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桑蚕小蚕共育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艺  蒙霜 《广西蚕业》2012,(4):72-76
通过对我区6个具有代表性的桑蚕生产县(区)小蚕共育户和养蚕农户进行调查,得出蚕农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平均张种产茧量增加2.78kg,增加7.54%;平均亩桑产茧量增加22.93kg,增加22.93%;平均用工量减少1.9工/张,减少11.52%。蚕农饲养共育小蚕比自养小蚕更具优势。小蚕共育户饲养4龄蚕比饲养3龄小蚕出售平均用工量多0.49工/张,增加111.36%;平均售价多113.46元/张,增加105.38%;平均成本多101.25元/张,增加134.80%;平均利润多12.21元/张,增加37.50%。小蚕共育户共育4龄蚕比共育3龄小蚕出售对桑蚕产业的推动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已人工合成了多种激素类似物,这为进一步研究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增丝灵1号"、"增丝灵2号"系保幼激素类物质,据介绍使用后可使蚕体内发生新的定向生化反应,增大丝腺体并调控延长桑蚕5龄阶段发育,增加蚕的总进食量及营养储备,从而增大桑蚕吐丝量.为确定这一产品的增产性能,我  相似文献   

3.
桑蚕五龄期是丝腺生长最快的阶段,丝腺重约增长40倍;同时又是食桑最旺的时期,食下量约占全龄食下量的88%以上。此时的营养及气象条件,均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蚕的体质、蚕龄经过、丝蛋白的合成等  相似文献   

4.
姜玉兰  孙崇荣 《蚕业科学》1995,21(3):173-177
以家蚕、野桑蚕、天蚕、柞蚕、樗蚕、蓖麻蚕为材料,用SDS-PAGE法对成熟幼虫丝腺分区进行丝胶蛋白多肽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六种蚕类丝胶蛋白表现出不同的多肽组成。  相似文献   

5.
不同蔟中环境对872结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仕叶  詹永发 《蚕学通讯》2000,20(3):9-10,13
872品种是中国蚕研所育成的日×日杂交固定原种,它与871对交繁育的一代杂交种是全国推广的春、秋兼用二化性多丝量品种,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我所自1999年引进繁育推广以来,发现872于五龄老熟上蔟后,普遍存在着不结茧蚕现象,且数量偏大。为此,笔者于2000年春季,对该品种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中国蚕研所培育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繁育生产的桑蚕872原种,蔟具为16峰普通塑料折蔟。1.2 试验地点 贵州省蚕研所桑蚕良种繁育推广科育种蚕房。1.3 试验方法 蚕…  相似文献   

6.
用“氟敏指数”测定“桑蚕解氟剂”的解毒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顺霖 《蚕桑通报》1995,26(2):18-20
用“氟敏指数”作指标,测定“桑蚕解氟剂”和石灰水的解氟效果,其结果为解氟剂和石灰水都有较好的效果。石灰水处理后氟敏指数为-7.08(4龄蚕)和-7.56(5龄蚕),解氟剂处理后氟敏指数为-10.02(4龄蚕)和-9.99(5龄蚕),说明“桑蚕解氟剂”的效果明显优于石灰水。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蚕品种为雌体,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8、S-14为雄体进行杂交,以该杂交后代为材料,分析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对桑蚕性别控制的能力,证明其控制桑蚕性别是可靠和有效的,其后代F1的雄蚕率可达95%以上,甚至100%。  相似文献   

8.
蚕丝心蛋白的亚基及其分子量、氨基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玉兰  孙崇荣 《蚕业科学》1994,20(2):100-104
试验以家蚕、野桑蚕、天蚕、柞蚕、樗蚕、蓖麻蚕为材料,测定了丝心蛋白及其亚基的分了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丝心蛋白亚基的组成家蚕、野桑蚕表现为H-L型,天蚕、柞蚕、樗蚕、蓖麻蚕为H-H型。家蚕蛾科的蚕类与天蚕蛾科的蚕类在丝心蛋白氨基酸组成上,具有种待异性,各种蚕类丝心蛋白氨基酸组成差异同它们的分类地位相一致。从家蚕和野桑蚕绢丝腺液状丝心蛋白中分离出小亚基,小亚基的氨基酸组成和大亚基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9.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配合使用提高家蚕产丝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为正  段会民 《蚕业科学》1995,21(3):178-183
在五龄前期使用MH后、五龄中期使用JHA,五龄发育经过与单独使用JHA相似,最大体重、总食下量和总消化量比对照区增加;并能促进丝腺的成熟生长,延缓后部丝腺细胞的解体,茧层量比对照区增加12.4%─21.7%,比单独使用JHA增加3%─5%;茧层生产效率和转化效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蚕用营养饲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蚕用营养饲料”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添食5龄蚕,以清水添食为对照,结果表明:添食“蚕用营养饲料”,1.蚕茧产量可以提高8.95~12.33%。2.可以节省桑叶7.93%。3.可以提高茧质。其中,全茧量可以提高2.25~3.85%;茧层量可以提高1.73~5.09%;茧层率平均可以提高1.69%;4.蚕茧生产效率平均可以提高16.04%;茧层生产效率平均可以提高17.75%。5.可以减少蚕病的发生。其中,死笼率可以减少35.48%,虫蛹统一生命率可以提高4.53%。6.5龄经过时间比对照区少6小时,熟蚕体重增加1.87%。  相似文献   

