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李浩  康敏  刘正刚  刘燕 《南方农机》2022,(1):37-38,46
针对草莓种植产业机械化程度低、起垄质量差、垄高尺寸小、肥料利用率低的现状,设计了一种草莓旋耕起垄变量施肥机.该机主要由变速箱、传动系统、旋耕、开沟、施肥、起垄及垄形整理装置等工作部件组成,能够一次性完成松土、翻土、对位变量施肥及起高垄作业.同时,该机能够根据不同的农艺要求实现变量施肥和分层对位施肥.为验证该机的性能,进...  相似文献   

2.
烤烟种植一体机是烤烟种植专用机械,一次行走,就完成起垄、施肥、喷药、覆膜作业工序。该机主要由悬挂装置、机体、起垄装置、整形装置、施肥装置、传动机构、喷药装置、覆膜覆土装置等零部件组成。工作时由50拖拉机牵引,起垄犁耕翻土壤起土垄,整形装置将土垄整形压实并整成梯形状凹槽形烟垄;地轮转动驱动施肥装置,肥料从肥料箱经排肥器、排肥管和开沟器深施到垄下90~110mm处;拖拉机的气泵经压力罐给喷药装置加压,药液由喷杆进入喷头,均匀喷洒到整理成形的烟垄表面,实现喷药灭虫除草;覆膜装置将地膜铺盖到喷洒农药的烟垄上,经压膜覆土完成覆膜作业。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州山区烟草种植单垄单行、化肥浅施、施肥不精确等因素带来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适合贵州平坝地区使用的一垄双行深施肥机,可一次性完成起垄和精准深施肥作业。该机设计了垄面成型装置和精准施肥控制系统,使化肥深施且施肥量与机器行进速度匹配,实现了精准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以一次性起垄,同时对两垄烟精准深施肥;起垄垄形饱满,垄高、垄顶宽、垄基宽变异系数分别为6.4%、1.5%、0.7%,合格率在92%以上;施肥稳定无断条,排肥防堵性能好,施肥效率达0.41hm~2/h,施肥量偏差控制在4.5 8%以内。该机起垄、施肥效果均满足农艺要求,为贵州烟区起垄施肥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1MLQS-40/80型起垄全铺膜施肥联合作业机是专门针对双垄全覆膜技术瘦用而研制的机具,该机具主要由机架、起垄开沟铲、动力传动装置、土壤升运装置、土壤分流装置、地膜挂接装置、施肥装置以及整形限深装置等机构组成。可一次完成开沟、起垄、整形、铺膜、施肥、覆土、压膜等多道作业工序。其主要技术参数为:起大垄宽度70±3cm,高度13±3cm;起小垄宽度40±3cm,高度10±3cm;  相似文献   

5.
2011年,五征农业装备公司研制成功了起垄施肥覆膜机。该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可一次作业完成耕地、灭茬、起垄、镇压、施肥、喷药、覆膜等工序。该机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实现了一机多用。该机具有使用可靠、方便调整垄距、垄高、垄宽等特点,施肥装置带有肥量调节指示和清肥装置,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6.
2BJG—6型精密联合耕播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一种与旱作大豆高产综合技术配套的播种机。使其能够完成起垄、深松、分层施肥、垄上双条精密点播、覆土、镇压、中耕等作业。  相似文献   

7.
我场在海伦市农机修造厂生产LFBJ—6型精播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垄体深松、分层施肥、双条精播、复土苗带化学除草、起垄镇压等一次完成的三垄栽培苗带化学除草联合作业机具。1993年两台样机共完成大豆三垄栽培苗带化学除草3000余亩,共节约机械作业费1.07万元,节约农药费9000余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起垄栽培因其能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及增加产量,已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和采用,但起垄播种装备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研制了一种基于高垄种植的花生播种施肥机,主要由旋耕机、起垄装置、机架、播种、施肥、喷药和覆膜装置等部分组成,可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膜及压膜等作业,并有效解决了起垄高度不...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垄双行整形起垄联合整地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农用耕整地机械,主要用于符合旱作玉米大垄双行农艺规范的播前整地作业,应用该机具能够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正梯形垄作业.主要由机架、灭茬刀轴总成、旋耕刀轴总成、深松铲、梯形起垄装置组成,作业形成上面宽度为70 cm,底面宽度为110 cm,高度为22~25 cm的正梯形垄形.具有灭茬细碎、垄高适中、垄形饱满、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等特点,形成的垄形能够达到待播要求,符合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农艺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械漏播和重播等问题,研究设计出一种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覆膜等作业。该机采用独特的手指状取种播种机构,使漏播率和重播率降低;使用了旋耕起垄装置,种沟均匀覆土的同时能够完成起垄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该机具无论播种质量(包括株行距、漏重播率、起垄覆土、覆膜等),还是作业效率,均能达到行业相关标准要求。田间试验表明,该马铃薯联合作业机具的平均漏播率为0.91%,平均重播率为1.17%,平均株距偏移率为7.28%。  相似文献   

