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安顺市种植且受市场欢迎的辣椒品种,探索各性状的相关性,2020年引进了85个辣椒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及性状间关联性,表现为单果重、株高、单果长对辣椒产量影响较大.结合当地消费现状及国内市场需求,筛选出14个较对照有较大增产幅度的品种,作为全市辣椒种植的储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从韩国引进的新红奇辣椒与海门和辣椒的比较试验,明确新红奇辣椒在杭州萧山种植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产量较高,作为干制品种,可在萧山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17个鲜食型辣椒品种(组合)进行露地栽培比较试验,以当地优良品种辛香2号为对照,对其农艺学性状、熟性、抗病性、产量进行比较,并筛选适合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推广的新品种.结果表明,hy-6早熟,长势强,抗性好,产量高,适宜贵州低热河谷地区种植.hy-7、1203可作为当地区发展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4.
辣椒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农产品,在日常饮食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辣椒的种植,有机肥的施用对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次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施秉县牛大场地区进行了有机肥当量试验。对辣椒进行有机肥的施用时,因为人工成本会为其带来影响,使得施用有机肥产投比很大程度降低。对于现代农业而言,现存有机肥的有效运用,对辣椒品质、成本控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辣椒有机肥当量试验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不同辣椒品种在遵义市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辣椒品种在遵义市的适应性,对引进的21个辣椒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均能适应遵义市的生态环境,辣椒播种期越旱,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6.
张兴智 《种子科技》2020,(9):11-11,13
辣椒是绥阳县“一县一业”产业,蔬菜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为了更好地探索出适合郑场镇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特进行此次辣椒-甘蓝周年种植模式试验,实现辣椒总纯产值5360元,纯产值2680元/667 m^2,甘蓝总纯产值9760元,纯产值4880元/667 m^2,共实现周年种植纯产值7560元/667 m^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三明市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的辣椒品种主要以中、晚熟品种为主,但生产上迫切需要上市时间早的品种.为了筛选早熟、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1996年我们组织引进了一批辣椒新品种进行试种.其中从杭州市蔬菜研究所引进的七叶鸡爪试种获得成功. 1998年、 1999年在永安市蔬菜科技试验场参加品比试验, 2000年、 2001年参加区域试验, 2001年、 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七叶鸡爪表现为早熟、抗病、丰产、经济效益好,至今在我市及周边地区已累计种植 2000hm2.  相似文献   

8.
魏红专 《种子世界》2021,(9):0006-0008
辣椒属于生活中需求量较大的蔬菜类型之一,可以作为调味料使用.针对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实施分析,确保可以有效提升辣椒产量以及生产品质,满足市场上对于优质辣椒的需求。通过对品种选择、土地整理、播种育苗、定植技术、水肥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分析,形成完善的辣椒种植技术体系,为辣椒种植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从韩国引进的新红奇辣椒与海门种辣椒的比较试验,明确新红奇辣椒在杭州萧山种植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产量较高,作为干制品种,可在萧山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0.
