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土地生态位模型,从农用地的数量、经济效益的态和势对新疆农用地生态位进行了测度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草地数量生态位最高,其次是林地、耕地、园地,牧草地数量生态位处于波动下降的态势,林地、耕地、园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耕地和园地经济生态位最大,其次是牧草地和林地,耕地和园地生态位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牧草地和林地呈波动上升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依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福建省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对1996~2006年福建省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变化做出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6年资源生态位总体上是在较高水平上呈现波浪式上升,环境、经济、社会生态位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综合生态位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的0.28上升至2006年的0.66,上升了1.36倍.  相似文献   

3.
生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阐述了生态位的基本概念,综述了生态位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给出并分析了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分离的常用度量公式,为完整的理解和应用生态位理论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4.
刘开义  孙梅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37-6537,6541
对合肥郊区甘蓝上菜蚜的种群动态和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上菜蚜的种群数量在时间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时间动态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有一定的负相关;菜蚜数量因为降雨或食料的减少而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5.
生态位是生态学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生态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该文系统总结了生态位概念的演变历史,生态位概念已从生境生态位、功能生态位、超体积生态位发展到时间生态位;试图将生态位理论研究进展加以综述,阐述了生态位理论在动物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应用.合理利用生态位理论,使其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中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工具.最后就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立地条件类型相同城市的园林绿地植物生长状况进行调查,运用ArcMap软件计算各种群的重要值:采用Shannon-weinne多样性指标、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1994年黄英姿提出的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进行种群生态位宽度的研究,将种群生态位理论运用于生态园林建设中。  相似文献   

7.
李金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362-3363,3688
[目的]探讨草地退化过程中群落主要植物生态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青海省乌兰县不同退化程度的紫花针茅型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位理论研究不同退化程度对天然草地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影响。[结果]随着天然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优势种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总生态位宽度呈下降趋势,而生态位重叠值略有减少。[结论]生态建设项目对改善退化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生态位理论、城市生态位衡量城市发展综合水平,利用生态位宽度衡量城市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用生态位重叠指数衡量城市间产业相似程度。以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为实证对象,提出城市综合发展评价模型,从生态位视角计算陕南三市生态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的大小,分析陕南三市的竞合关系。结果表明,汉中市是陕南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城市,陕南三市近年来资源利用率均在逐步提高,陕南三市产业结构相似性高,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竞争多。并根据结论提出促进陕南城市群发展的建议,以期对陕南三市的统筹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詹雪  张俊霞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9):10-14,19
旅游生态位综合反映了旅游地在资源、市场、服务、环境等维度所具有的相对地位和作用,在提高旅游竞争力、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01—2018年,国内学者对旅游生态位的研究趋势历经3个阶段,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生态位测评、旅游竞合研究和旅游空间结构3个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多使用生态位测量模型,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成果众多但仍存在几点不足,①学科交叉研究融合不够深入,多停留在理论基础层面;②旅游生态位优化策略研究缺乏创新,局限在生态位分离、扩充和压缩、生态位泛化和特化等方面;③研究对象范围多宏观,对县域、乡镇的相关研究匮乏。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位理论与山西各地市旅游竞争力的差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位的视角构建了评价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指标体系;以2004~2009年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对山西11个旅游城市的生态位态势进行了测评;基于SPSS软件对各旅游城市的生态位进行了聚类分析,据此把山西旅游城市分为三大类:太原,晋中、运城、大同、晋城、长治、临汾和忻州,吕梁、朔州和阳泉。本结论可为探寻山西各地市旅游竞争力的差异、提高山西旅游业竞争力、促进山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形位的城郊景观分布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建模方法,将高程和坡度组合成一个地形位指数,基于地形位指数对广州市城郊景观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广州市白云区低地形位地段的开发强度比高地形位地段变得愈来愈强,开发范围也日益扩大.城镇用地从地形条件较好的低地形位区域向较高的地形位区域迅速扩张.林地、农业用地、果园在城镇用地的挤压下,分布重心向较高地形位的区段转移.水体的面积虽然在增大,但其地形位在进一步向低地形位收缩.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南宁市1996-2003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南宁市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子的关联程度,指出粮食单产、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南宁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孟德友  陆玉麒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29-5631
通过把生态位理论和竞争排斥原理引用到区域旅游地的实证分析当中,提出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作详细的阐述。在此理论基础上具体探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巴拉河乡村旅游区发展中存在的旅游地生态位重叠现象的主要表现,并针对由于生态位重叠而引发的恶性竞争问题提出促使巴拉河乡村旅游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农田杂草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位概念的演变、发展及生态位的测度指标作了综述,并分析了生态位理论在农田杂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位构建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生态位构建在自然选择压的改变、非基因继承、基因具有间接的相互作用和表型的双重角色等4个方面的理论;探讨了生态位构建在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协同进化、人类基因遗传和文化过程的关系、管理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麦田昆虫群落的多样性与时间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查新乡麦田昆虫群落并对群落组成水平和时间生态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较为丰富,物种数为59种,隶属11目,39科.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均随着调查时间而变化.优势种为麦长管蚜、麦圆叶爪螨和龟纹瓢虫.在害虫中以条斑叶蝉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天敌中以麦蚜茧蜂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龟纹瓢虫;害虫之间以棉铃虫与麦长管蚜的重叠最大,其次为麦圆叶爪螨与小麦叶蜂;天敌之间以异色瓢虫与七星瓢虫重叠最大;天敌与害虫之间以棉铃虫与异色瓢虫重叠最大,次为棉铃虫与七星瓢虫.  相似文献   

17.
王立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84-11086
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以上海6个郊区(县)乡村旅游地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位评价体系,运用评价模型对乡村旅游生态位的指标进行评价,最后以测评结果为基础,对上海郊区(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宁国家基本站气象站1956~2011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南宁市霾天气的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特点,阐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及其交通安全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近56年来南宁市霾日数年平均值为20 d,年际变化总体是前45年变化比较平稳,后11年变化则比较明显;霾天气的月季变化非常明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最多是12月,最少是7月。中度、重度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及农作物的生长危害很大,霾使空气质量恶化,可诱发呼吸道疾病、传染病;霾使能见度恶化,严重影响海陆空交通,事故频发;霾严重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严重影响区域气候,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