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为害澳洲坚果的蝽象类害虫茶翅蝽、稻绿蝽、麻皮蝽、稻棘缘蝽、大稻缘蝽的为害规律及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探讨其防治措施,为澳洲坚果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掌握广西澳洲坚果果品质量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实地采样、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广西澳洲坚果生产情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澳洲坚果果园经营模式多为家庭农场和企业;所有样品的出种率、出仁率和果实大小等果实农艺性状差异较小,对果品质量影响不大;影响广西澳洲坚果果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以蝽类为主的病虫害引起的坏果,其中蝽类虫害占比为61.22%。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澳洲坚果主产区主要虫害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广西澳洲坚果虫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淮北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淮北棉田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田间系统调查共发现害虫35种,捕食性天敌24种;害虫优势种为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主要为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猎蝽、小花蝽、青翅隐翅虫。该区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在棉株上的分布特点为:四点亮腹蛛、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小花蝽、青翅隐翅虫为下部>中部>上部;烟粉虱、棉盲蝽为上部>中部>下部;华姬猎蝽7月30日前为上部>下部>中部,8月9日后为下部>上部>中部;棉蚜在6月20日前为上部>下部>中部,在6月30日后为下部>上部>中部;棉叶螨前期主要分布在下部,后期向上转移;龟纹瓢虫在7月10日前为上部>中部>下部,7月20日之后为下部>上部>中部。群落均匀度在棉花生长发育前期较低,中期逐渐上升,后期又逐渐下降;集中度的变化趋势与均匀度相反;多样性在棉花生育中期最高。以物种为单位和以功能团为单位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04。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天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宁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天敌群落物种有70种(类),隶属7目26科。主要有青翅隐翅虫(Paederus fuseipes),长足虻(Dolichopodidae)、小菜蛾绒茧蜂(Cotesta plutellae)、八斑鞘蛛(Coleoserma octumaculalum)、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浅斑近微蛛(Eperigone fredeorum)和肖蛸(Tetragnatha)。蜘蛛的种类和数量皆为无公害和常规栽培两类菜地天敌之最。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偏低,优势种突出。文中揭示了两类菜地天敌群落的相似性及其结构特点和时间动态。认为占两类菜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53.44%和占个体数量的24.96%的菜地害虫天敌资源,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利用的自然生物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澳洲坚果产业种植发展现状,探讨了澳洲坚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广西岑溪市10多年来种植澳洲坚果的经验,提出了种植澳洲坚果取得成功的5大秘诀,以此指导澳洲坚果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澳洲坚果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热带雨林中的常绿乔木,其果实营养丰富,口感上佳,因而在国内外坚果市场获得广泛赞誉。目前澳洲坚果已经开始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份获得较广泛的种植,然澳洲坚果坐果率极低,素有"千花一果"的现象。开花结实是果树个体生长的重要阶段,笔者通过观察桂西南地区6个常见澳洲坚果品种从初花到稳定坐果这个时间段开花结实的变化情况,记录相关生物学特性、开花特性、结实特性等基础数据,进行澳洲坚果开花结实率的基础研究,进一步讨论影响澳洲坚果开花结实率的因素,为下一步试验做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热带雨林中的常绿乔木,其果实营养丰富,口感上佳,因而在国内外坚果市场获得广泛赞誉。目前澳洲坚果已经开始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份获得较广泛的种植,然澳洲坚果坐果率极低,素有"千花一果"的现象。开花结实是果树个体生长的重要阶段,笔者通过观察桂西南地区6个常见澳洲坚果品种从初花到稳定坐果这个时间段开花结实的变化情况,记录相关生物学特性、开花特性、结实特性等基础数据,进行澳洲坚果开花结实率的基础研究,进一步讨论影响澳洲坚果开花结实率的因素,为下一步试验做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澳洲坚果又称夏威夷果,有"干果皇后"之美誉,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为澳洲坚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环境。鉴于种植澳洲坚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澳洲坚果产业已成为扶绥县重点发展的一项农业产业。基于此,进一步分析澳洲坚果的市场前景,并结合扶绥县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求促进扶绥县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作者对海南芒果主产区的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6个市县代表性果园进行芒果害虫调查。鉴定出海南省芒果作物上的害虫共计96种,分属8目44科,其中,等翅目1科1种,直翅目1科4种,半翅目6科12种,同翅目12科28种,缨翅目1科1种,鳞翅目12科32种,鞘翅目9科15种,双翅目2科3种。对芒果为害较重且分布较广的害虫主要有芒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 (Baker)、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White、横纹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芒果剪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龙眼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occifuvis Gressitt et Kimoto和芒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ferae Felt共8种。  相似文献   

11.
