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田间常用药剂(叶枯唑+中生菌素)和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倍数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和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氟苄噁唑砜悬浮剂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作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建议稀释2 000倍,发病初期开始使用,不少于3次,防效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
设施栽培桃穿孔病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设施桃真菌性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了60%百泰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70%品润干悬浮剂700倍液与25%凯润乳油3 000倍等防止真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与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并确定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于2011年选用农用链霉素、叶枯唑、春雷霉素、中生菌素4种药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防治效果最佳,2011年防治效果接近65%,2012年防治效果超过70%。春雷霉素和叶枯唑防治效果较好,农用链霉素较差。  相似文献   

4.
杏穿孔病包括细菌性穿孔病[Xanthomonus campestris pv.pruni(Smith)Dye]、褐斑穿孔病[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和霉斑穿孔病[Clasterosporiumcarpophilum(Lev.)Aderh.].近几年来,穿孔病在杏上大面积发生,发病严重时,常引起叶片大量穿孔,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不仅导致当年果品减产,而且致使花芽难以形成,对翌年产量造成较大影响,给杏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寻找防治穿孔病的有效药剂, 2008~2009年用25%戊唑醇水乳剂对杏穿孔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生菌素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生菌素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试验*常聚普李志清郭利民程国华乔趁峰侣传杰(河南省濮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457000)斑点落叶病是苹果树的重要病害。目前防治该病的生物农药不多,1995—1996年我们进行国产的中生菌素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药效试验和生产防治...  相似文献   

6.
以硫酸链霉素为对照药剂,通过平皿抑菌试验和活体药效试验,对3%中生菌素用于防治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细菌性褐斑病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37.57、5.0 mg/L)与硫酸链霉素(250 mg/L)对托拉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tolaasii,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的平皿抑制率均为100%;活体药效试验中,3%中生菌素(37.5 mg/L)与硫酸链霉素(250 mg/L)对糙皮侧耳细菌性褐斑病的预防效果均在80%以上,显著优于接种后施药处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白菜软腐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威  李丽明 《蔬菜》2003,(5):28-29
中生菌素是由中国农科院微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该药剂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和真菌孢子萌发而达到防治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的目的。软腐病是辽宁省白菜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白菜的产量和质量。为筛选出防治白菜软腐病的有效药剂,我们进行了中生菌剂防治白菜软腐病的试验,现报告如下:一、试验基本情况和方法1.供试药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厦门凯立生制品有限公司);对照药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以及清水…  相似文献   

8.
2018年对山东省5个核桃主产区进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于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达到发生高峰期,病果率在14.5%~40.0%,对核桃生产造成严重损失。4月中下旬是关键防治时期,可选择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可杀得3000(46%氢氧化铜)、辛菌胺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建议每10~15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9.
侯攻科 《落叶果树》2007,39(5):54-54
2001年春,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早熟杏品种金太阳,在本站北山苗圃进行日光温室栽培试验.6年试验表明,该品种果实早熟丰产,对杏褐腐病和细菌性穿孔病抗性较强,适应性也强.  相似文献   

10.
赵丰 《烟台果树》1999,(1):42-42
防治时间防治对象防治措施1月初~2月中旬疮痂病、杏疔病等枝、果、叶病害,11.剪除病枝,清除落叶,剪掉天幕毛虫卵环。介壳虫、毛虫等越冬虫、卵。 12.用硬毛刷刷掉蚧壳虫壳体。2月下旬~萌芽前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等枝干病害。1.喷5~7度石硫合剂。2.刮除流胶病块,涂抹3~5倍康茵灵,或2~5倍苹腐速克灵。顿甍后~4月下旬桃虎越冬成虫。地面喷50%辛硫磷乳油300~400倍液。4月末~5月中旬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等果、枝病害,球坚蚧、天幕毛虫等枝干害虫。1.喷14.5%多效灵1000~1200倍液防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2.50%多霉清1200~15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杏主要病害有杏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杏疔病、杏褐腐病等,防治杏病害应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体抗性为基础,以防病为主、治病为辅。现将杏主要病害的防治加以介绍,仅供参考。一、杏流胶病1、为害症状:主要发病部位在主干、主枝  相似文献   

12.
苹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以大连金州区国营农场为苹果病虫无公害防治试验示范基地.研究结果表明,每666.7m2果园释放4~8万头赤眼蜂,果实被害率仅为7.6%~3.2%;套袋可使病虫果降为0,打药减少6次;防治二斑叶螨可选用海正灭虫灵和爱福丁,防治金纹细蛾可选用灭幼脲3号和杀虫丹,防治绣线菊蚜可选用吡虫啉,防治轮纹病可选用中生菌素(对天敌无害),防治腐烂病可选用灭腐王.  相似文献   

13.
总结半干旱区大扁杏树的杏疔病、细菌性穿孔病、杏球坚介壳虫、天幕毛虫、舟形毛虫、兔害等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物候期管理内容及要求萌芽期1)土肥水管理。土壤解冻后及时修整树盘,疏松土壤,对上年秋末未施肥的2年生以上桃树补施基肥,并及时浇水。2)病虫防治。萌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250倍液,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缩果病、炭疽病和叶螨等病虫害。用钢丝刷刷除树干上的介壳虫,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云和县从国外引进了20余个李品种。其中有不少品种易感李细菌性穿孔病,对李树生产影响较大。本文结合云和县重河湾74hm2李基地8年的引种试验,总结了李细菌性穿孔病在云和县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的经验。(1)试验园概况试验园位于云和县城西郊的重河湾,海  相似文献   

16.
核果类果树(桃、樱桃、李、杏等)在前几年曾因潜叶蛾的大量发生而引起提前落叶,后因灭幼脲3号的推广应用得以控制。但近几年,又有细菌性穿孔病大面积发生,成流行趋势,一年比一年严重,不仅引起落叶,果实也大量感病,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成为让许多果农头疼的病害。我们在山东的潍坊、青岛、龙口等许多果园进行大量的观察、记录、总结,并以各种杀菌剂进行防治试验,最后总结出最佳防冶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桃穿孔病2年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水乳剂是防治桃叶穿孔病的有效杀菌剂,田间使用浓度以1500倍液和20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在室内进行抑茵毒力试验和菇棚化学防治试验的方法,研究3%中生菌素等药剂对平菇假单胞菌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300倍液及500倍液的抑茵效果较为突出,抑菌率分别达16.00%及13.89%,水杨酸100倍液及72%硫酸链霉素2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抑茵效果.5种药剂在生产上防治平菇假单胞茵腐烂病均有良好的防效,其中3%中生菌素500倍液校正防效达到96.1%,最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桃穿孔病是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核果类果树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多雾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核果类果树叶片大量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3种。1细菌性穿孔病1.1病原物(细菌)核果黄单胞杆菌。1.2发病症状1)叶。先出现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有一圈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背面溢出黏性菌  相似文献   

20.
韩华 《山西果树》2005,(4):9-10
该项研究以阳曲县果树示范场为无公害农药应用试验点,以全县667hm2果园为示范基地。结果表明,防治叶螨可选用0.6%海正灭虫灵和1.8%爱福丁;防治金纹细蛾可选用灭幼脲3号和杀虫丹;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防治轮纹病可选用中生菌素;防治腐烂病可选用灭菌王;农抗120对白粉病、锈病、炭疽病、腐烂病;BT对食叶虫、食心虫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