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发病原因:一是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据观察,在饲喂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母猪产仔前后很少发生瘫痪,这说明母猪发生瘫痪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大小有密切关系。据…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仔前后瘫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1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产仔前后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2发病原因一是母猪日粮中…  相似文献   

3.
母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大多数发病母猪最初表现为食欲减退或不食,行走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便等异常行为,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发出尖叫声,最后瘫痪不动,一般产后瘫痪较多见[1]。瘸腿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  相似文献   

4.
雏禽的选择     
母猪瘫痪包括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是母猪在产前产后,以四肢肌肉松弛、低血钙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原因是钙磷等缺乏或比例不当。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猪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1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产后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瘫痪之前,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嗜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  相似文献   

5.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瘫痪症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相似文献   

7.
母猪瘫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 ,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 ,而且影响仔猪的质量 ,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1 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 0d左右 ,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 ,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 ,行动迟缓 ,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 ,喜饮清水 ,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 ,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 ,起立困难 ,扶起后呆立 ,站立不能持久 ,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 ,并有尖叫声 ,最后瘫卧不动。2 发病原…  相似文献   

8.
洪学 《北方牧业》2005,(15):16-16
<正> 1 发病情况母猪在饲养管理上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侯寒冷的条件下极易发生瘫痪。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和产后30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走迟缓,粪便干硬,喜饮请水,有拱地、啃砖、食粪便等异常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  相似文献   

9.
母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本病在西北农村散养户中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母猪瘫痪的原因很多,但饲料条件差是最常见的原因。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三十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母猪瘫痪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育成率,进而影响规模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11.
母猪瘫痪的原因很多,但饲料条件差是最常见的原因。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母猪瘫痪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育成率,进而影响规模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瘫痪是指母猪分娩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严重神经性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猪瘫痪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一)病因 一般认为与血糖和血钙过少有密切关系,以及产后出血、血压降低等原因,致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性障碍。此外,母猪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胎势及胎位不正时,或难产时间过长以及强力拉出胎儿,使闭孔神经及臀神经受压迫或挫伤,可引起麻痹;也可因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日粮中钙磷不足,精料…  相似文献   

13.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是在饲养管理粗放、饲养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1发病时间与症状 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产后风,由于母猪产后体质衰弱突发或渐进性发生,以四肢瘫痪,知觉减退或丧失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综合症。产后瘫痪主要发生在母猪产后和哺乳过程中,是农村散养户和集约化猪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症。该病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1发病原因1.1饲料中矿物质不足或比例失调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低,精料中谷类、豆类比例过高或猪的生产力较高,使母猪日粮中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母猪产仔前后就会动用骨  相似文献   

15.
猪场中母猪瘫痪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原因 1.1 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 据观察,在饲喂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母猪产仔前后很少发生瘫痪,这说明母猪发生瘫痪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大小有密切关系.据专家分析,可能是因为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高或猪的生产力较低,使母猪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得到了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一)发病原因1.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在饲喂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母猪产仔前后很少发生瘫痪,这说明母猪发生瘫痪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大小有密切关系。据专家说,可能是因为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高或猪的生产力较低,使母猪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得到了调整。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经产和高产母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地区特别是冬季极易发生。1发病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20~30d内,个别母猪在产后5~7d就会出现腰后躯部麻痹、萎缩、跷脚及瘫痪症状。母猪大都出现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粪便干燥、喜饮冷水、拱圈啃吃墙土,体温正常;瘫痪后发生站立困难,不能行走,助扶后  相似文献   

18.
生产中,常有些猪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造成母猪产前、产后瘫痪。这不但影响母猪的经济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上造成很大的损失。据临床观察和资料分析,母猪生产力愈高,拐瘫的现象也愈多,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20-40天,亦有产后几天就出现腰部麻痹和拐瘫现象的。瘫前食欲减退或拒食,行动迟钝,但体温正常,粪便干硬如大算盘珠状,喜欢清水,但不饮料水,有拱地、食砖、食粪等异常现象。母猪拐瘫后弓背、便秘、呆立,站立不能持久,常交换踏步,行走时身躯摇摆,无力,严重时起立困难,驱赶时疼痛明显,常常后…  相似文献   

19.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1周内特别是产后3~4d最易发生的一种产科疾病。母猪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均可发生;本病多在中小规模猪场或散养户中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母猪缺乏运动、光照不足以及圈舍潮湿等原因所致。1发病原因1.1营养因素1.1.1母猪日粮中钙磷不足当日粮中钙磷不足时,妊娠母猪分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生产瘫痪又称生产麻痹、乳热症或风瘫(俗称"软骨病")是发生在围产期的一种急性代谢病,可发生于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几天,但多发生于产后。母猪多发生于产后2-5天,但以产后数小时发病最多。母猪生产力越高发病率越高,胎次多的老母猪和初产母猪易发,经产母猪发生机率低,散户饲养的母猪发病多,专业户饲养的母猪发病少,母猪产后瘫痪比产前瘫痪的数量多。1发病原因1.1饲料问题是导致本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