11.
桑蚕人工饲料育给饵回数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芮孟安 《蚕桑通报》1995,26(3):26-27
桑蚕人工饲料育给饵回数试验衢州市农业局芮孟安一、试验目的日本小蚕人工饲料育的普及已有18年的历史,1992年后,小蚕共育所人工饲料育的比例,已达总收蚁量的50%以上。目前所推行的小蚕人工饲料育的给饵回数,大致上是每龄2回。为进一步提高小蚕共育所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871、872的育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多丝量品种871、872,通过1993~1994两年攻关点联合鉴定及全国桑蚕品种鉴定,结果表明;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1%~15%、11%~18%、15%,茧丝长1200~1400m,出丝率17.42%~20.68%,净度94~96分,是一对体质较强,丝质优良兼耐氟化物污染,繁育性能较好的优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春蚕五龄条桑一日二回育试验芮孟安,严可建,琚国富衢州市农业局,常山县农业局,常山县湖东乡政府一、试验目的提高蚕桑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是当前蚕业科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大蚕期食桑量占全龄食下量的98%左右,而5龄期就占了全龄食下量的88%左右,因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和五龄期高温冲击等育种方法,经多年的选择培育,育成了中系品种5号、4号,然后经测交鉴定选配成5·4×24·46,该对四元杂交种经多年江苏省实验室鉴定,四龄万蚕收茧量22.58kg、茧层量5.71kg,比对照种苏5×苏6提高14.27%、14.89%,江苏省农村生产鉴定,张种产茧量47.11kg、产值526.11元,比对照种苏5×苏6提高7.34%、8.29%。并获得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形大且匀整,茧丝质性状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5.
人工饲料育不同激素添食对饲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5龄饷食后以MH,JHa,AJH处理,MH和AJH对桑蚕发育几元影响,JHa能显著延长5龄和蛹期经过。3种激素都能增加蚕体重,茧丝量,卵量,但只有MH提高茧层生产效率达显著水平。MH对雌蚕作用显著大于雄蚕,其它激素相反。人工饲料育应用MH和AJH能使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茧丝和卵物质的效率提高,JHa的饲料低,这与消化率MH〉AJH〉CK〉JHa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一安排下,桑蚕新品种华康2号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早秋季在广东蚕区进行了农村生产鉴定试养试验,结果表明:华康2号孵化整齐度较对照种相仿,五龄和全龄经过与对照种一致,平均普通茧质量比对照种提高2.83%,平均收茧量比对照种增加3.05 kg/盒(张),提高10.61%,平均kg茧粒数比对照种少63粒,平均健蛹率比对照种提高2.68%,且蚕期和蛹期均未见核型多角体病发生,表现出良好的抗病和高产性能,适宜在广东蚕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粉的醚溶性成分及乙醇提取物中均含有抑制桑蚕摄食的忌避因子,醚溶性成分不还存在对蚕有毒性的物质。为提高桑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用90% ̄95%热乙醇对脱脂大豆粉进行洗脱处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JHA和MH对桑蚕后部丝腺核酸合成的影响,因蚕儿的发育时期及使用剂量不同而异;在5龄前期,JHA抑制后部丝腺的核酸合成,MH促进合成;而在5龄后期,JHA的促进作用大于MH;若用JHA和MH连续处理或一次性高剂量注射,则两种激素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20—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实验室鉴定点对参加省级桑蚕品种鉴定的桑蚕新品种卵限1号进行了2年省级实验室鉴定。2年试验结果显示,卵限1号4龄起蚕结茧率为96.01%,比对照高0.59%;4龄起蚕死笼率为2.98%,比对照低1.59%;4龄起蚕虫蛹生命率为93.15%,比对照高2.11%;全茧量为1.356 g,茧层量为0.297 g,分别比对照高0.89%、6.83%,茧层率为21.95%,比对照高1.29%;万头产茧量为13.232 kg,比对照高1.92%;万头茧层量为2.906 kg,比对照高8.43%;一茧丝长913 m,与对照相同;鲜茧出丝率为17.77%,比对照高1.09%;解舒丝长718 m,比对照高1.99%;解舒率为79.28%,比对照高2.33%;净度93.5分。  相似文献   

20.
推广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广西蚕业指导所在全区推广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进行跟踪调查,根据所调查市县的蚕农普遍反映该品种蚕好养,1-4龄蚕眠起齐一,产量高,茧大均匀,茧厚,茧色白,产量高达42-50公斤/张左右;比同期的“两广二号”增产7公斤/张左右,5龄经过长0.5-1天,蚕农普遍喜欢饲养。但部分新蚕区因品种性状不了解,饲养技术不到位,蚕农粗放饲养,蚕座过密,食桑不足,滥用蜕皮激素等,导致蚕发育不齐,大,小蚕,茧不匀,薄皮茧等,不能发挥“桂蚕一号”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