杂交辣椒制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市场上对杂交辣椒种子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几年杂交辣椒制种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下面重点谈谈杂交辣椒制种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注意纯度的保证 1.1 隔离区的要求 一般应保证300 m以内不能种植其他品种辣椒;如采用大棚内制种,也可以采用纱网隔离,防止昆虫传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目前贵阳地区市场上生产经营的32个正季辣椒品种开展田间种植纯度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纯度98%以上的品种31个,贵阳地区,市场经营辣椒总体正季样品田间鉴定纯度较高,达到辣椒产业的用种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内蒙古地方辣椒品种间抗旱性差异并选育抗旱辣椒品种,本研究以3个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生长期采用PEG-6000水培模式模拟辣椒苗期干旱胁迫,测定干旱胁迫后辣椒苗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长势、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渗透调节物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研究不同辣椒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结果表明,PEG-6000不同浓度干旱胁迫对不同辣椒品种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存在差异,辣椒地下部分对干旱胁迫的敏感度高于地上部分,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相对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则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干旱胁迫加剧而逐渐上升,但是这些指标在不同辣椒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由于通过单一指标分析抗旱性存在片面性,因此我们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分析3个辣椒品种的抗旱性,结果显示‘鹿椒十九号’抗旱性最强,其次是‘鹿椒一号’,最后是‘慧丰九号’。本研究通过干旱模拟试验筛选出‘鹿椒十九号’是抗旱性较强的辣椒品种,为后期内蒙古自治区抗旱辣椒的选育和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要明确试验目的做好区域试验的前提要明确试验目的.新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鉴定和筛选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辣椒新品种,为自治区辣椒品种审定和区域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卢胜  苏浓 《种子世界》2004,(1):49-49
辣椒(Capsicum annuum L.),别名番椒、海椒、秦椒、川椒、青椒、辣子、辣蔬、椒茄等,为茄科辣椒属作物.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无缺裂.花单生或蔟生,白或淡紫色.果未熟时多为青绿色,成熟后一般为红或橙黄色.辣椒在温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蔬菜,在热带地区则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世界许多国家都栽培辣椒.辣椒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四川、贵州一带,冬季利用保温防冻措施,可以老根越冬,如重庆的回兜海椒;在广东、广西及云南的南部,可以露地越冬,第二年春暖,又可发出新芽,如云南的多年生木本"辣椒树".辣椒的类型和品种可谓丰富多彩,辣椒的"家族"极其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5.
辣椒是人们喜欢的蔬菜之一,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辣椒的栽培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比如温室栽培、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各种设施栽培方式,使辣椒的种植不再受到季节的限制,经济效益有了大幅提高。主要介绍了辣椒的品种选择、苗床制作、育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期为广大椒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邹学校 《种子》2002,(6):43-44
以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张继仁研究员为首的辣椒课题组 ,成功地选育了湘研系列辣椒品种 ,并积极开展湘研辣椒品种产业化研究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 ,1989~ 2 0 0 1年湘研辣椒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 2 0 0多万公顷 ,累计新增社会产值 2 0 0多亿元 ,年最大种植面积达 30多万公顷 ,占国内同类品种种植面积的 6 0 %以上 ,新增社会产值30多亿元。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直接销售湘研辣椒种子 80 0多吨 ,取得直接经济效益 1.5亿元。此外 ,湘研辣椒品种被越南等35个国家引种试种成功 ,并在越南、缅甸、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线辣椒是陕西省陇县传统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陇县气候环境条件独特,种植的线辣椒因椒果颜色鲜红、身条细长、皱纹均匀、膘厚油多、香辣味美而驰名三秦大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线辣椒是陇县最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钱串串"。近年来,陇县通过深入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产业模式,线辣椒种植由原来的川水地麦椒套作开始向旱肥地地膜覆盖纯种过渡,种植品种由常规种向杂交种迈进,现在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亩产也有了很大提高。如东凤镇杜阳社区焦家山村的3户村民,2013年在旱肥地种植线辣椒杂交品种宝椒11号6.5亩,在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科  相似文献   

18.
陈亚丽 《种子科技》2023,(10):91-93+129
辣椒是金沙县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金沙县辣椒产业向着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在辣椒种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辣椒产业发展。为切实地解决辣椒栽培存在的问题,实现辣椒高产目标,文章根据金沙县辣椒生产现状,探讨了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及辣椒种植田间管理措施,以期推动辣椒产业发展,深层次解决辣椒种植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根腐病是日光温室辣椒常见的病害之一。近几年随着各种土壤杀菌剂频繁、大量地使用,根腐病对某些土壤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福美双等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和耐药性,因此防治效果逐年降低。2010~2013年连续4年,我们在日光温室辣椒种植面积较大的齐河县宣章屯镇跟踪调查发现,重茬地块的个别日光温室辣椒根腐病发病率达到60%以上,间隔两年种植的地块,发病率一般在30%。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对辣椒单作与辣椒套种春玉米两种种植模式进行同田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辣椒套种春玉米比净作辣椒单产值增加189.8元/667m2,建议推广辣椒套种春玉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