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13,(11):54-54
长期以来,福建省马铃薯生产用种基本依靠北方薯区调种,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生产成本,又不适合福建省的自然条件。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福克76和福克212表现高产、优质,非常适宜福建省冬种。  相似文献   

2.
于2013年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在霞浦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荷兰15号、福克212、脱毒175等品种表现较好,可在霞浦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2007年和2008年对福建省主要旱作马铃薯和大豆新品种抗病性室内鉴定综合评价结果:供试的12个马铃薯新品种中,对晚疫病表现为抗的品种有泉云3号和坝28,中抗的品种有克山和福克212;供试的9个大豆新品种中,对炭疽病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有沪选25—19和农青1号。  相似文献   

4.
冬作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851作对照,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产量、品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薯7号和L-97-1比紫花851(CK)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食用品质中等;克新19和福克212的综合表现与对照相当,其中,食用品质克新19表现差、福克212表现好。4个品种可进一步试验观察,以确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惠东县2009年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东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了2009年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中,比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的初试品种有克新18号、泉云3号、川芋13号、福克76、津引薯8号,在惠东县种植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冬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主栽品种紫花851为对照品种,对闽薯1号、福克76、川薯5号、L-97—1、L-97—3等5个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鲜薯产量及对主要病害的抗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薯1号、福克76、L-97—1和L-97—3等4个新品种综合表现突出,应加大其在福建省各地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对6个马铃薯品种在贵州省的栽培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福克76产量最高,在贵州冬季种植表现好,适合进行大面积推广;其次为合作88,但其生育期较长,适宜春季播种并推广;黔芋1号、冀张薯8号、青薯9号冬季种植表现较好,建议进行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8.
林铭钊 《福建农业》2010,(11):13-13
<正>福克76马铃薯新品种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杂交选育成的,亲本品种来源于坝9/卡它丁,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在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福克212秋季繁育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克212是福建省马铃薯种植区域的推广良种之一。为提升福建省福克212良种的自给率,提高种薯产量和种薯率,进行良种繁育的合理密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窄畦双行栽培,种植密度以75 000~90 000穴/hm~2为宜,种薯产量和种薯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0.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晚疫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和福克212为试验材料,于2013-2014年进行品种和种植密度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福克212与费乌瑞它每667 m2平均产量分别为1 558.5和1 306.2 kg,667 m2最优种植密度分别为5 000和5 500株。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产量、晚疫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达极显著差异,而相同品种不同密度间晚疫病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川  梁金平  吴烨  周美玲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38-1541
为筛选适宜福建省龙岩市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并在龙岩市龙门镇赤水村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薯7号产量最高达31942.5kg·ha^-1,比对照紫花851增产36.16%,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表现高抗晚疫病;L-97-1和克新19在产量和理论淀粉含量上均高于对照紫花851,且抗病性较好。根据综合表现,中薯7号、L-97-1和克新19均适宜在龙岩市种植,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生产试验;福克212、闽晋2号和DE03-34-7可以继续进行筛选试验;闽晋1号不适宜在龙岩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对引进的12个马铃薯新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云薯506’和‘兴佳2号’的关联度值均大于0.7,综合性状表现最优,适合在广西种植;‘冀张薯12号’和‘中薯5号’的关联度值均大于0.6小于0.7,综合性状表现一般,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中薯17号’和‘云薯401’的关联度值均小于0.5,综合表现较差。品种评价结果与试验地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马铃薯新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马铃薯机械化栽植发展现状,设计了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重点阐述了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主要结构。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各方面性能指标符合马铃薯播种的农艺要求,为研究马铃薯播种机和同类机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淮地区春季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廖华俊  董玲  江芹  陈静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12-5914
[目的]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方法]以东农303为对照品种,对10个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结果]在10个参试品种中,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较大、结薯集中、芽眼中等、表皮光滑、薯形优美,且大中薯率高,高于对照12.51%;其次为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生育期短,薯块膨大速度快,产品上市早,经济效益好,同时不影响下茬水稻种植,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江淮地区发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为全面了解马铃薯新品种黔芋6号的生产特性,采用Shukla和C.S.Lin分析方法,利用2008-2009年贵州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数据,对马铃薯新品种黔芋6号丰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黔芋6号的丰产性与稳定性好,适于在贵州省800m以上中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是较为理想的马铃薯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挖掘机挖掘铲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挖掘机的入土性能、碎土性能、动力性及刚度,在含水率约为12.6%的黄绵土中对三角形平面铲和栅条式挖掘铲的入土性能和碎土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栅条式挖掘铲挖掘效果优于三角形平面铲,动力性能好;且栅条式挖掘铲的栅条对土壤有拱碎作用,能够减少进入分离装置的土壤量,有利于土薯分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HPLC法比较分析11种甘薯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为甘薯尤其是地上部分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样品通过质量为200倍的甲醇超声提取20 min,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绿原酸、4,5-O-咖啡酰基奎尼酸、3,5-O-咖啡酰基奎尼酸、3,4-O-咖啡酰基奎尼酸形成良好分离,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74%、102.63%、100.01%和101.05%。[结果]不同甘薯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间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差异;地上部分以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为主,块薯中以绿原酸含量最高;各组织部位咖啡酰奎尼酸类化合物总量分别为:茎尖9.77~40.86 mg/g,成熟叶2.68~13.97 mg/g,茎干0.56~7.90 mg/g,块薯0.69~4.33 mg/g。[结论]甘薯茎尖和叶片可以作为绿原酸提取材料加于开发利用,其中紫甘薯系列优于非紫甘薯系列,试验中两个11ZY紫薯材料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挖掘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马铃薯收获后的残膜回收问题,研制了一种用于马铃薯挖掘和残膜回收的联合作业机。马铃薯挖掘机采用成熟机型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残膜回收机采用曲柄滑块扒膜装置和圆筒式收膜与卸膜装置。通过计算确定了曲柄滑块扒膜装置和圆筒式收膜与卸膜装置的关键参数,改进了起膜铲的形状和参数,在降低伤薯率的同时提高了起膜和收膜的效果。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挖掘和输运流畅,分离效果显著,残膜能连续性地被卷膜筒卷起,卸膜方便可靠,伤薯率为4.4%,明薯率为96.4%,残膜回收率为89.3%、脱膜率为98.1%,均可达到技术规范设计要求。联合作业机与马铃薯收获机单独作业相比,明薯率和损伤率无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20.
研究马铃薯挖掘机摆动分离筛上马铃薯的运动过程和马铃薯运动速度对分离筛性能的影响。对马铃薯相对分离筛的运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推导出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公式;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薯土分离过程中马铃薯相对分离筛的运动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田间试验测试出分离筛在沙土和黏土中作业时马铃薯的绝对运动速度,将试验值除以理论值得到速度修正系数。结果表明:马铃薯相对分离筛要经历正向滑动和反向滑动的连续运动过程,高速摄像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沙土中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试验值大于理论值,速度修正系数为1.02,黏土中马铃薯绝对运动速度试验值小于理论值,速度修正系数为0.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