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眼树合理修剪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开堂 《福建热作科技》1994,19(1):38-38,33
龙眼树合理修剪的探讨俞开堂(福清市农科所350300)龙眼树的整形和修剪是龙眼栽培上一项精细的、技术性强的、效益远久的必要作业。但长期以来,各地多不甚注重此项工作,造成生产上看不见的严重损失。就多数龙眼果园而言,则于缺乏幼龄树的整形和成年树的修剪,致...  相似文献   

2.
我区10年生以上龙眼树大多为实生或劣种树,为加快发展名特优新龙眼,我们于95-97年在石亭、浦南等镇,对10多年树龄的龙眼在主干1-1.2米处进行高接换种试验,接穗选用“水南一号”龙眼.通过加强管理,在接后第三年冠幅达2-2.5米,平均株产25公斤,第四年冠幅达2.5-3米,平均株产40公斤,最高为75公斤,达到了改良品种,早投产、效益高的目的.98-99年我区对低产劣质的龙眼国实施了大面积的高接换种,高接后龙眼国能否早结丰产,关系到低改的成败.为此,我们根据多年实践对龙眼高接后早结丰产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漳浦县的少数民族乡,有一株无核龙眼.这株龙眼树种于一九六○年,是从实生苗变异而来的.现树高5米、树冠9米,其叶片比普通龙眼叶片略小,果径1.5厘米左右,果肉白色透明,中心有一小焦点,是核退化的残体,味甜.今年株产三百斤,于10上旬成熟,比晚熟龙眼迟熟一个月左右.这对调节市场,延长供应期,满足人民对龙眼鲜果的需  相似文献   

4.
舒菊香  王建林 《茶叶》2007,33(1):42-42
无性系良种扦插茶苗,无明显主根、侧根呈横向生长,一遇不适宜的气候环境,及粗放的栽植和管理就会出现大批死苗,降低成活率,影响茶园园相及茶叶高产稳产。为了探索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植成活率和促进茶树生长,笔者于2004年冬进行了茶苗移植的根系处理应用试验。供试茶苗为1年生的迎  相似文献   

