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本文以湖南丘陵风化花岗岩区水土保持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保林的保土效果,根据灰色系统原理,建立了本区水保林的保土量和保土效率的灰色数学模型;林地的土样化验表明,林地土壤性质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对信阳南湾库区主要森林土壤和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森林类型土壤的蓄水量约287t·hm ̄(-2)~350t·hm ̄(-2)(28.7mm~35mm);枯枝落叶层的蓄水量为8.1t·hm ̄(-2)~4.5t·hm ̄(-2)(0.8mm~4.5mm),主要森林土壤的平均渗透速度是5.6mm·min ̄(-1);全年降雨的60%通过渗透变为地下迳流;杉木林和松栎混交林的森林水文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3.
径流小区对比试验表明:栎林采伐后,林冠层截留功能丧失,灌草层、枯落物层截留有所增大;地表径流系数增大79%,产流起始时间提早;壤中流分层流量不同,径流系数增大;大暴雨时雨水入渗速率减小。由地表径流水流失的养分总量占雨水输入林地的养分总量,栎林地为43.14%,栎林采伐迹地为41.95%。  相似文献   

4.
秦岭林区锐齿栎林水文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水量平衡定量研究方法,对秦岭林区不同密度锐齿栎林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林林冠截持能力占降水的11.9%~15.5%,凋落物截持量为4.2~5.8mm,林地土壤含蓄量为58.0~68.8mm.壤中流是秦岭林区最主要的产流形式,也是评价锐齿栎林水文效应最直观的指标.林冠截持量、凋落物持水量和林地土壤含蓄量随着林分密度和郁闭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地壤中流量随林分密度和郁闭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密度大郁闭度高的林分在水源涵养方面有非常显著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信阳南湾库区主要森林土壤和枯落物层的水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森林类型土壤的蓄水量约187t +·hm^-2(28.7mm~35mm);枯枝落叶层的蓄水量为8.1t·hm^-2(0.8mm~4.5mm),主要森林土壤的平均渗透速度是5.6mm·min^-1全年降雨的60%通过渗 透变为地下迳流;杉木林和松栎混交林的木林水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6.
红松人工林水文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探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与效应,根据生态学理论,采用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东北林业大学老山人工林实验站地产流的特点。结果表明:⑴红松人工林对降雨的分配具有特殊的规律性,平均林冠截雨率为13.4%,树干径流率为5.3%;⑵林内各降雨分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⑶与落叶松人工林相反,红松人工林平均截雪率为33.3%,明显强于截水能力;⑷红松人工林内地表径流很少发生,其他表径流率  相似文献   

7.
杉木幼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福建尤溪建立12个迳流场进行杉木幼林生态系统降雨的树冠截留、树干截留及水土流失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林生态系统是通过林冠及树干截留对降雨的再分配而表现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6年生杉木幼林平均林冠截留率15.74%,树干截留率1.75%.在9~12mm雨量级条件下,杉木幼林可延缓迳流形成3~26min、迳流高峰2~15min,保留杉木幼林采伐剩余物林地可比炼山林地减少68.04%的地表迳流和94.92%的土壤侵蚀量.  相似文献   

8.
密云水库石匣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0-2006年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内20个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数据,分析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1)以裸地为对照,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效应为封禁荒草地>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减少量分别为94.28%、66.25%、23.95%,泥沙减少量分别为99.38% 、75.13%、56.82%;(2)同种耕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为梯田>坡耕地>陡坡开荒;(3)同种林地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林地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为鱼鳞坑>大水平条>小水平条;(4)同种草地土地利用类型,自然封禁形成的荒草地的水土保持效应远远大于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9.
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源涵养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防护林种,从水源涵养林流域试验(系统)研究、水文生态作用过程研究、水源涵养林对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概况,论述了水源涵养林在涵养水源、减少径流泥沙、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福建漳州和永安开展绿竹种源引种试验,研究各地种源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在永安点,造林3 a后,①、⑤、②、⑨号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较大,持水量较高,从水土保持的作用来看,不同种源的Φ值均存在增长最快点,⑨、⑥、③号分别居前3位;漳州的③号种源林冠层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较大,持水量较高,③、⑤、⑨号种源降水截留能力较强.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得出永安点⑨号种源(赛岐)、①号种源(福安)、②号(永春)及⑤号(永安)种源综合指标最高,在水文效应方面最好,建议这4个种源可作为当地绿竹推广试验的参考种源.漳州点⑨号种源(赛岐)种源综合指标值最高,可作为当地重点推广参考种源.  相似文献   

11.
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麻江地区马尾松纯林不同林龄土壤特性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林地土壤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不同林龄中,土壤厚度0~20cm,非毛管孔隙含量为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说明在马尾松不同林龄中,中龄林的土壤静态蓄水效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果与增产增收效应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探索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其与不同施肥处理组合的增产增收效应。【方法】在2007—2009年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冬闲期和玉米生育期秸秆还田免耕、深松和翻耕处理土壤湿度,分析各耕作处理在平衡施肥、无肥和常规施肥处理下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收益。【结果】2年冬闲期免耕和深松处理0—200cm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较翻耕处理高33.4和31.1mm,2年玉米生育期免耕和深松处理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较翻耕处理高36.3和37.3mm;平衡施肥深松处理组合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10341.0kg.hm-2和24.89kg.hm-2.mm-1,平衡施肥免耕次之,平衡施肥翻耕处理位居第三位。【结论】无论在何种施肥处理下,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增产增收效应均为深松免耕传统翻耕处理。平衡施肥深松处理组合效益最好,为渭北旱塬较适宜的春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森林覆盖率与水土保持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覆盖率是反映区域森林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评价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和改善森林小气候等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覆盖率高低与水土流失、区域降水之间关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提高土地生产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水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有产措施.利用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原理对桑树的生长、根系分布情况及桑园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桑树能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渗透速度,减少土壤侵蚀量,固土保土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造林对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跃志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1):61-62,74
通过在北票市、凌源市设立对比试验,对困难立地造林后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造林后林地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增加;降雨量相同时,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随着造林时间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森林流域水文及水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分析国内外对森林流域产流产沙及其水文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了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抗冲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该文采用野外试验方法,以单位水量在单位面积上冲刷的土壤量为指标,对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抗冲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刺槐混交林的抗冲性最好,其次是油松林地>刺槐林地>虎榛子林地>沙棘林地>荒草地>玉米茬地>土质马路>新开垦地;坡度对土壤冲刷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随冲刷过程的进行,土壤冲刷量不断减少,减少至一定值则不再减少,此时的值称为基值.同时对糙率、冲刷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晋西黄土地区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入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通过对累积入渗量的分析,发现林地土壤入渗性能最佳,荒草地次之,而农耕地最差。方差分析表明,在流域内不同地貌部位之间土壤入渗性能无明显差异,而不同地类之间差异显著,即水土保持林对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有显著作用。多重比较分析说明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入渗性能也有明显区别;同时发现水土保持林对入渗的空间分布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植被水土保持效应尺度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年来植被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进展来看,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尺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斑块、坡面、景观和流域四大尺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过程与机制在大尺度与小尺度既有关联又有差异,植被水土保持效应存在明显的尺度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方法、结果和观点的整理与讨论,认为水土流失效应的影响因素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大变得越来越复杂,水土流失的尺度效应可从小区、坡面、小流域、大流域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开展系统研究,旨在从小区和坡面等小尺度水土流失的研究结果上外推到较大尺度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