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言道:“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一语表明了水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性。在农田灌溉或排涝过程中,离心式水泵担负着重要角色。正确选择水泵及其配套动力,是保证既能满足农田灌溉或排涝的需要,又能使抽水装置最经济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实行计划用水时要算水账。它的内容之一是计算灌水时间,就是根据每次的灌溉田亩数,灌水深度、渠道流量、渠系有效利用系数等,算出灌溉所需的时间来。按算出的时间“定时轮灌”。定时轮灌是节约用水,保证合理灌溉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执行用水计划的一个主要办法,自推行以来深受群众欢迎。计算灌水时间一般要经过三次计算,首先根据灌溉田亩和灌水深度算出田间净需水量。第二再根据渠系有效利用系数算出引水口应引入的水量(也称毛水量)。第三,根据渠道流量算出灌  相似文献   

3.
正确选用水泵和合理配套动力机械是保证灌溉要求,降低成本,发挥机具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1水泵参数的选择1.1确定所需水泵的流量QQ=ω·mj·t+Q损(1)其中ω———灌溉面积;m———需水量;j———灌溉天数;t———每天工作小时数;Q———输水损失。输水损失是渠道输水过程中损失的水量,计算时可在算出的流量中增加5%~20%。井灌所需水泵流量还应考虑与井的出水量相适应,防止泵大井小不够抽或泵小井大不能充分发挥井的作用。1.2确定水泵扬程H水泵扬程的选择,应根据水源的水位高低和所需排水高度,通过测量得到实际扬程H实再计算损失扬程H损,…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沾益区炎方乡来远银杏苗圃采用滴灌方式灌溉,设计灌溉面积180hm2,支管、毛管铺设是滴灌设计的核心内容.以项目区基本资料和灌溉制度为基础,通过水力计算来确定支管、毛管铺设参数.项目区分10组轮灌,灌水周期5d,灌水延续时间6h,净灌水定额18mm,毛灌水定额20mm.滴头流量2L/h,工作压力水头15m.最终:支管铺设长60m,间距60m,50孔,选用0.8MPa DN63PE100级管;毛管铺设长100m,间距1.2m,100孔,选用0.6MPaDN25PE100级管;选用16(0.15MPa)压力补偿滴头.  相似文献   

5.
极端干旱区成龄葡萄深层坑渗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吐哈盆地葡萄的灌溉,在调研国内外果树灌溉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小管出流结合坑灌的葡萄深层坑渗灌技术,对葡萄深层坑渗灌的技术要素包括灌水器管径、埋深、间距和灌水定额及小管供水流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器的埋设深度主要取决于作物吸水根系分布范围、土壤质地和灌水定额;灌水器管径和间距主要取决于作物吸水根系分布范围、土...  相似文献   

6.
非充分灌溉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洁 《节水灌溉》1998,(5):21-23
1什么是非充分灌溉灌溉一词是水利工作者和农牧民朋友非常熟悉的概念,就是在作物的生育期内给种植作物的农田里灌水。而什么是充分灌溉,什么是非充分灌溉呢?就不是十分明确了,在此,有必要作一简略介绍。1.1充分灌溉充分灌溉,就是要充分满足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要求,按照传统经验或作物需水量试验要求的灌溉水量和灌水定额(一次灌水的水量)进行灌溉。长期以来,人们都是遵循这一观念进行农田灌溉的。特别是我们内蒙地区,有水就灌,大水漫灌的现象还很严重,甚至有的人认为多灌总比少灌好。其实不然,水量灌得太多反而会减产,造成浪…  相似文献   