澳洲坚果破壳工艺参数优化及压缩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破壳整仁率,该文首先以加载速度、加载方向、果壳含水率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破壳后澳洲坚果果仁的整仁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出适宜澳洲坚果破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载速率45 mm/min、沿水平向加载、果壳含水率6%~9%。在此破壳工艺下进行试验,得出澳洲坚果的整仁率最高可达93%。澳洲坚果果壳种脐向、宽度向、水平向的平均破壳力分别为1 018、2 274、1 173 N;弹性模量分别为32.24、68.63、39.65 MPa。说明澳洲坚果是各向异性的,宽度向的抗压能力最强。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澳洲坚果的3个加载方向进行应力和应变分析,得出较佳的施力方向为水平向,与试验结果一致。故在设计破壳机时,施加于澳洲坚果的破壳力应不小于2 500 N,并应尽量使澳洲坚果沿水平向受力。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破壳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澳洲坚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适合生长在风力小、湿润、温和的区域,生长环境和降雨量对坚果质量影响较大,病虫害也是种植过程中对坚果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就澳洲坚果特性以及病虫害防治原则进行分析,并对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澳洲坚果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之一,目前种植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发现澳洲坚果含有较高含量的棕榈油酸(约20%),它是一种Omega-7脂肪酸,具有较高的功能价值,它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天然的Omega-7脂肪酸来源常见于凤尾鱼、鲑鱼等深海鱼类或海藻中,植物来源主要包括沙棘果和澳洲坚果等。其中澳洲坚果在我国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并且含油率高达72%以上,具有广泛用于获取Omega-7脂肪酸并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前景。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澳洲坚果中棕榈油酸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本文综述棕榈油酸提取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功能研究现状及产品开发情况,旨在为澳洲坚果中棕榈油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中国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目前中国澳洲坚果发展存在着下述问题:不够重视澳洲坚果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低,成果推广体系不健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重视,人才数量不足。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加强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技术研究,建立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强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升技术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亚热带山区澳洲坚果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坚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我国木本油料作物的种植中,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是世界第一,促进了热带山区澳洲坚果产业的迅速发展。基于此,分析了亚热带山区的相关气候环境条件,并针对性地研究了在亚热带地区澳洲坚果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前主要涉及花序表型性状多样性形态性状的研究分析,现针对澳洲坚果花芽分化的显微形态研究也只是初步了解其结构的微形态。根据国内外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近年来我国扩大对澳洲坚果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其产量,积极开展澳洲坚果对外贸易,并根据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今后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于2007年6月26日至8月20日系统调查了平作春棉田和夏棉田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和时间动态.结果表明:两类棉田昆虫群落组成较为丰富,由10目35科48种组成.其中春棉田昆虫群落为9目30科39种,夏棉田昆虫群落为10目30科43种;优势种是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rinus(J(Bois)].在6月底至7月上旬春棉田优势种主要有朱砂叶螨,7月初数量达最多;两类棉田在7月中旬以后优势种均为棉蚜,7月底至8月中旬优势种均为烟粉虱.两类棉田昆虫群落的总个体数变化较大,但春棉田中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总个体数始终高于夏棉田;春棉田害虫的相对丰富度较大,而夏棉田天敌的相对丰富度较大;两类棉田以寄生性天敌群落相似系数最高(0.949 4),植食性害虫群落最低(0.439 4);春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895 3,夏棉田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95 1,均匀度的变化趋势与多样性指数变化基本一致,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变化正好相反,优势集中性指数越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越小.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有利于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管理模式,2012年对云南省昭通市3种常见管理模式(粗放、免耕、精细)下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季节性变化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由2纲9目97科318种组成,其中害虫主要种类为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 viridis)、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棉蚜(Aphis gossypii)和小长蝽(Nysius ercae),天敌主要种类为大灰食蚜蝇(Metasyrphus corolla)、斑食蚜蝇(Melanostoma scalare)、环腹瘿蜂属一种(Frigates sp.)和翠绿巨胸小蜂(Perilampus prasinus)。3种模式下,粗放模式丰富度(21.985 7)最高,但植食性类群亚群落个体比例(36.13%)也最高。免耕模式的多样性指数(3.649 1)、均匀性指数(0.694 3)和稳定性指数Ss/Si(0.074 7)、Nn/Np(0.557 2)、Sd/Sp(0.545 5)、Nd/Np(1.467 8)均高于其他两种模式。精细模式的优势度最高(0.193 1)、群落特征指数全年波动较大,受到外界干扰强烈。免耕模式下天敌对主要害虫的跟随作用较好且害虫爆发高峰期的虫口数量(最高81头)皆低于同时期粗放模式(最高189头)与精细模式(最高123头)。主成分分析表明粗放模式与精细模式下主导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害虫,而免耕模式下天敌起到了主导作用,其对害虫的调控效果较好。因此综合考虑生态经济效益,免耕模式为有利于当地花椒种植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日光温室枣树昆虫群落指数及时间动态聚类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枣树主要害虫防治可分为4阶段,其中2月、5月和6月昆虫群落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优势种枣瘿蚊Contariniasp.、截形叶螨Tetranychusfruncatus发生量较大且易暴发,为化学防治关键时期。而1年其他时间则应视情况尽量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防治措施,以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防治策略对果园害虫天敌群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果农常规防治策略(主要使用化学合成农药防治害虫)试区相比,机油乳剂防治策略(主要使用机油乳剂防治害虫)试区柑橘害虫天敌群落丰富度较高,且随该防治策略的继续实施而进一步逐年提高,天敌群落均匀度指数较稳定,而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