11.
针对果园有机肥人工施肥量不准确、施肥不均匀等问题,本文根据施肥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有机肥条铺与旋耕混合施肥机。该装置采用刮板式结构,通过圆环链带动刮板向前排肥,将有机肥呈条状铺撒在地表,通过旋耕装置将其与土壤混合。通过计算确定了施肥装置最大开口高度、肥箱容积等结构参数,分析了上、下层有机肥排肥过程。以排肥口开口高度、前进速度、链轮转速和刮板间距为试验因素进行离散元仿真试验,以有机肥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排肥过程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开口高度为53.17mm、前进速度为2.8km/h、链轮转速为15.96r/min、刮板间距为160mm。在最优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验证,得到有机肥平均排肥量为5.099kg/m2,与理论施肥量相对误差为4.5%,变异系数为8.8%,表明仿真优化结果可靠,排肥量准确且排肥均匀性较好,该施肥装置施肥性能较优。在旋耕混合试验中,通过测定得到上层有机肥混合比例为11.83%,下层有机肥混合比例为6.29%,表明经过旋耕后,能够实现土肥混合效果,上层土肥混合比例高于下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直播作业时,因土壤黏重板结,地表前茬水稻留茬高、留存秸秆量大,导致旋耕部件易缠绕,秸秆埋覆率低,致使深施肥铲易挂草壅堵,作业厢面拖堆不平,难以实现深施肥作业。本文设计一种适应高茬黏重稻茬田的油菜直播埋茬防堵深施肥复合作业装置,确定埋茬防堵部件深旋弯刀、浅旋弯刀、防堵直刀和深施肥铲的结构参数及刀片和深施肥铲排列安装方式。利用EDEM仿真分析了机具作业后的秸秆埋覆、空间分布及颗粒肥料深施后的分布深度,结果表明:作业速度为2.5 km/h、耕作深度为150 mm、埋茬防堵部件刀辊转速为345 r/min时,秸秆埋覆率为86.53%、施肥深度为83~106 mm。开展了油菜直播机4种田间作业工况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埋茬防堵深施肥复合作业装置田间作业性能良好,实现了肥料深施,秸秆埋覆率为86.69%~90.35%、厢面平整度为16.48~22.65 mm、施肥深度为87.4~109.5 mm、碎土率为81.24%~92.13%。  相似文献   

