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莒南县朱芦镇某草鸡养殖专业户从外地购进2000只草鸡苗,进鸡苗的第2天,鸡群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至第6天,死亡率已超过50%,根据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鸡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2.
1发病特点描述客诉:7日龄时,2倍量免疫新支二联,13日龄发生呼吸道症状,用药3天后不见效果(三农呼泰+强力霉素原粉),采食量低于正常75千克,16日龄时呼吸道症状突然消失,不治自愈,17日龄开始伤鸡,当天死亡较低(10~20只),第二、三天死亡率为2%,1.1临床症状大群精神较好,只有个别精神沉郁,饮水量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日照市某养殖户在2月份新进了1500只120日龄罗曼褐蛋鸡。进鸡时精神状况很好,但在入舍第9天开始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咳嗽和个别咳出带血的渗出物。观察粪便多数正常,个别排绿色鸡粪。并在第9天下午开始有鸡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辽宁省锦州市某养殖户饲养雏鹅820只,3日龄时用小鹅瘟弱毒苗滴眼免疫,免疫后第2天开始大批发病、死亡;第6天死亡减缓,共死亡550只,死亡率67.1%.发病期间给予恩诺沙星饮水治疗,未见疗效;该批雏鹅的种蛋来源为自家种鹅,但在留取种蛋前从吉林省某地引进新种鹅10只.  相似文献   

5.
雏鸡早期感染了传支病毒后,由于输卵管的发育受到抑制,到成年鸡后则成为不产蛋的"假母鸡". 1 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雏鸡发生肾型传支病的日龄多为30~40日龄,但也有在10日龄左右发生,发病率高达50%~70%,死亡率30%~50%左右.发病时,在短暂的几天有不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以后症状逐渐加剧,病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下垂,腹泻物含大量尿酸盐.一般从发病到第7天,出现死亡增加;第10~12天后死亡又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李建珠  樊爱丽 《中国家禽》2005,27(22):57-57
潜伏期1~7天,平均3天,鸡群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初期表现轻微的呼吸异常,1~2天后气管发出罗音,打喷嚏、咳嗽,持续1~4天,这种呼吸道症状一般比较轻微,有时只在晚上安静时才能听得清,因此常被忽视,但是如果有并发感染时,则呼吸道症状加重,鼻腔有黏性分泌物,持续时间延长.疾病发展到中期,呼吸道症状消失,鸡群表面康复,无异常可见表现,此阶段一般持续1~3天;后期受感染鸡群突然发病,并于2~3天内逐渐加剧,病鸡挤堆、厌食,排白色稀便,粪便中几乎全是尿酸盐,体重减轻,胸肌发暗,腿胫部干瘪,肛门周围羽毛粘满水样白色粪便,死亡率约30%,此阶段一般持续7~14天.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两农户各饲养3000只艾维茵肉鸡,1日龄时曾用ND IB二联弱毒疫苗(其中IB为H120 28/86二价苗)免疫,21日龄NDLaSota点眼免疫后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拉白色稀便,精神不振,出现症状当天或第2天即死亡。病死率约10%。2剖检变化病死鸡严重脱水,干爪,消瘦;气管,支气管内粘性分泌  相似文献   

8.
胶东某蛋种鸡场在一段时间内孵出的雏鸡连续出现以下痢、瘫痪、死亡为主的病症 ,发病高峰在出雏后 3~ 5 d内、死亡率在 6%左右。经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解剖和实验室诊断 ,确定为大肠杆菌病。1 发病特点本病雏鸡多发 ,多从出雏后第 2天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 ,3~ 5 d达死亡高峰 ,到第 7天死亡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死亡率在 6%左右。不同养殖户所接的同一批次的雏鸡大多都发病 ,而查找种鸡方面的原因时 ,受精率、卵化率、出雏率都没有异常。2 临床和解剖症状发病雏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双翅下垂、食欲减少、腹部胀满、排黄、白稀便 ,肛门羽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艾熏对动物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影响,试验选取19只呼吸道传染病猫自然病例进行6天艾熏治疗,观察分析病例治疗后局部及全身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纯艾熏治疗能够降低患病猫呼吸道症状中眼分泌物和鼻部分泌物的症状指标,并且自艾熏3日开始有显著性差异,治疗有效率高于60%。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情况养鸡户王某于2006年8月购进鸡苗12000只,分栏饲养,四幢栏舍相距不足100米。饲养到48日龄,第二幢鸡舍的个别鸡只出现轻微咳嗽的呼吸道症状。当天用泰乐菌素药物饮水治疗,其他栏鸡用泰乐菌素预防。第二天未见呼吸道症状减轻,食欲差,饮水增多,死亡8只鸡:傍晚病情加重,大多数有呼吸道症状。第三天食料减少四分之一,有张口呼吸的病鸡,并死亡25只,其他3幢舍的鸡开始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王某随即到我院求诊。  相似文献   

