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牲畜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的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为了尽量减少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损失就需要加强牲畜养殖的各项管理,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养殖的健康发展。本文以育肥猪养殖为例,介绍育肥猪养殖过程中出现便秘症状的原因,以及解决便秘问题的完善措施。1育肥猪便秘的诊断原因便秘是育肥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饮食、活动量、  相似文献   

2.
猪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养猪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更是关系到人们群众的日常饮食,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农户开展养猪业的过程中,由于不科学的管理等问题,常常伴随各种猪病的产生,严重危害猪的生命健康,为了确保养殖经济效益,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都必须要切实加强猪病防治工作.本文主要探究了猪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生产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1.1 流行特点结合猪传染性肠胃炎发病情况分析,目前仅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发生,而牛、羊养殖中没有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猪传染性肠胃炎发病的一个主要病因,另外通过冠状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发病,其传播途径较多,能够经过空气、饮食以及排泄等方式传播,携带病毒的病猪是主要传播来源。猪传染性胃肠炎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4.
猪肉作为人类饮食结构中肉类的首要选择,在质量上一定要过关,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生猪喂养者为了开扩猪肉的市场和提升猪肉的品质和规格也开始利用相关的技术来提升对猪的绿色喂养方式以及不断研发和加强了生态养殖的技术。生态养殖技术就是在满足人们饮食高质量以及绿色饮食的基础上对养猪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在一方面不仅起到了节省资源的作用还减少了对养猪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环境的生态平衡,也最大化地保证了人们饮食的安全性。本文将结合生态猪养殖技术来浅谈养殖模式[1]。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殖业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养殖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猪养殖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肉类产品的需求。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因此人们日常饮食中肉类食品最为常见,市场对肉类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加大猪养殖规模,并且需要加大猪繁殖量。在猪养殖中,后备母猪关系到猪养殖业的未来,因此在后备母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疾病的防控措施,提高后备母猪的养殖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不法商贩销售病猪,造成人们的饮食安全缺乏保障。现阶段各个城市都开始对猪群的养殖工作进行了规范,采用集中饲养的方式来确保养猪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规模化饲养的方式不当,反而会引发大规模的疾病问题。比如,常见的猪瘟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问题。在实际养殖工作中,相关养猪场应当及时分析引发这些疾病的原因,并积极研究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保证猪场的良好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猪养殖效率,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要重视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要不断加强管理以确保该病有效防控,笔者对养殖生产中常见寄生虫病进行介绍,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牛肉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肉类之一,市场需求量较大,对养殖生产技术的要求较高。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屡次暴发,提高了人们对日常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在肥牛的养殖和生产过程中,规范化的养殖生产技术是确保肥牛品质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提升肥牛养殖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规范行业标准,才能为广大市民  相似文献   

9.
猪疫病的传染性很强,一旦爆发就可能是大规模的流行,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病死猪肉的流通又会威胁到人们的饮食安全,近些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猪肉品质的监管,但是要想真正保证肉质,还需要从源头进行治理,即从生猪养殖进行预防,这就要求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正确认识猪疫病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从而做好防治工作,保证猪肉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肉类是人们饮食消费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牛肉等肉制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此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投入到肉牛养殖产业中,在现阶段肉牛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些许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技术性问题,提升肉牛养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并降低疫病发生几率,从而确保养殖收入,实现健康、绿色养殖.  相似文献   

11.
猪类养殖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比重,对于大规模猪类养殖的个人及组织来说,诸如猪坏死杆菌病这种传染性疾病对其养殖发展来说是十分致命的。预防和控制猪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发生,是提高养殖业直接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当然,疾病的防治更是提高了肉质质量,为人们的饮食生活提供了保障。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猪坏死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受饮食、环境和病菌的干扰,猪在养殖过程中很有可能罹患蓝耳病,导致猪养殖水平下降,因此,必须对猪蓝耳病展开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13.
健康养猪是投资安全的保障,定期实施消毒可将病原数量控制在猪发病的临界点以下,确保猪群健康。养殖消毒看似简单的工作,所以会让广大养殖户产生错觉,觉得每天都在做养殖消毒呀,也做得不错呀。可是为什么还会发病,还会造成损失呢,  相似文献   

14.
猪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当中非常重要的食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系,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更加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猪肉的管理与监督.从根源上来说,还是要对猪肉来源进行深入净化,也就是要从生猪养殖方面入手,加强生猪疫病的防疫工作.本文主要对目前对猪病防治当中消毒存在的误区进行简析,并分析消毒在猪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的在猪病防治中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5.
在猪养殖过程中,疫病控制作为重点内容,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并且要实施科学的疫病防治,以构建高质量的养殖方法,进一步确保猪疫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正朝着集成化、规模化趋势发展,伴随着养殖产业的不断壮大,各类疫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提升,为此有必要针对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畜牧牲畜的疫病防治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以猪养殖作为分析对象,探讨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对猪疫病的有效控制,确保养殖动物与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猪是农村畜牧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猪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完善相关养殖技术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各类猪疾病的预防以及处理,如在实际猪养殖过程中未能进行合理的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会导致猪肉内残留药物成分,从而影响整体猪肉制品的产量以及质量。  相似文献   

18.
蓝耳病是生猪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这种疾病会对母猪的繁殖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造成生猪呼吸系统受到损伤.在生猪养殖中,如果不能对于猪蓝耳病进行有效地防控,那么整体养殖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容易遭受经济损失.针对于猪蓝耳病的病因,提出可靠的防控和治疗策略手段,可以减少发病率,确保养殖安全.本文对于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安光斗 《兽医导刊》2020,(8):120-120
在猪养殖过程中,生猪防疫是避免各种大型疫病、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猪养殖过程中各种大型疫病的强制性免疫,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猪养殖的安全性,同时提升猪肉的品质。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生猪免疫中经常会出现猪注射疫苗之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生猪防疫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措施探讨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展开讨论,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很多因素影响着养殖的效率与经济效益,其中生猪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生猪的健康养殖,提高养殖工作的经济效益。目前影响生猪健康的疾病主要有猪口蹄疫以及猪高热症等,只有针对这些疾病采取健康高效的养殖方式,才能确保生猪养殖效率的不断提高。本文将对生猪养殖中影响生猪健康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确保生猪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