7.
灌溉用水管理多向图把渠道供水能力、田间耗水强度、效益面积、灌水时间等因素融于一体,按照一定关系以曲线组绘成合轴相关图。通过该图既可初步设计渠道流量,选定灌溉面积,也可确定轮灌周期、轮灌面积等。该图查用方便,容易掌握,查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畦田灌水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发展了农田灌溉。地面灌溉就是传统的灌水方法,它是将水从地表灌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至今,地面灌溉仍是我国灌溉中采用的主要方式,其灌溉面积约占总灌溉面积的98%强。适用于旱地作物的地面灌溉方法,主要是采用畦灌和沟灌。这种灌水方法的优点是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技术条件要求不高,容易掌握,便于农民管理运用;不需要特殊的专用设备,一般投资较省;由于水借助于重力移动和下渗,可节省能源,运行费用低。但灌水定额大,水的利用率低;要求土地平整;田间工程占耕地多;劳动生产率低等。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黑龙江省某国营农场面积约66.67hm2小麦种植区进行膜下滴灌系统设计。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其次,计算了滴灌设计的耗水强度、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确定了一次灌水延续时间、滴灌的轮灌制度、毛管的极限长度和水头差分配,确立了各级管道的直径和长度,并进行了滴灌管网系统的布置,推算了各级管道的流量,进行了管网的水力计算;最终选择了水泵的型号。膜下滴灌系统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帮助。实践表明,膜下滴灌系统较传统种植方式节水灌溉,平衡施肥,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缺水相当突出。为解决供需水之间的矛盾,不少地方都在研究节水的灌溉制度,有的在灌溉上采用灌“关键水”的方法,有的研究经济的灌溉定额,即在向农田供水的总水量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者获得一定收益时耗费最小的灌溉水量。这与过去传统的丰产灌溉绝然不同,它是通过减少灌溉水量或灌溉次数扩大灌溉面积增加总产来获得最大的收益。然而灌溉次数和灌溉定额的减少就会影响产量的提高,影响的大小与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有关,可根据联农组织所推荐  相似文献   

11.
普继忠 《农业工程》2018,8(11):77-79
灌区内轮灌斗渠的流量一般根据灌水率和灌溉面积确定。对于灌区内斗渠控制灌溉面积大小不一的情况,斗渠的田间净流量应按各条渠道的灌溉面积占轮灌组灌溉面积的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计算每条斗渠控制的平均农渠数量来演算斗渠流量,方法较为简单和准确,并通过相关规范公式验算和实践检验,可作为斗渠规模确定的一种方法来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一、溉灌水利用状况灌溉水利用率η_水,即渠系水利用率η_系和田间水利用率η_田的乘积。它是表示渠系和田间工程的技术状况、灌区的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式为: η水=A净·m净/W首=η系·η田式中:A_净——灌区净灌溉面积(亩); m_净——净灌溉定额(米~3/亩); W_首——渠首提入总水量(米~3)。上列公式仅是理论计算式,要实地测定,则相当困难。为此,我们作了下述估算:如皋县属沿江平原,平均灌溉净扬程为3.5  相似文献   

13.
<正> 通常在利用地面水灌溉的规划设计中,都是按照灌溉面积、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的乘积,除以渠系水的利用系数,计算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开发利用地下水灌溉规划设计中、常根据地下水的补给量(降水和地面水的入渗补给、地下径流的侧向补给、不同含水层间的越流补给,以及灌溉回归水的补给等)计算地下水的可开采量,然后与灌区需要的水量对比,说明地下水资源的盈亏。  相似文献   