11.
1临床症状雏鸡发生肾型传支的日龄多为30~40日龄,但也有10日龄左右发生。发病率高达50%~60%,死亡率30%~40%左右。发病时,在短暂的几天有不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以后症状逐渐加剧,病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下垂,腹泻物含大量尿酸盐。此时病鸡面部及全身皮肤发绀,特别是胸肌、鸡冠和肉髯变紫色。  相似文献   

12.
我市某个体养鸡场发生一种以肠炎,下痢并带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的病鸡.开始感染的病鸡大约在3~7日内死亡,死亡率大约在60%~70%.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继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1 疾病流行概况及临床症状 2004年7月,广西地区某鸡场进3800羽麻鸡苗,39日龄时开始发病,第2天开始死亡,第7天达到高峰,继而下降,持续5天,死亡率约lo%。主要临床症状是一过性咳嗽、流鼻涕,精神不振,羽毛蓬乱,两翅下垂,喜饮水,采食减半,拉白色稀便,怕冷聚堆,急性死亡。耐过鸡个体发育比正常鸡偏小。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发病情况河北省威县王某饲养的1200只蛋雏鸡,饲养到38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7天共死亡482只,死亡率为40%,病鸡占50%左右。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有的病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当地兽医曾指导用过阿莫西林、青霉素、链霉素、克毒金刚、林可霉素等药物治疗,不见疗效。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泰来县泰来镇某养鸡场,饲养50日龄蛋鸡1 100只,开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用诺氟沙星投服2天,效果不明显且病情加重,至55日龄共发病410只,发病率达37.2%。之后陆续死亡,死亡300只,死亡率27.2%。经检测,确诊为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我县一些猪场的猪出现发热,耳朵、皮肤变紫,有呼吸道症状,伴有消化道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畜牧兽医基层站一般把这种病统称为猪高热病。自10月中旬以来,我站接诊了200多例,治愈率80%以上。现在把治疗方案写出来,以供同行及广大养殖户参考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一般在39.5℃~41.5℃左右,开始时耳后发紫,继而腹下、后臀部、四肢末梢等皮肤变紫色,并伴有咳嗽,气喘等,粪便干燥,成球状。  相似文献   

17.
我市陈某于 1 999年 6月份购买了 2 0 0只法国无声白鸭 ,育雏期为平地垫锯末饲养 ,第 6天开始发现死亡 ,到 1 7天 ,共死亡 83只 ,死亡率为 46.5 % ,第 1 2天为死亡最高峰 ,后经化验室诊断为曲霉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1 临床症状 病雏鸭精神萎顿 ,食欲减退或不食 ,缩颈呆立 ,  相似文献   

18.
禽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其中尤以幼禽的易感性最高 ,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因而造成较大的损失。1 发病情况5月下旬 ,两河乡富里寺一养殖户购进雏鸡苗的第 2天鸡群开始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第 3~ 5天出现死亡高峰 ,死亡率在30 %~ 50 %。病鸡个体小 ,表现精神沉郁 ,缩颈 ,翅下垂 ,伸颈张口呼吸 ,呼吸声粗。该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情况良好 ,饲料和垫料未见明显的霉变迹象。2 病理变化病死鸡剖检病变的共同特点是 :气管有轻度充血 ,有少量透明粘液 ,肺、气囊上有粟粒大至绿豆大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的干酪样结节 ;脐部皮肤…  相似文献   

19.
我市某个体养鸡场发生一种以肠炎,下痢并带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的病鸡。开始感染的病鸡大约在3~7日内死亡,死亡率大约在60%~70%。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继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0.
<正> 近期北方一些养鸡较密集的地区,发生了以伴有呼吸道症状、拉稀、高死亡率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大量产蛋鸡提前淘汰。笔者就此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多数为新城疫及其引发的混合感染所造成的,现报告如下。1 发病特点1.1 发病日龄各日龄鸡均有发病,但50日龄内的锥鸡发病较少,160~280日龄之间的产蛋鸡发病率最高,症状最严重,死亡率最高。1.2 传播缓慢而死亡率高从鸡群出现第一只表现症状的鸡到2%~5%鸡出现症状并开始大群死亡,一般需经3~7天。日死亡率1%~12%,多数在1.5%~6%之间。总死亡率在15%~35%之间,最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病程7~20天,多数在9~15天之间。1.3 免疫情况新城疫免疫频率高的鸡群(每隔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