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科学技术使陕西飞播造林振翼腾飞吴圣地,李愈善陕西省飞播造林自1958年首次试播到1994年,飞播造林总面积已达120万公顷,成林面积达48万公顷。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飞播造林中引进和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飞播造林步伐,使全省成苗面积率逐...  相似文献   

2.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或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率高、机动性大、适应范围广和不误季节等特点,我国12亿亩宜林荒山中,适宜飞播造林的约4亿亩。我国自1958年在四川省西昌、凉山地区试验大面积飞播造林成功以来,全国已有23个省区的500个县、市采用飞播造林,累计飞播面积达1.8亿多亩,保存面积约7000多万亩,居世界首位;保存率约40%,占建国以来造林保存面积15%,其中5000多万亩已郁闭成林,2200多万  相似文献   

3.
我区飞播造林遍及全区12个地、市,72个县58个国营林场,共计1534个飞播区。25年来持续发展,年均在13.33万公顷以上,有的年达20多万公顷,成苗率和保存率逐年提高,成效率1981~1984年为24.2%,1985~1987年为48.3%。根据飞播林成效调查,截至1992年,全区飞播造林有效面积327.8万公顷,成效面积142.27万公顷,占有效面  相似文献   

4.
飞播造林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陕西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58年,1969年首次飞播试验成功。此后,又进行了为期10年的扩大试验。从1980年起全省飞播造林转入正式生产阶段,每年以100—12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目前,全省飞播成林面积为70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个多百分点。商洛市连续31年飞播造林,面积达650万亩,已经郁闭成林280万亩,活立木蓄积700多万立方米。丹凤、山阳、商州三县(区)相邻的流岭两侧连片飞播林面积达110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飞播林基地。  相似文献   

5.
刘道平 《中国林业》1997,(12):21-21
飞播造林的五大趋势文/刘道平1956年以来,全国有26个省(区、市)的931个县(旗、市、区)进行飞机播种造林,作业面积达2533万公顷,成效面积867万公顷,占建国以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四分之一,使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0.9个百分点。40年来,飞播造...  相似文献   

6.
万县地区已飞机播种造林20年,共飞播7个县,151个播区,总面积30万公顷(含重播面积),其中宜播面积2 3万公顷.据1983年和1987年两次飞播成效调查,在1983年以前飞播的17万公顷宜播面积中,成效面积7万多公顷,占宜播面积的41.2%,飞播造林直接投资705万余元,每公顷造林成本41.50元,以成效面积计算,每公顷成本为101元.实践证明,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用工少、活动范围广等特点,是加快绿化步伐的有效造林方式之一.本文以我区1978年至1982年5年的飞播造林为依据,对飞播造林成本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陕西自1958年开展飞播造林试验以来,经历了试验、扩大试验、全面推广等阶段。1980年后,每年以播种面积8~10万公顷的速度迅猛发展,在陕西的造林绿化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陕西造林绿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截止1992年,全省播种107万多公顷,成苗成林40多万公顷,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随着大面积的高山、远山  相似文献   

8.
梧州地区飞播造林从1961年开始试验,到1979年止,先后飞播12年,飞播马尾松总面积45.19万公顷,实播有效面积27.94万公顷。经1983年调查,成效面积14.96万公顷,成效率53.3%,仅飞播成效的森林面积就使梧州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七点五个百分点。成效的飞播林总蓄积量达1590.18万立方米,占梧州地区用材林总蓄积量的50.5%。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飞播造林面积已超过3亿多亩,飞机种草播种面积为1100多万亩,促进了林牧业的发展。飞机播种造林是模拟天然飞粒落地成林而进行的一种机械化直播造林方式,适宜于荒山秃岭的造林。我国从1958年开始飞播造林,已在全国西南、中南、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24个省、市、自治区的590多个县、旗进行。造林面积已  相似文献   

10.
到 20世纪末,河北省飞播造林已走过了 20年发展历程,累计飞播造林有效面积 119.4万公顷,成林面积 29.8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了 1.6%,为绿化河北大地,护卫京津,作出了突出贡献。 河北省开展飞播造林工作始于 1974年,在承德市的隆化县试点成功,到如今已逐步扩大到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秦皇岛等 7市 34个县,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到大面积生产,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省早期飞播林地已郁闭成林,较好的播区林木高生长已达 5米以上,胸径达 15厘米以上,并建成 6666.7公顷以上的播区 2处, 666.7…  相似文献   

