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古代科学虽有其弱点,但不能由此否定中国古代科学之成果,不能套用近代科学的标准去评判中国古代科学成果;批评了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观点以及修改"李约瑟难题"和"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的论点.中国古代有着光辉的科学成就和先进的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这正是中国古代文明得以灿烂并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于李约瑟提出的"为什么近代科学不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间产生,而只在欧洲发达起来",众多学者试图做出解答,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官僚体制"说、文化影响论、"高水平均衡陷阱"说、"人口规模+科举制"说、整体研究论等.在对这些解释进行简要评价的基础上指出,对"李约瑟之谜"的全面回答实际上超出了科技史范围,而且对该问题的全面回答将大大加深我们对历史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生前身后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这缘。昔人已乘黄鹤去,一代汉学大师李约瑟逝世有8年时间了。李约瑟的《中国科技技术史》撰著工程亦将全面告竣。于是,中国科技史界开始面对“后李约瑟时代”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开始了后李约瑟时代的探索——促进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学科化、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是李约瑟博士(1900-1995)诞辰110周年,我们再来回顾其对中国的贡献,更感亲切和难忘。十年前,李约瑟百年诞辰的时候,召开了纪念大会并刊登了相关研究李约瑟的论文及文章目录。现将其后近10年来的有关论文目录万余字、三百二十余条目,提供给读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王祯农书>是元代东鲁名儒王祯所撰之农书,而"曾氏农书"则是<王祯农书>中所提到的一本农书.本文作者认为,这里的曾民农书很可能就是宋代曾安止及其侄孙曾之谨所撰之<禾谱>和<农器谱>.本文从历史学和文献学等方面就<王祯农书>和"曾氏农书"之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五至"说的比较来看,<孔子家语·论礼>篇"子夏侍坐于孔子"章与<礼记·孔子闲居>篇及楚简<民之父母>篇所据祖本不同,<家语·论礼>篇所记更真实,更符合原意,并非抄袭<礼记>而来.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早期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看与被看"是最为明显的结构模式之一,而和鲁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尤其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也对这一结构模式情有独钟.鲁迅和劳伦斯这两位时代的先锋分别以自己时代赋予的责任为己任大胆创新,在各自的作品中以不同题材反映时代弊病.  相似文献   

8.
王闿运的经学具有"突破传注,返回经文"的特色,但他有一个从宗传到宗经的过程,早年时期的王闿运是笃信传文的,到了他作<春秋公羊传笺>和<春秋例表>的时候,开始返回经文.<春秋公羊传笺>中的返传与返经情形,一是对何休<解诂>思想的舍离,这表现最明显的,是他的灾异观,二是对传文的质疑与超越.<春秋例表>的著作动机是出于宗经,而由前后两个版本的不同点,更可以看出他的返经精神.  相似文献   

9.
郭郛 《农业考古》2001,(1):23-25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尊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权威李约瑟大师,离开我们已经五周年了,今年又是他100周年的年份,缅怀贤哲,风范长存,斯人永在,斯人永远留在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史纪念碑上。中国人民永远记得这位誉满全球的学者,在中国人民最艰苦困难的年代、抗日战争最危急的时候,对中国人民的士气,对学术界予以极大的鼓舞,对教育科技界予以具体的帮助,使中国人民增长了志气,相信中国抗战是必胜的信心,“德不孤,必有邻”。李约瑟教授从万里之外来援助我们,中国人民永远怀念记得这位尊敬的大师。 一、学者的风范 李约瑟博士的…  相似文献   

10.
国际著名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参见本刊上期93页的介绍),于今年九月份参加在罗马尼亚召开的国际科技史学术讨论会后来华作短时期的访问。在华期间,李约瑟博士受到方毅副总理的接见,并应邀在北京和上海作了学术报告。9月23日,李约瑟博士应上海市科协和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等单位的邀请,在锦江饭店做了题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写计划的起源、进展与现状》的学术报告,放了有关中国古代化学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且成果丰硕,遥遥领先于世界。但中国近代科学从明清开 始落后于西方,落后的原因可以从根本性原因即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以及重农经济、闭关锁 国政策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谢直建 《北京农业》2012,(21):235-236
自古以来,我国就以农业大国的身份活跃在全球农业市场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保证着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却依旧处于落后阶段,这归因于基层推广体系的不完善.本文中笔者就我国农业科技基层推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应用滞后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举办的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它把加强科学教育作为办学宗旨,创办科技刊物,引进与宣传西方新思想、新科技、新知识,培养新式人才,以上海为窗口,睁眼看世界,开风气,启民智,育人才,兴实业,传播科学与民主意识,为"五四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奠定了扎实的前期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业“艺机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娟玲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9):1040-104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基于6 a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艺机一体化"的概念。"艺机一体化"既是山西省情、农情的特殊要求,也是现阶段我国国情、农情的普遍需求,它不仅使先进农艺技术有了载体,而且作为一个关键环节,还进一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机械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规模化、商品化乃至产业化;同时也推动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机械化。其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更广范围的障碍因素、发人深思的诸多问题,则需要在新一轮的改革中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否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经历了由盛转衰,再从衰到盛的大国?这是后人所提出的新李约瑟之谜。本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对中国的资源禀赋和教育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人力资源能否向人力资源顺利转化是中国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进行教育产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旅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俊  陈远生  成升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35-4637
从农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产业科技旅游在我国的兴起以及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3方面入手,介绍了我国在农业科技园区中开展科技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发展背景,总结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几种农业科技园区类型,分析了我国公众对待农业科技的态度、公众参与科普设施的频率、影响公众参与科技示范点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我国农业园区科技旅游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科技兴农是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力军。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的意义,并结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科技服务"三农"工作的实际,深入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服务认识、提升服务内涵、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农业科研院所做好科技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近年来,中国步入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为探寻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与方法,对美国、英国、德国与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殊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②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英国则是注重政府引导、信息共享与知识服务,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代表,注重信息引领与绿色、可持续发展。③与欧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从协调统筹、规划建设、队伍与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