13.
夏俊芳  许绮川 《农机化研究》2006,(5):117-118,121
1GF-2.5型施肥旋耕联合作业机是以单功能的6540型旋耕机为母体改进的新型施肥旋耕联合作业机具,可同时实现全肥深施-精细整地的功能。通过对施肥装置、传动系统、主体结构、机组配套性能的设计和机具田间工作性能的试验,表明该机结构紧凑合理,工作可靠,性能优良,经济性好,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雪茄烟叶种植苗床整理阶段工序繁琐、农艺要求高、工作量大、效率低且缺乏专用机具,现有其他作物的苗床整理机具主要适用沙壤土的作业环境且多采用被动起垄,在我国雪茄烟叶种植区域偏黏性土质工况下起垄效果差的问题,结合雪茄烟叶根系生长特点与苗床农艺要求,设计了雪茄烟叶可调式苗床起垄铺膜机,可实现旋耕、深施肥、起垄、铺膜和膜边覆土的一体化作业。根据起垄成形原理及垄形要求,确定了旋耕集土作业参数,对整形镇压辊进行了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阐述了苗床高度调节原理,匹配了机具前进速度、旋耕集土起垄装置转速与整形镇压辊转速之间的速度关系,并结合地膜破损条件和膜边覆土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压边轮和覆土圆盘的结构及工作参数。田间试验表明,作业后垄体的平均垄高为277.4 mm、垄基宽为701.8 mm、垄距为1 230.2 mm、垄沟宽为514.4 mm,垄高、垄基宽、垄距及垄沟宽的稳定性系数均大于94%;两种工况下的平均膜边覆土宽度分别为71.7、75.6 mm,稳定性系数分别为88.87%、87.00%,各项试验指标均满足雪茄烟叶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缺少复式中耕联合作业机具的问题,设计适配于118.4~154.4 kW系列拖拉机的3ZFD-440型玉米大垄双行动力中耕追肥机。该机具一次作业可完成垄沟碎土除草、垄底深松、多苗带侧深施肥、垄台培土等多项工作。根据玉米大垄双行中耕作业的农艺要求,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完成施肥系统、碎土除草部件、导流式培土器的设计。碎土刀选用凿形直刀,回转半径为235 mm,刀片厚度为10 mm,碎土刀入土夹角选择35°,刃口宽度为2 mm,侧刃长度10 mm;采用导流式培土器,基础元线角为32°、导曲线切线与垂直面夹角为30°、导曲线切线与垂直面夹角增量为5°、导曲线半径为248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在作业时能充分发挥大功率拖拉机的动力优势,作业时垄台台顶宽度变异系数为1.64%,垄台深度变异系数为4.34%;导流式培土器性能稳定,作业后垄形规范。碎土率为917%;垄沟沟底浮土厚度为4.6 cm;排肥一致性变异系数为3.1%,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微型种薯种植机双侧位深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期设计的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播种机,结合微型薯种植农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单行薯双侧位深施肥装置,并对其关键部件排肥器和施肥开沟器进行分析。采用运动学理论分析了颗粒肥料在排肥器内的运动特性,并通过离散元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螺距下排肥器排肥情况,以确定较佳的螺距;采用力学理论对施肥开沟器进行分析,明确开沟圆盘等设计参数。机具静态试验表明,排肥器间的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29%,排肥器排肥稳定性较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肥料与种薯间的平均横向间距为51.2 mm,平均纵向间距为63.5 mm,施肥装置的整体施肥作业性能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茶园的除草、施肥、松土是茶叶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而传统的工作方式都是人工操作,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了提高茶园的除草、松土效率,设计制造一种茶园微耕机,并对微耕机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微耕机耕作幅宽443mm、耕作深度153mm,旋耕刀能够有效防缠草,松土效果好,满足了茶园农艺要求;耕后表土细碎,土肥掺和均匀,满足了茶园管理要求。同时,该机可用于其它菜地、稻田旱地等除草松土作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松旋耕全层施肥联合整地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施肥不均、精度较低等现象,对影响施肥量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以及肥箱料位高度为影响因素,设计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以施肥量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主次顺序:肥箱料位高度>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其中料位高度对施肥量变异系数的影响高度显著,为后续肥箱肥料监测系统提供理论基础。施肥量变异系数在0.19%~3.12%之间,满足试验要求。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施肥量关于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和肥箱料位高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经检验:数学模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89,可以作为施肥精量控制相关技术参数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麦宽苗带精量播种施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小麦宽苗带播种均匀性差和开沟阻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内四等分输种管间隔输种的小麦宽苗带精量播种施肥机。对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旋耕覆土过程进行了离散元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排种器台架试验和整机田间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窝眼轮转速为35r/min时,行内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种子破碎率分别为9.31%、2.30%和0.3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窝眼轮式排种器配套内四等分输种管提高了种子在苗带上的分布均匀性,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1.55%,苗带平均宽度为8.2cm,正转旋耕装置能有效清理苗带、避免秸秆杂草堵塞;利用旋耕抛土原理能够实现对种、肥的分层覆土,播种和施肥平均深度分别为3.2cm和9.4cm,种肥深度垂直间距平均值为6.2cm,变异系数分别为4.15%、2.97%和5.48%,较好地实现了种肥分层,整机设计满足大田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施肥机械出现的堆积堵塞、肥量调节困难以及施肥均匀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易于调节肥量、挡板推肥防堵塞的侧深施肥装置,阐述了该装置工作原理,参考水田侧深施肥农艺要求和插秧机空间结构,确定了施肥装置基本结构参数;对侧深施肥装置工作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装置施肥性能的工作参数主要为排肥圆盘转速和肥槽高度;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建立滑槽回转式施肥装置仿真模型,探究了排肥圆盘转速和肥槽高度对施肥装置充肥和排肥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排肥圆盘的最佳工作转速为10~50r/min;为验证施肥性能,通过台架试验对滑槽回转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排肥圆盘转速、肥槽高度对施肥稳定性影响规律和排肥圆盘转速、插秧机速度对施肥均匀性影响规律,各指标均满足国家施肥作业机械标准;通过与常见施肥结构装置进行对比,证明滑槽回转式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肥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