照的高产品种(系)有10个,结合生育期的要求,,筛选出适合当地麦茬复播的高产大豆品种(系)3个,分别是汾豆79、秦豆10号、齐黄34;而汾豆56、Gd102和特大粒三个品种(系)可以作为当地果园推荐的大豆品种。晚熟高产品系阜04035、山宁17、蒙1001、中黄39和中黄48等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株形收敛,单株粒重较高,丰产潜力较大等特点,可以考虑作为高产亲本,与当地生育期较早的亲本杂交,培育新的高产大豆新品种。研究结果对于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和相关育种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熟大豆新品种晋豆4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采用品系1-44作母本,晋豆19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选择育成的,原品系代号为同豆3931。该品种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大豆早熟组区试,2年平均单产163.6 kg/亩,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8%,居第二位。其具有早熟、结荚密、高蛋白、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鉴定黔南州自育烤烟品系特征特性,为黔南州烤烟品种的审(认)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云烟85为对照,对8个黔南州自育烤烟品种(系)的主要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抗病性及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A-2的农艺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产值最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福烟2号和福烟3号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上3个品种比较适合在该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姬月梅  罗瑞萍  赵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8-19720
[目的]为了适时更新宁夏大豆品种资源,筛选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促进大豆发展。[方法]以12个春大豆新品种为材料,主要对农艺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品种的再评价并初步筛选主导品种。[结果]2009年,产量位居前5位的大豆品种依次为承豆6号、晋豆42、晋豆19、K丰70-1和邯豆3号,产量分别为3 826.80、3 726.90、3 593.55、3 420.50、3 366.90 kg/hm^2;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2010年,产量位居前5位的大豆品种依次为邯豆3号、承豆6号、晋遗42、晋豆19和K丰70-1,产量分别为4 942.50、4 646.90、4 311.30、4 231.35、3 660.15 kg/hm^2;除晋遗42与晋豆19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邯豆3号、晋遗42、晋豆19和K丰70-1,各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表现较优,可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为鲜食大豆在该地区的引种与发展提供参考,对从国内鲜食大豆主产区引进的7个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沈鲜1号和引豆9701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豆荚饱满、食味品质佳,沈鲜1号生育期68 d,可作为早熟鲜食大豆品种示范推广;引豆9701生育期81 d,可作为中晚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大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用塑料钵柱法对35份大豆主栽品种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SCN)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研究。采用IP分级方法,以晋豆23号的孢囊量作为IP分级标准的基数,对主栽品种划分抗SCN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等级。结果表明,6份高抗多生理小种抗源的抗性稳定,2份黑种皮品种表现高抗,4份黄种皮亲本表现中抗,11份为感病品种,12份为高感品种。以适合当地的主栽品种的孢囊量作为IP分级标准的基数,有利于黄种皮中抗品种的利用,将拓宽抗病虫育种的范围,为筛选高抗SCN4号生理小种的黄种皮抗源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20个大豆品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份大豆品种,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旱棚盆栽方式,分别统计芽期、苗期和花期发芽率、生理、叶绿素荧光等指标,收获后测定农艺性状,同时利用抗旱系数、抗旱指数、隶属值函数法综合分析抗旱性。结果表明,不同指标或方法在大豆抗旱性鉴定中的作用存在差异,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抗旱性存在差异。综合评价全生育期抗旱性,最终筛选出3个高抗旱型品种:龙品03-311、晋豆21和艾卡166;2个抗旱型品种:绥农14和铁丰8;3个干旱敏感型品种:猫眼豆、合丰47和东农594。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两个大豆种子为供试材料,通过(58±1)℃热水老化,进行了不同老化水平大豆种子生活力及活力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先于发芽率出现明显的下降;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两个不同种皮的大豆品种耐贮能力出现差异;黑色种皮的晋豆3号较黄色种皮的晋豆20号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各项活力指标都高,显示出其劣变的程度相对较小、耐贮;两个老化品种活力下降曲线均呈反S形曲线走向。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适时更新本地区大豆品种,筛选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促进大豆发展。[方法]以11个春大豆新品种为材料,主要对其农艺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比较。[结果]大豆产量由高到低前3位依次为晋豆19、铁丰34、承豆6号,产量分别为4 313.50、4 193.55、3 920.25 kg/hm2。[结论]结果表明:铁丰34比承豆6号增产6.79%,差异达显著水平,各生物学性状表现较优,可进一步区域示范,以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54±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加速种子老化的方法,对晋豆19、晋大53两个大豆品种进行种子老化处理,测定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变化,明确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短时间老化处理(12~36h),种子发芽指标均比其对照升高,种子活力也升高。随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指标迅速下降,种子活力降低,种子细胞膜透性加大。试验还表明,晋大53耐老化能力强于晋豆19。  相似文献   

18.
南韩小粒黄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从黑龙江省讷河市引进的芽菜生产专用大豆品种.在2004-2005年的多点试验中,2 a 6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013.5 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晋豆8号增产16.8%,居5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经测定,该品种籽粒含粗脂肪175.0 g/kg、粗蛋白598.8 g/kg、赖氨酸29.9 g/kg、灰分63.3 g/kg.经田间抗病性鉴定,中抗大豆细菌性叶斑病.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川塬灌区及高寒阴湿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