11.
飞播造林在生态建设中的前景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飞播造林从1958年开始,截止1997年已推广到全省的9个地市、64个县区,总面积达134.67万hm2,成林56.67万hm2。飞播造林在我省灭荒、治沙、“三北”防护林和长江防护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日渐显著。1飞播造林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1.1飞播造林为我省生态建设造就了大面积防护林基地我省飞播造林在转入大面积推广后,注意了飞播造林与经营管理的基地化、集约化建设,从而使成片成林面积有较大地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成林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82片,10万亩以上的有15片,丹凤县流岭播区、宁强县、紫阳县等3个“百万亩”飞…  相似文献   

12.
我省从1979—1986年,在伏牛山北坡飞播油松13万公顷。通过对其中29个飞播区3.1万公顷的调查,有效面积2.2万公顷,成效面积0.7万公顷,占有效面积的31.8%。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我们调查研究了该区的17个飞播区,找出了影响播效的主导因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是邓小平同志关于飞播造林重要批示10周年。10年来,我省完成飞播造林面积23.9万公顷,其中成苗成林面积10.6万公顷。在管理中,我省采取飞、封、造、管相结合措施,形成了10多万公顷飞播林基地,获得了显著成效。飞播造林具有多、快、好、省的优点,是山区造林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北方气候年变率大的影响和山区立地条件的差异,我省的飞播成效还不稳定,形成的幼林也多呈片状,分布不均,密度不匀,分散的片林给管理工  相似文献   

14.
一、飞播成就 我区的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至1997年,在安康、汉阴等8县(市)飞播161个播区,计415.4万亩,平均每年飞播造林25万亩,使高山、远山、人工造林无法进行的宜林荒山基本实现了绿化。 1.林地面积增加,荒山面积减少。据  相似文献   

15.
<正> 太行山区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82年,目前已发展到四市九县,飞播造林面积达95.9万亩,在播区内补造补植面积近40万亩。几年来的飞播造林实践证明,在太行山区飞播造林是成功的,它是加速绿化太行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飞播造林关键技术黎祜琛湖南省自1983年恢复飞播造林11年来,全省14个地州市的54个县先后共计完成播种面积74.53多万公顷,有效面积率79%。按有效面积率计算,每公顷投资为58.50元,为湖南省一般人工造林投资的1/6。据1989~1992...  相似文献   

17.
飞播造林种草是一种机械化的作业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等优点,是快速恢复植被,绿化荒山的有效途径。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从1958年开始,首先在四川省西昌获得成功。二十年来,先后有22个省(区)开展了此项工作,飞播造林总面积达一亿六千多万亩,保存面积约六千三百五十万亩。飞播造林最早的四川、广西等省(区)已经成林,并开始受益。飞播造林种草又是一种粗放的造林种草方法,播种前不整地,播种后不复土,与其它造林种草方法相比,它具有更严格的季节要求。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特别是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邓小平同志倡导,1979年开始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达到300亿株。在全国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我国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国造林绿化正以每年人工造林500万公顷、飞播造林80万公顷、封山育林400万公顷的速度推进。全民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3400多万公顷,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飞播造林累计达到2500多万公顷;封山育林累计达到3400…  相似文献   

19.
自70年代初飞机播种造林在陕南试验成功以来,陕西飞播造林便以星星之火,燃遍秦巴山区。20多年来,共在汉江、嘉陵江、丹江源头地区的20多个县(市)飞播造林1200多万亩,成林成苗550万亩,使“三江”源头的大面积荒山秃岭尽染绿色,涛涛林海填满了道道沟坡。飞播造林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陕西省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要武器。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1988年至1993年,我区共完成人工造林3288万亩,飞播造林1724万亩,新增封山育林3100多万亩,使森林面积从1987年的7800多万亩增至1.57亿亩,荒山面积从8000多万亩减少到目前的1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2.01%上升到1990年的25.34%。六年来,全区平均每年以900多万亩的造林速度发展。累计至1993年,全区范围内造林灭荒达标的县(市、郊区)将达71个。全区14个地、市中、玉林、梧州、桂林地区和梧州市、北海市已经全面实现了灭荒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