5.
老龄龙眼树回缩修剪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老龄龙眼树体高大,栽培管理困难,结果习性差,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为了探讨老龄龙眼园改造途径与方法,通过疏枝回缩修剪、短截回缩修剪和加强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探索出一套能够迅速有效更新老龄龙眼树树体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龙眼‘立冬本’花、果及营养枝主要矿质营养需求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年生高接换种‘立冬本’龙眼结果树的枝、叶、花、果年生长量及主要矿质营养元素需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眼‘立冬本’株产36.42kg,果穗与营养枝数量比为1:1.9,重量比为1:0.25。矿质营养元素年需求量为:N556.7g、P71.5g、K492.8g、Ca225.0g、Mg34.3g,N、P、K、Ca、Mg比例为1:0.13:0.89:0.40:0.06,为龙眼平衡施肥提供营养需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保大树在沙质土壤中移栽的成活率。[方法]分别进行土壤改良、土球直径、树冠修剪及移栽时间对树木成活率影响的调查。[结果]土壤状况、土球大小、整形修剪和栽植季节是决定大树移栽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土壤改良,保证土球直径不低于树木胸径的8倍,并在进行适当修冠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树种特性才可以保证沙质地区绿化苗木移植成活率。[结论]为增强沙质土地绿化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三春 《福建热作科技》2000,25(2):41-41,43
龙眼嫁接苗是发展龙眼生产的主要苗源,常规培育龙眼嫁接苗,从种子到嫁接苗出圃,需要三年时间,且成活率不尽理想,培育成本高,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本人根据龙眼的特性,于96年至97年在云霄县世场村,培育龙眼嫁接苗二万株,从种子播种到嫁接苗70公分高出圃仅用了15个月,其成活率达到75%,摸索出一条快速、低成本、成活率高的培育方法. 一、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选在排、灌两便,有机质含量高、管理方便‘菜园地”.经翻犁晒透,整成1米宽的硅,施足基肥,每亩用100公斤花生饼(粉沫),15公斤的过磷酸钙,1500…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长期和累积生长度日的龙眼果树催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树开花少和座果效益低是全球范围内热带水果生产最突出的共性问题之一。龙眼(Dimocarpus longan)是主要的热带名特优水果,危及龙眼产业生存的主要原因在于冬季早春气候变暖,不能满足花芽分化所需要的低温,龙眼树无法扬花。本研究目的是利用龙眼树的生长期和累积生长度日(cumulative growing degreedays,CGDD)进行适时花器官生长诱导以及检验催花肥氯酸钾(KCl O3)的催花效率。试验起始于2012年夏季,地处热带海南岛北部,试验地土壤为酸性沙质红壤(p H5.43±0.49),龙眼树品种是国内主栽品种‘石硖’。修剪矮化后,在新梢生长起始时开始计算CGDD值,依据龙眼生长期季节性累积CGDD值进行催花处理。结果表明:CGDD为1 650℃时可使用多效唑(PP333)诱导中止梢枝营养生长,CGDD为1 850℃时可使用复合型细胞分裂素GA3使龙眼营养生长集中向花器官生长转化;CGDD值为2 150℃时龙眼花开始萌芽,CGDD为2 850℃时开花;依据生长期CGDD进行的催花处理(每株根施0.60 kg KCl O3,加少量叶营养肥KH2PO4)显著地促进了龙眼树生理光合作用和花芽分化(p<0.05)。本研究开发了基于生长期CGDD的综合使用催花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叶营养素的催花配套技术,为在冬季气候变暖环境条件下有效地诱导龙眼树开花和座果提供定量信息,有助于龙眼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尾巨桉容器苗为材料进行试验,选用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为基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3),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尾巨桉容器苗移植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比尾巨桉移植成活率、株高、地径及根系长度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木屑和泥炭土均对苗高和地径有极显著性影响,木屑对成活率、泥炭土对根系长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珍珠岩对成活率、根系长度达到显著性差异,对苗高则有极显著影响;椰槺对苗木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以处理7(木屑:椰糠:泥炭土:珍珠岩=5:2:3:2)为尾巨桉育苗的最佳轻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1.
龙海市目前龙眼栽培面积0.2万公顷(合约达4万多亩),占70%面积是85年以来发展种植的.近十年来又因为气候的异常(如冬暖、春季忽冷忽热,且没有规律性)衍生出结果少甚至不结果的新问题,龙眼树表现为不同程度抽冬梢,春季花穗“冲梢”等,且适龄树比老壮树更易拍冬梢和“冲梢”,加之管理水平跟不上等原因而低产低效.一、适龄龙眼树低产原因1、外因一气候异常、品种混杂、管理粗放①气候异常:自九0年以来,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暖冬湿冬和春季忽冷忽热天气,最特殊是九八年,据龙海市气象资料记载,1997年11月至1998年4月,月均温分…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多年研究证明,在高产、抗逆性强的理想品系未选育出之前,有目的地选择优良三合树的组合作为大田种植材料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因此,我们对如何提高冠接成活率做了初步探讨,现根据二年来试验观察综合如下.一、苗圃1—3令芽接苗和大田成令无性系1—3年生枝条上进行冠接,均得到较高的成活率.但后者抽芽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溪蜜柚果大皮薄,外形美观,品质优良.但生产上存在着日灼伤、裂果、病虫鼠害、农药残留量增加等现象.为此,我们于、997年、1998年进行溪蜜抽果实套袋试验,对防止日的伤、鼠害、裂果、减少农药残留,取得较显著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树选在平和县山植镇白楼村7年生的王官溪蜜柚园,分别于1997年、1998年的5月初至5月底,对王官溪蜜柏生理落果后的抽果进行套袋.、1997年套25株计1000粒,1998年套280株计12680粒.套袋材料内袋用波尔笼,规格:长20cm、宽10cm;外袋用白色塑料袋,规格长35cm、宽25cm,袋底两角留2个1.5-2…  相似文献   

