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鄂尔多斯市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0.6%增加到2004年的15.18%。但如果按年度实际造林面积计算,远不止这个水平。分析其根源,除了管理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造林成活率低。实践证明,造林成活率高低同立地条件、自然气候、树木品种、组织形式、技术措施、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等密切相关,其中自然气候因素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适应气候条件变化,认真研究解决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提高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植树造林一直是我国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夏玛自然保护站,如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运用合理的造林技术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造林质量,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河套地区盐碱地面积达4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2.5%。要想绿化这部分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保证造林成活率,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改良土壤在盐碱地上造林首先要改良土壤,改良土壤的目的是降低土壤的盐  相似文献   

4.
我省飞播造林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累计完成飞播造林面积3087万亩,成林成苗面积1485万亩,形成了大规模的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地,为我省培育了大量的后备森林资源,对提高我省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目前我省飞播造林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矛盾,需要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区绿化工程是国家大型林业生态工程之一.1986~2005年林业工程建设20年间,全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1.8%提高到25.6%,这对改善太行山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程建设存在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乔木林多、灌木林少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混交造林的技术推广不力,伴生树种育苗研究不到位,重视提高造林成活率,忽视树种的合理配置.为了建设比较稳定的太行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依照近自然林业的理论,必须大面积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为此,根据太行山区植被演替现存的稳定群落结构及近年来混交造林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太行山区混交林伴生树种选择的三大原则,适用树种及3种混交林模式,提出了实行混交造林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的县份,干旱、洪水、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都同森林植被少有关。虽然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9%增加到现在的30%,但干旱地区覆盖率仍在10%以下。分析其根源,主要是造林成活率低,这也是湟中县林业建设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湟中县连续春旱严重,造林成活率逐年下降,面对这种状况,如何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7.
造林成效不高是林业工作的"老大难"。在林业系统,提高造林成效可以说是月月讲、年年讲,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2008考核年度全省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结果显示,当年全省造林面积核实率为49.04%,各市申报完成造林面积存在50%以上的虚数;按照坝上地区70%,坝下地区85%的成活率标准考核,全省造林净合格率为27.94%;按照造林成活率40%的标准考核得出的全省造林有效率为41.99%。造林绿化数字虚、质量差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横山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沿,总土地面积4333km2,总人口33万。地貌以无定河、芦河为界,分为北部风沙草滩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草原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0mm左右,且多集中在秋季,森林覆盖率32.3%。近几年来风沙区樟子松造林成绩喜人,累计人工造林面积达1万hm2,2009年春樟子松人工造林0.33万hm2,成活率达85%以上。几年来,横山县沙地樟子松造林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沙地先搭设沙障,然后通过整地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套笼—生物防虫等技术措施,达到提高樟子松树坑肥力、蓄水保墒和防鼠兔啃食等效果,从而改善樟子松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桂林市有森林面积2364.3116万亩,森林覆盖率66.46%,其中松林面积643.4万亩,占森林面积的27.2%,是桂林市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10.
溧水县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近郊,距南京50公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41.12万亩,森林覆盖率29.73%。为加速荒山绿化进程,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2003年,全县首次采用“六改”技术在浮山等地进行国外松、香樟大苗试点造林,营造荒山生态林210亩,当年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7%,取得较好的效果。2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人工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造林,是通过人为活动,采用播种法和植苗法及封山育林等,增加森林面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三高”农业,建设绿色屏障的生态林业工程。是以营林为基础,以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故在提高造林成活保存率上,应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林种和适生树种,贯彻“良种壮苗,整地保墒,适时造林,精心栽植,抚育管护”等综合科学造林技术,现简述如下。l适地适树原则根据自然条件和森林植被现状,选择适宜树种栽植,这是保证造林成活的基本原则。2培育良种壮苗,实行就地育苗就地达林苗木是造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扩大了造林面积,年平均造林面积达万亩以上,增加了该地区植被覆盖率和促进林区经济协调发展。但经调查,近几年造林成活率较差,平均初植成活率在70%~80%,未达到天保工程造林质量要求,现就影响其造林成活率的因素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木材资源消耗量巨大,进而导致森林面积下降,引发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改变这一现象,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造林工作,增加森林覆盖率。大力植树造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苗木成活率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树木种植成活率的方法,以期促进我国造林成活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河北林业》2012,(4):24-25
近年来,廊坊市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发动群众大搞造林绿化,使林业资源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底,参与造林绿化、义务植树的人数已突破2500万人次,全市林地面积已达2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依托绿色,廊坊市相继  相似文献   

15.
油松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关系到森林面积增加的速度和质量。从油松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选择、造林季节、造林方式、造林时间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6.
李钟 《甘肃林业》2005,(5):22-23
造林是扩大林地面积的主要生产活动,良种壮苗和适当的造林技术措施是确保达到这个目的的关键。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潜力和科学的技术措施扩大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最大效益。对此,研究抗旱造林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性大,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问题也不尽相同,在高寒阴湿地区气候特征主要为干旱、少雨、多风、寒冷,造林树种应选择耐寒树种,以达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以沙棘造林为例,近年来随着资源建设迅速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沙棘开始向干旱荒漠地区推进,为了推进…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乱砍滥伐是森林的三大敌人。对于造林绿化而言,森林虫害是他们之中的“龙头老大”。根据我省延安、宝鸡、咸阳、森工系统的调查,森林鼠害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已构成威胁。延安地区自1990年以来,森林鼠害泛滥成灾,直接影响工程造林和各项农林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吴旗、志丹、安塞、延安、延川等7县市新造幼林遭受达乌尔鼠兔的为害面积已达260万  相似文献   

18.
赤峰市林西县从2001年6月1日起全面禁牧,两年来成效显著。到今年5月末,全县大小畜存栏达到49.7万头(只),较禁牧前的40万头(只)增加了9.7万头(只),增长了24.3%,创历史最高纪录。主要畜种绒山羊的个体平均产绒量由0.2公斤提高到0.45公斤。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40%恢复到目前的70%,其中森林覆盖率达到27%,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0%。林西县地处赤峰市北部,位于科尔沁草原和浑善达克沙地边缘地带,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沙化和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3%。长期以来,林西人民同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不懈的抗争,治山治水小有成就。但是,过度的垦荒放…  相似文献   

19.
《河北林业》2009,(5):12-14
河北省是一个少林省份,新中国成立时,全省有林地面积6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4%。为了加快我省生态环境建设、拓宽投资渠道,自1985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2811粮援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共4期)、德援造林项目(共2期)、日本小渊基金造林项目(共6期)共13个外资造林项目,其中已竣工项目8个,在建项目5个。  相似文献   

20.
陕西是华中和华东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主战场。"十一五"期间,陕西省造林绿化面积2461万亩,森林面积增加1300多万亩,达到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37.26%提高到41.42%。昔日的"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已变成如今的"江南水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