14.
干旱灌区灌水方式对田间土壤脱盐效果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干旱灌区不同灌水方式下的田间土壤脱盐效果,通过构建基于HYDRUS-2D软件的土壤水盐运移模拟模型,模拟并分析了试验区土壤水盐的垂直运移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灌溉入渗对土体盐分的淋洗作用明显,灌水定额在4 000~6 000m3/hm2范围内的土壤脱盐效率较高;轮灌第一次的灌溉水量控制在使田间0~100cm土层含水率达到饱和即可,在后几轮灌溉过程中逐步增加灌水量的灌溉方案更有利于排出田间土壤盐分;在轮灌间隔为12d,轮灌次数为3次的条件下,灌水定额控制在5 200~6 000m3/hm2范围内的灌溉方案可使田间0~100cm土层含盐量达0.98%~1.13%,满足设计含盐量为1.2%的脱盐标准,达到设计干旱灌区脱盐灌水制度的目的。模拟结果可为干旱灌区的水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作物灌溉制度是按全生育期需水要求制定的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水时间及灌溉定额,通过对修文节水灌溉示范园冬小麦灌溉试验研究总结分析,得出贵州省冬小麦相应水平年最优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合理的冬小麦灌溉制度,该文在分析广利灌区30 a降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出长系列(500 a)的旬降水,结合试验所得到的冬小麦耗水的基本参数,制定出了每个模拟年份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并对灌水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各生育期灌水定额的的概率分布以及不同灌水定额的高产概率。结果表明:以30 mm为灌水定额的变化步长情况下,灌溉定额为60 mm时,越冬和拔节期各应该灌30 mm,高产概率为1%;灌溉定额为120 mm时,越冬和返青期灌30 mm,拔节期灌60 mm,高产概率为12%;灌溉定额为 180 mm时,越冬和灌浆期灌30 mm,返青和拔节期灌60 mm,高产概率为62.8%;灌溉定额为240 mm时,拔节期和抽穗期灌60 mm,其他生育期灌30 mm,高产概率为98.8%。该文丰富了灌溉制度的研究方法,为冬小麦的科学灌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新疆干旱少雨,绝大多数河流属内陆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特别是春季,河道来水量小,干渠所能引水流量也小,支渠轮灌是全疆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探讨了支渠轮灌条件下干、支、斗、农四级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①当支渠为续灌渠道时,干、支渠流量计算采用设计灌水率法,斗、农渠流量计算采用最大灌溉流量法;②当支渠为轮灌灌渠道时,干渠流量计算采用设计灌水率法,支渠流量计算采用修正灌水率法,斗、农渠流量计算采用最大灌溉流量法.  相似文献   

18.
新疆干旱少雨,绝大多数河流属内陆河流,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特别是春季,河道来水量小,干渠所能引水流量也小,支渠轮灌是全疆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探讨了支渠轮灌条件下干、支、斗、农四级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①当支渠为续灌渠道时,干、支渠流量计算采用设计灌水率法,斗、农渠流量计算采用最大灌溉流量法;②当支渠为轮灌灌渠道时,干渠流量计算采用设计灌水率法,支渠流量计算采用修正灌水率法,斗、农渠流量计算采用最大灌溉流量法。  相似文献   

19.
宁夏中部干旱区油葵畦灌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田间试验,分析了水平畦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油葵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葵生育期内灌溉计划湿润层为0~40cm时,可满足其水分需求;在2012年生长季降雨量较大(247mm)的情况下,较低灌水定额对作物的生长生理指标并无显著负面影响;丰水年宁夏中部干旱带油葵畦灌的优化灌溉制度为灌水4次,每次灌水定额600m3/hm2,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作物耗水量可降低20%以上,WUE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20.
泾惠渠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惠渠灌区主要粮食作物已经实现了秸秆还田,但秸秆还田条件下作物的节水灌溉制度却还是空白。在泾惠渠试验站通过2年的大田和小区试验相结合,通过分析不同灌水处理下对夏玉米植株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了不同降雨年型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适宜的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灌溉定额内,灌水期不同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压茬灌和拔节灌有利于生长发育,拔节灌和抽雄灌是影响产量的重要灌水时期。秸秆还田方式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促进作物农艺性状生长。2013年降雨年型条件下最优的灌溉制度是压茬灌+拔节灌+抽雄灌3水组合,灌溉定额3 000m3/hm2;2014年的降雨年型条件下,适宜的灌溉制度是拔节灌+抽雄灌2水组合,灌溉定额1 800m3/hm2。研究成果为泾惠渠灌区合理配置水量和推广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