14.
以储良龙眼为试材,通过分析低温诱导、氧化胁迫、自然低温+药剂处理龙眼成化过程中氧化损伤各指标变化,研究龙眼成花和氧化胁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氧化胁迫有利于龙眼成花。对顶芽和叶片活性氧、抗坏血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结果也表明,氧化胁迫诱导龙眼成花的同时,也导致了龙眼树各组织活性氧的累积,且抗坏血酸抑制龙眼成花,MDA促进龙眼成花。因此认为活性氧与龙眼成花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洼县庭院红富士苹果开发试验是针对滨海盐碱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发展综合农业的新形势提出来的。在开发过程中运用了矮化密植、地膜覆盖、夏季修剪等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使栽植成活率达到95%—100%,2~3年生树体高度不超过2.5米,栽后第2年开花结果。全县栽植总数达55万株,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已从庭院走向田间,水田改果树面积3000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生物型植物生长促进剂“生多素”对乌龙茶茶树产量、质量的影响程度 ,以及适宜的浓度和实际应用效果 ,特进行本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时间及地点 :2 0 0 1年 2月 2 2日 (春茶刚萌芽 )喷施 ,安溪县参内乡参山村。1 2 茶树品种 :黄旦 ,树高 80cm、树幅 90cm。1 3 试验材料 :植物生长促进剂“生多素”A型(小包装 )、B型 (瓶装 ) ,由美国生多素公司生产 ,广州市生多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装。1 4 试验设计 :试验设五个处理 ,a .“生多素”A型 10 0 0倍 ,b .“生多素”A型 15 0 0倍 ,c .“生…  相似文献   

17.
龙眼是我省名贵水果之一.生产上,龙眼结果“大小年”现象十分严重.“大年”结果的产量,往往是‘小年”结果产量的2—5倍.现就龙眼大小年的原因及其克服途径,谈谈自己一点肤浅见解.一、龙眼结果出现“大、小年”的原因1、夏梢抽生情况与开花结果的关系:龙眼的夏梢和夏廷秋梢是主要的结果母枝,夏梢抽生的数量和质量与次年开花结果的多少密切相关.龙眼新梢大多是从已充实的枝梢顶芽延生,也有从短截枝上的腋芽抽出.所以,此时期的田间管理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四种不同方法高接换种对青梅嫁接成活率、桩口愈合表现、高接枝折裂情况以及嫁接第二、三、四年表现的产量等性状进行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青梅成年树大枝高接采用双头对芽切接法,两芽向内交叉生长,再次靠接后连成一体,桩口愈合好,接口牢固,生长旺,树冠恢复快,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质配比下米老排组培苗移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基质配比对组培苗移植效果的影响,以黄心土和泥炭土为基质,按照体积比设置5种基质配比处理,即T1(100%黄心土)、T2(80%黄心土+20%泥炭土)、T3(60%黄心土+40%泥炭土)、T4(40%黄心土+60%泥炭土)和T5(20%黄心土+80%泥炭土),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米老排组培苗移植成活率、生长量和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T1和T3处理有利于提高米老排组培苗移植后成活率,移植1个月的苗木成活率以T1最高(83.33%),T3次之(81.11%);随着泥炭土比例的增加,米老排组培苗的株高、叶片数、地径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并在T3时达到峰值,移植6个月的株高、叶数与地径分别为30.93 cm、8.1片和5.04 mm,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P<0.01),分别是T1的2.11、1.82和1.67倍;6个月的苗木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大小均为:T3>T4>T5>T2>T1,T3的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分别为T1的8.51和5.56倍;T3的苗木质量指数达到了1.13,显著高于T5、T2和T1P<0.05)。60%黄心土+40%泥炭的混合基质是米老排组培苗移植的理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一品红组培苗移栽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对一品红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并以此为材料对一品红炼苗时间、移栽地点、移栽时间和移栽基质进行筛选试验。【结果】一品红组培苗应提前7d以上进行炼苗;移栽的时间阜新地区选择在5月初最佳;移栽地点普通温室和智能温室都可;移栽的基质以草炭+珍珠岩成活率高,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1/2草炭+1/2园土也比较适合。[结论】通过移栽时间和基质的选择,能有效提高一品红组培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